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北部灣經濟新崛起——欽州保稅港區10年發展側記

北部灣經濟新崛起——欽州保稅港區10年發展側記

2008年5月29日,國務院批准設立廣西欽州保稅港區,這是我國西南沿海唯一的保稅港區,也是我國距東盟最近的保稅港區。10年來,欽州保稅港區在茫茫大海中從零起步,克服條件艱苦、配套不足等重重困難,迅速改變無陸地、無港口、無航線、無貨源、無經驗的局面,吸引了近400家中外企業落戶,形成航運物流、加工貿易、大宗商品貿易、整車進口、酒類進口、國際商品直銷等多產業體系,主要經濟指標增長迅猛:2017年貨物吞吐量4296.15萬噸,比2012年的1156.76萬噸增長了2.71倍;集裝箱量176.9萬標箱,比2012年的47.39萬標箱增長了2.73倍;進出口總額171.75億元,比2012年的115.632億元增長了48.53%。

5月上旬,記者來到欽州保稅港區,親身體驗這裡翻天覆地的變化,聽保稅港人娓娓道來建設和發展的故事。

A 吹砂填海,現代園區拔地起

北部灣經濟新崛起——欽州保稅港區10年發展側記

5月7日,記者來到欽州保稅港區。這是一個極具現代氣息的保稅港區:辦公樓裡,精緻的沙盤和紀錄片,述說著保稅港區的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港口碼頭前,一排集裝箱起重機猶如巨人般聳立,遠航歸來的貨船正忙著卸貨;工業園區裡,工人們在標準廠房里加緊生產。

“如果你的導航沒有更新,這裡顯示的將是一片海域。”欽州保稅港區管委會建設管理處羅欣德笑稱。

這裡的建設者們,如何用10年的時間,把這片海域變成現代化的保稅港區?

欽州保稅港區獲批設立後,建設者們堅持高起點嚴要求,以只爭朝夕的速度加緊建設。“當時一天填海40畝,7天建設一層樓,創下了令人矚目的‘欽州速度’。”羅欣德回憶。

2009年12月,欽州保稅港區一期工程封關驗收;2011年2月16日,欽州保稅港區正式開港運營;2014年8月28日,欽州保稅港區二三期工程通過驗收,實現整體封關運營。

10年來,欽州保稅港區累計投入190多億元,填海造地9.51平方公里,建成11個碼頭泊位

;獲批建成運營整車進口口岸、糧食進口口岸、肉類進口口岸、進境水果口岸、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口岸及全國進口酒類綜合服務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廣西首批示範物流園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CEPA先行先試示範基地;建成運營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國際商品直銷中心、國際汽車城、奇智高端棉紡項目以及10多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和30多萬平方米的保稅物流倉。

B 優化服務,中外企業競落戶

5月9日,記者在欽州保稅港區奇智紡織品有限公司看到,生產車間運轉著全自動智能化生產線,廠房乾淨整潔而無噪音。“我們選擇到欽州保稅港區落戶,就是看中這裡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區位優勢。”該公司董事長張連存說,公司從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國家進口棉花,加工成棉紗後一半出口到意大利及東盟國家,一半輸送到廣東市場。欽州保稅港區與東盟國家及廣東相連,通過港口海運大大節約了運輸成本。2017年,該公司產值達1億元,產品供不應求。今年,該公司開始建二期工程,將投入1.5億元新增10-12條生產線,2019年投產後,產值預計可達10億元。

“公司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保稅港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張連存說,在管委會的幫助下,公司融資1500萬元,解決了二期工程建設的資金緊缺問題。而前兩年免收廠房租金、第三年租金減半的優惠政策,也使公司節約了不少成本。

