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本是姑蘇田舍郎,天生鐵骨諫君王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汴京。

北宋真宗皇帝開科取士,龍虎榜上很不起眼的角落,有一個很普通的名字——朱說,蘇州吳縣人,二十七歲,列乙榜第九十七名。

這個名次不算好,但總算是進士及第了。

這一年,宋遼檀淵之戰中“左右天子,不動如山”的寇準剛剛被罷相,北宋政壇進入了一個相對平和,但又暗流湧動的時期。不過這些和新晉進士暫時沒什麼關係。

不久,朱說被任命為廣德軍司理參軍,大概相當於省直管縣的法院院長,官品也不算高,只是九品而已。

朱說的家庭條件並不好,拿到俸祿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母親接到身邊供養。

司理參軍掌管案件、刑獄,秉性剛直的朱說,工作很用心。常常因為案件的是非曲直、量刑輕重與太守爭執,拍桌子瞪眼也是常事。

回家以後他便將太守和自己的言論記在屏風上,時時對照思考反省,力求沒有冤假錯案。

這期間,一次郊遊,他寫了一首《瀑布》詩,算是明志:

迥與眾流異,發源高更孤。

下山猶直在,到海得清無。

勢鬥蛟龍惡,聲吹雨雹粗。

晚來雲一色,詩句自成圖。

其孤高正直之氣和浩然如海的胸懷,已經初現端倪。

等到生活和工作都慢慢走上了正軌,朱說與母親商量一件大事——複姓改名。

原來,朱說兩歲時生父去世,母親無力撫養孩子,只好攜子改嫁,並從繼父姓朱。

待到朱說長大成人,得知真相後,一直都有複姓的想法,只是怕兩邊宗族有意見(涉及恩蔭、族產等事),惹得母親傷心,便耽擱了下來。

成家立業後,他與母親商量好,又說服了兩邊宗族,終於向朝廷上表申請改姓歸宗。

天禧元年(1017年),朱說經朝廷准奏,正式更名為范仲淹,字希文。

從那一年直到今天,這個名字足足光耀了一千年!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博通書易傳大道

天聖五年(1027年),南京(宋南京在今河南商丘)。

此時真宗皇帝已經駕崩,十二歲登基的仁宗皇帝已經御宇五年了,朝政大權仍掌握在劉太后手中。

朝堂的雷霆雨露都沒有照進范仲淹的現實,他剛剛從興化知縣任上辭官,為剛剛過世的母親守喪。

十餘年間,仕途不見多得意,但范仲淹一直秉持直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同時廣交同好,磨鍊學問,《易》、《春秋》、《中庸》等諸經大成,其繼興儒學的志向得到了廣泛認同,聲名日盛。

適逢“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太平宰相晏殊任南京留守,他對范仲淹的才學極為賞識,邀請賦閒的他主持府學教育。

這是范仲淹少年求學的地方,教書育人也是他的夙願,遂欣然領命。

范仲淹一貫重視教育,而且不只是重視科舉考試,更重視儒學傳承和讀書育人,認為只關心考試成績的教育是“

不務耕而求獲”,這話放到今天的教育界也一點毛病沒有……

主持府學期間,范仲淹嚴厲整頓教學秩序,使諸生肅然,學風為之一清。除了整頓紀律,他在府學主要幹兩件事:

一個是寫“範文”,既是範先生之文,更是模範之文。

他每出一個題目,都自己先做一遍,把握題目難度的同時,也供學生參考。無論是賦、詩還是策論,都不在話下。

這下大家知道《岳陽樓記》的文筆是怎麼磨鍊來的了吧。放到現在,估計也沒幾個老師能做到……

另一個就是接濟貧困學生。

范仲淹家境並不好,尤其是繼父解甲歸田之後,他甚至還在商鋪當過一個月的小夥計,可他既奉承不了老闆,又欺騙不了顧客,繼父實在不忍心荒廢他的向學之心,終於讓他繼續求學。

為了節省費用,范仲淹借宿寺廟(便於就近請教),每天只有一碗稀粥,凍成凝膠狀,灑點鹹菜,劃成兩半,早一塊,晚一塊,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三年。

因此,看到那些飢寒交迫的士子仍一心向學,他完全感同身受,也竭盡所能去接濟他們,一日,學院裡來了一位年輕人,衣衫襤褸,面帶菜色,求教學問,范仲淹指點學問的同時,自掏腰包,送給他一萬錢(大概相當於5000塊)。

