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說烏克蘭的歷史是一個悲催的歷史?

國際逗比協會榮譽會長


烏克蘭是一個位於東歐平原的國家,又稱為小俄羅斯、羅塞尼亞。是中世紀東斯拉夫人文化的中心,現代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民族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就是以基輔為基地發展起來的。以後,烏克蘭和俄羅斯以及白俄羅斯的歷史聯繫非常緊密。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烏克蘭全境被德國佔領,1944年,蘇軍解放了烏克蘭全境,並將原屬波蘭領土的西烏克蘭劃歸烏克蘭。1954年,俄羅斯將克里米亞割讓給烏克蘭,組成了現代烏克蘭的疆域。1991年,烏克蘭從蘇聯獨立,成為主權國家,烏克蘭直到蘇聯解體才真正有了一個自己的國家。

歷史上烏克蘭人受到了突厥人、蒙古人、東歐韃靼人、土耳其人、波蘭人、立陶宛人、匈牙利人、俄羅斯人等好多民族的屠殺和統治,烏克蘭也是個很悲情很有英雄情節的民族,但每次英雄出來帶給民族更多的災難。連羅馬尼亞和捷克斯洛伐克這樣的國家都統治過一部分烏克蘭民族地區。

在看它現在的邊緣地帶位置,受到兩大勢力的恐嚇,俄羅斯還搶它土地,你說它悲不悲催?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都知道的秘密:烏克蘭美女很多,缺男人。廣大男同胞們請去拯救她們啊!


司馬長史


早在13世紀時期,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統帥蒙古大軍攻打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各公國,1240年攻陷基輔等地並大肆殺掠,將烏克蘭廣大地區置於金帳汗國的統治之下。

在被蒙古入侵後,烏克蘭先後又經歷了日耳曼人、土耳其人的入侵,被立陶宛和波蘭統治過,17世紀後又接受俄沙俄的統治,綁上了沙俄的戰車。

進入近代後,因為一次世界大戰中沙俄政府倒臺,俄國陷入內戰,烏克蘭也捲入其中。

1940年代烏克蘭又遭受希特勒德國的入侵,造成慘重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因為烏克蘭在二戰中的慘烈犧牲,大國們一致贊成給予烏克蘭聯合國創始成員國的身份。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烏克蘭享受了幾十年難得的和平,但1986年又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外洩的輻射塵隨著大氣飄散,東歐許多地區遭到核輻射的汙染,成為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

1990年代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獨立出來成為一個主權國家,雖然遭遇過不幸,但歷史還是給了補償。獨立時烏克蘭繼承了許多蘇聯時期的工業基礎,擁有一批高素質的產業工人和工程師,加上其優越的農業條件和地理位置,應當說還是很有希望的。但是他們把一手好牌打爛了,國內顏色革命不斷,最後甚至演變成了局部內戰。根據統計,烏克蘭2016年人均產值僅有2191美元。

人均2191美元,折算成人民幣不到14000元,是我國甘肅省的二分之一。


喜者寡言


主要是烏克蘭的地理位置重要,又是糧食生產大國,黑土地面積佔世界四分之一,是糧食第三齣口大國,礦藏資源豐富,所以歷來是歐洲兵家所爭之地。所以歷來歐洲戰事動盪,烏克蘭人民就首當其衝遭到戰亂之苦。


瓷都公安


烏克蘭,是伏爾加河與高加索地區的產糧區,是該地區的糧倉。烏克蘭翻譯成漢語是邊遠,邊境,邊疆的意思。早期,北方的挪威丹麥瑞典人南下與當地原始族人融合,定居下來,被稱為瓦良格人,後建立基輔大公國,成為斯拉夫人之搖籃,後受俄羅斯人迫害的哥薩克人向西逃難,來到伏爾加河草原定居,因人煙稀少,又是遠離俄羅斯,被稱為烏克蘭。烏克蘭以哥薩克人居多,英勇好戰,為擺脫俄羅斯人統治,他依附波蘭,結果被波蘭吞併,烏克蘭人又求助與立陶宛,結果幫助陶宛吞併波蘭後,同時也被吞併,轉向與俄羅斯簽下協議,打敗立陶宛,自己獲得獨立,於是烏克蘭幫助俄羅斯打敗了立陶宛,為俄西擴立了汗馬功 勞,正當他們準備獨立時,俄羅斯告訴烏克蘭他們簽訂的是合併條約,於是又被強行兼併。烏克蘭再次求助逐漸強大的波蘭,波蘭在西方的幫助下戰勝俄羅斯,但並沒有給予烏克蘭獨立,十月革命後,蘇聯紅軍與波蘭等西方聯軍在烏克蘭土地上發生激戰,最後烏克蘭被分成西烏克蘭歸波蘭,東烏克蘭自治共和國形式歸蘇聯,德國入侵波蘭,蘇聯趁機出兵西烏克蘭,完成烏克蘭統一,以加盟共和國形式,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中一員。德國入侵蘇聯,大批原西烏克蘭人為了獨立,加入到德國戰線對抗蘇聯紅軍,但以失敗告終。二戰後,許多烏克蘭人以戰爭罪被處死或流放,同時大批俄羅斯人遷入。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但因政治不明,忽西忽東,到現在,東西烏克蘭模式行成,國家再次分裂。究其原因烏克蘭是個大糧倉,是兵家必爭之地。烏克蘭歷史很長,但真正統一獨立建國的時間只有了了不足二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