“近年來,我們大力營造宜商軟環境。”保稅港區管委會經濟發展處黃梵介紹。

在通關通檢上不斷創新。2018年1月,保稅港區內20多家企業對口岸部門和人員的創新服務工作進行三次全面評議,總體滿意度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如今“單一窗口”已實現全覆蓋,無紙化報關單比例達96.87%,企業申報錄入效率提高30%以上,辦理查驗等候和對貨物查驗時間均減少50%以上;進口通關時間同比減少46%,出口通關時間減少31%,進出口貨物檢驗檢疫時間平均縮短為1.04天。

在商事改革上,穩步推進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目前已初步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推進全程電子化工商登記、電子營業執照和企業簡易註銷改革,轄區新版營業執照換髮率達97%,有25家企業自主選擇全程電子化登記成立企業,享受“三零”便利(“零見面、零紙張、零費用”)。

審批制度進一步創新。完善自治區及欽州市相關部門授權和委託欽州保稅港區管委會實施的118項審批(辦理)事項,提出合併或取消申報審批事項及流程、精簡申報材料、設置優化申報表格的具體操作辦法;推進行使行政審批職能集中,實行“一口受理”服務模式,安排專人為項目落戶辦理相關手續。

“企業自己辦註冊流程一般需要20個工作日,我們免費全程代辦只需7個工作日。”欽州保稅港區企業服務中心覃海吟介紹,服務中心今年以來已幫60多家企業代辦相關手續。

多重疊加優勢及優質的服務,吸引了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等395家中外企業落戶欽州保稅港區,註冊資本達73.56億元,涉及航運物流、國際貿易、交通運輸及倉儲出口型加工製造、現代服務業等多個領域。

C 開放合作,連內通外展翅飛

北部灣經濟新崛起——欽州保稅港區10年發展側記

作為“雙核驅動”戰略中唯一的保稅港區及東盟前沿、西南門戶、國際通道最近出海口,欽州保稅港區先行先試建起一系列開放平臺,在積極推動西南中南地區與東盟國家互通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飛速發展。

2009年12月7日,國務院明確將廣西欽州保稅港區列為繼天津新港、大連新港、上海港、廣州黃埔港之後的第五個沿海整車進口口岸;2011年11月1日,欽州保稅港區整車進口口岸通過國家驗收;2018年1月30日,欽州保稅港區獲批成為廣西唯一一家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口岸。

2010年8月12日,欽州港首條通往東盟國家的直達航線——欽州保稅港區-越南海防集裝箱航線正式開通。如今,欽州保稅港區的外貿集裝箱航線已覆蓋香港、高雄,以及韓國、日本、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泰國、柬埔寨、印度、阿聯酋等東亞、東南亞、南亞、中東地區主要港口,並實現欽州保稅港區直航香港的“天天班”,啟動欽州保稅港區直航新加坡的“天天班”。

2013年,欽州保稅港區獲批籌建全國進口酒類知名品牌示範區;2017年12月,欽州保稅港區成為全國唯一的進口酒類知名品牌示範區和廣西首個獲批命名的全國知名品牌示範區。

2015年4月,欽州保稅港區進口肉類指定口岸通過國家驗收,2016年6月啟動運營;進境水果指定口岸2017年5月獲批運行,7月啟動運營,並開通中泰“水果快線”。

2016年9月,欽州保稅港區建成運營國際商品直銷中心和海購365跨境電商平臺,並主導設立中國-東盟中小企業貿易促進平臺。

憑藉這些平臺,欽州保稅港區的多項特色業務,如進口汽車、紅酒、冷鏈、國際商品直銷與跨境電商、原油儲備、通用航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跨境金融等做得風生水起。

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欽州保稅港區累計進口汽車超6500輛;累計進口酒類超1000萬升,進口酒類達4100多種品牌;國際商品直銷中心裡彙集40多個國家、2萬多種商品。“螞蟻洋貨”等連鎖加盟品牌影響力日益增強,實體店開業63家。

北部灣經濟新崛起——欽州保稅港區10年發展側記

北部灣經濟新崛起——欽州保稅港區10年發展側記

北部灣經濟新崛起——欽州保稅港區10年發展側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