12.29 修禪之道就在於,老老實實做人,規規矩矩做事,才算邁進禪的門檻


修禪之道就在於,老老實實做人,規規矩矩做事,才算邁進禪的門檻


修禪應該怎樣做呢?

南懷瑾先生說,《金剛經》開始就告訴我們,怎麼樣叫修行?修禪就是要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穿衣、吃飯、洗腳、睡覺,規規矩矩做人,老老實實做事。

東漢時代,有個青年叫陳蕃,他志存高遠,喜好讀書,但生活卻很懶散。一天,陳蕃的父親出遠門去了。一位名叫薛勤的人來拜訪陳蕃的父親,正巧他父親外出不在。陳蕃見客人來到,便和他寒暄。薛勤隨意地走近了陳蕃的書房,一進書房,嚇了一大跳:屋子裡不僅骯髒,空氣也汙濁,雜物、蜘蛛網、灰塵、垃圾到處都有。薛勤看了之後,對陳蕃說:"年輕人,你為什麼不打掃書房呢?"

沒想到陳蕃卻滿不在乎地回答:"大丈夫活在世上,要乾的是轟轟烈烈的大事業,要掃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的事情,哪裡會花心思去清掃小小的屋子呢?"陳蕃說得理直氣壯,有些得意的神氣。聽著陳蕃理直氣壯的回答,薛勤心裡暗想: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連小事都不願意做,怎麼幹大事呢?於是薛勤對陳蕃說:"你連一間小小的屋子都不打掃乾淨,又怎麼去掃天下呢?"


修禪之道就在於,老老實實做人,規規矩矩做事,才算邁進禪的門檻


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能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本身就是不簡單;能把每一件不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最關鍵的在於你是否心甘情願地從小事做起,而不是空有凌雲。大凡成功者都真正深有體會成功是需要水滴石穿的精神的,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千條大河歸大海,各種小事都能結出碩果。

有一位名叫光藏的青年,一心想成為佛教雕刻家,所以特地去拜訪東雲禪師,希望禪師能指點一些與佛像有關的常識,以便使自己的雕刻技藝更上一層樓。東雲禪師見了他以後,沒有說什麼,只是讓他替自己到井邊汲桶水。過了一會兒,東雲禪師突然衝著光藏開口大罵,並要趕他出門。這時已時近黃昏,其他弟子很同情光藏,就請求師父留光藏在寺中住一宿,讓他明天再走。

三更時分,光藏被叫醒去見東雲禪師。禪師溫和地對光藏說:"你也許不知道白天我為什麼罵你。我現在告訴你,佛像是被人膜拜的,雕刻的人需要有虔誠的心,才能雕刻出莊嚴的佛像。白天我看你汲水的時候,水溢出了桶外,雖然溢出的只是幾滴水,但那都是福德因緣所賜予的,而你卻毫不在乎。像你這樣不知惜福、輕易浪費的人,又怎能雕出傳神的佛像呢?"光藏對禪師的訓示頗為感動,歉敬不已。在一番反省之後,光藏決定做一名佛門弟子。若干年後,光藏終於成為雕刻技藝獨樹一幟的一代宗師。


修禪之道就在於,老老實實做人,規規矩矩做事,才算邁進禪的門檻


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雕刻技術?禪師說,你要有一絲不苟的禪心才行,這其實正是做人的根本,一個人只有先將人做好了,才能講修禪。佛其實是"人"的昇華,如果,生活中的你還在幻想成佛,那就趕快行動,好好地做一個人吧。

做人難,難做人,是規規矩矩、認認真真地做人,還是在人生的舞臺上做出一個個高難度的雜耍技巧?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世事怎樣變化,多少滄海變為桑田,生活會將正確答案告訴你,只有時間能證明一切。做人、做事的道理長篇累牘,並且都有其屹立不倒的理由和根據,但褪盡浮華,你會發現,做人之道其實只有四個字:規規矩矩。

修禪之道就在於,老老實實做人,規規矩矩做事。做到了這兩點,才算邁進了禪的門檻。


修禪之道就在於,老老實實做人,規規矩矩做事,才算邁進禪的門檻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歡迎您在留言區交流。您的認可和鼓勵,是我們精進的最大動力!懇請您把今天的內容轉發給您的親朋好友。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