一年以後,范仲淹又看到了這個年輕人,就問他怎麼回事,年輕人羞愧難當:“實在是家有老母要奉養,但又不想放棄求學,只好厚顏至此”,范仲淹聽了很難過,於是幫他在書院謀了一份工作。

年輕人從此師從范仲淹攻讀《春秋》,直到范仲淹服喪期滿復職離開南京,他才回到山東老家。

十年後,山東有一大儒開講《春秋》,風靡京東,號稱泰山先生。原來,他就是當年的那個年輕人,孫緮。

後世將其與石介,胡瑗,並稱為“宋初三先生”,是開兩宋理學的先驅。

其實,范仲淹傳道授業、扶貧濟困的例子很多,受他思想影響的年輕人就更多了。

後來在陝西戍邊,他傳授給一個紙上談兵的憤青《中庸》,導其向學,終成一代宗師,開創關學,世稱橫渠先生張載,其“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宏願流傳千古。

後來,范仲淹又傳授給一個年輕軍官《左傳》,使其文武兼資,後官至樞密副使(軍委副主席?),在兩宋,足以與岳飛並稱,這就是“面涅將軍”狄青。

從這個角度,范仲淹堪為天下師、萬世師。

這期間範公詩文以各類賦論為主,頗為嚴整,望之不欲親近。唯有與“梅妻鶴子”、“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林逋交好,遙寄七絕,清新俊逸,頗有昌齡遺風:

片心高與月徘徊,

豈為千鐘下釣臺。

猶笑白雲多事在,

等閒為雨出山來。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賦罷靈烏奏履霜

天聖七年(1029年),汴京。

在外磨礪了十幾年的范仲淹,剛剛因為《上執政書》得到宰相王曾的賞識,才除母喪即被召入京任秘閣校理。

這是一個品級不高,但是很重要的職位,算是皇家圖書館的管理員,我們知道,幹過圖書館管理員的都很厲害,比如老子,比如主席……

當時宰相和執政都很看重范仲淹,本以為他會厚積薄發,一展胸中抱負。結果才上任沒幾個月,就惹禍了。

這年冬至,百官大朝,當朝的劉太后想要仁宗皇帝和百官一起向她恭賀新年(宋代冬至是新年)。

這是什麼意思呢?普遍認為,這是劉太后向武則天靠攏的一次試探。

劉太后也不是一般人,史稱“有呂武(漢朝呂后和唐朝武則天)之才,無呂武之惡”。

她本來是四川一位銀匠的妻子,生活所迫與丈夫一起進了王府打工,為避諱,她與丈夫改為兄妹相稱,結果她被當時的襄王看中,可能也沒辦正經離婚手續,就這麼稀裡糊塗成了王爺的女人。

誰知後來襄王成了天子,她也順勢入宮,在武媚孃的光輝精神指引下,甄嬛附體,一步步成了皇后。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早著呢。

劉皇后一直無子,後來有一位宮女意外懷孕,生下一子,劉皇后把孩子搶過來自己養,這就是後來的仁宗皇帝了。

後世“狸貓換太子”的傳說就來源於此。

由於仁宗皇帝即位時還小,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操作,劉太后掌握了朝政大權,關鍵是國家治理得還不錯,慢慢的可能就有了一些別的心思。

當時的情況是,朝中大臣基本都知道仁宗不是劉太后的親兒子,但仁宗皇帝不知道,而且對劉太后很孝順,於是大家誰都不想對抗劉太后,免得兩邊都不討好。

這個時候天生鐵骨的范仲淹站了出來,堅決維護天子權威:

天子有事親之道,無為臣之禮,有南面之位,無北面之儀。

在范仲淹的起頭下,群臣也消極對抗,冬至朝賀的事總算不了了之。

結果范仲淹還不罷休,乾脆又上了一道奏章,說皇帝已經二十歲了,太后應該還政於皇帝,看到太后沒反應,他又連上奏章呼籲。

劉太后終於忍無可忍,將范仲淹貶為河中府通判。

可能有人說范仲淹當時是在搞政治投機,待皇帝親政自然有回報。但看看接下來十年間他的行為和經歷就知道了,他是天生冰心鐵骨。

劉太后去世,范仲淹起復為右司諫,成了名副其實的諫官,結果不到一年,又因為諫阻仁宗皇帝廢后,被貶睦州,後知蘇州。

一年後回京,先是任判國子監,後晉升為權知開封府(相當於今年的北京市代理市長)。

有說法是說這次提升是時任宰相呂夷簡的花招。

呂夷簡是一個很有能力,但權力慾望也很強的一個人,幹過不少拉幫結派、暗箱操作的事,實在不放心把范仲淹這樣一個大殺器放在身邊,於是給他找了一個特別繁雜的職位,本以為會消停一點,結果范仲淹毫不在意,把開封府打理得井井有條的同時,一樣沒放過呂夷簡,他按現在的調查統計方法,上了一幅《百官圖》,將朝中官員與呂夷簡的關係、交集及其升遷貶謫路徑一一列示,說明呂夷簡黨同伐異、公器私用。

結果,他沒想到(更可能是想到了也不在乎),這些官員,尤其是高品官員的任命都是皇帝決定的,雖然他說的是事實,但是這不是當面嘲諷皇帝的智商麼,妥妥的打臉啊。

呂夷簡利用皇帝惱羞成怒的心理,大進讒言,朝中以歐陽修為代表的一干正直大臣實在忍不住了,上書聲援范仲淹。

結果正好被呂夷簡抓住把柄,說范仲淹“結黨”,這可是朝廷政爭的撒手鐧,歷來大臣結黨都是皇帝的逆鱗——東漢有黨錮之禍,唐朝亡於牛李黨爭,當然,還有後來北宋的新舊黨爭,明朝的東林黨和閹黨之爭。

關鍵時刻,歐陽修上了一篇《朋黨論》,公開宣稱:君子有朋,小人無朋。也就是承認了我們就是有朋黨……

皇帝才不管你是君子朋還是小人黨,但凡結黨肯定會威脅君權啊。文章寫得越有氣勢,皇帝越反感,所謂南轅北轍。

這真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X一樣的隊友……為尊者諱,就不批評醉翁了,畢竟這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老頭,不過有的時候確實有點大嘴巴。

這下動靜大了,范仲淹和他的朋友基本全部被貶斥出京,史稱景祐黨爭。范仲淹還被抄家,貶到饒州,貶官途中妻子也不幸亡故。

他後悔了嗎?完全沒有!

在饒州,一位朋友寫信安慰他,順便也勸他明哲保身,不要學烏鴉,警告凶訊反“招唾罵於里閭”。

范仲淹回覆了一篇《靈烏賦》:

割而可卷,孰為神兵。焚而可變,孰為英瓊。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冰心初照關山月,鐵骨堪磨柳葉鉤

康定元年(1040年),延州。

剛剛舉起叛旗成立西夏的李元昊,圍困延州,以圍點打援的戰術,在三川口大敗宋軍,大肆劫掠後揚長而去,朝野震驚。

仍在相位的呂夷簡第一個想到的是誰呢?

居然是范仲淹,應該說來自敵人的肯定是最大的讚美。

十年間的貶謫流放中,范仲淹從來沒有怨天尤人、得過且過,無論在哪一個職位上,都盡心盡力撫民理政,成績斐然。

關鍵時刻,仁宗皇帝對范仲淹堅韌的品格和卓越的才能也充分肯定,遂將其官復原職,隨後擢龍圖閣直學士,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兼延州知州,這一年范仲淹已經52歲了。

到任之後心情複雜: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 ,將軍白髮征夫淚。

這一闕《漁家傲·秋思》一向被認為是豪放派詞作的源頭,一洗五代以來花間習氣,應該說對後來的蘇東坡、辛棄疾都有一定的影響。

多說一句,范仲淹流傳的詩近300首,但詞很少,只有5闕,是他不通音律嗎?

應該不是,按陸游的說法,范仲淹擅撫琴,一輩子尤好《履霜操》,以言高潔之氣和自醒之心。

我覺得,他填詞少主要是因為宋初文壇普遍認為“詩莊詞媚”,這也限制了詞作風格,與范仲淹同時代的填詞高手晏殊、柳永、歐陽修、張先等均以穠豔纖巧或秀麗清新為主,私以為,不符合範公的人設,因而範詞較少。

到任西北後,范仲淹經過深入調查,認清了西夏與宋朝的戰略態勢,與當時朝野普遍認為西夏只是“疥癬之患”的盲目樂觀情緒不同,范仲淹清醒地認識到了西夏對宋朝西北乃至整個北方防禦體系的威脅。

在這個指導思想下,他調整了戰略,放棄速勝的想法,通過構築堡、寨鞏固防線,壓縮西夏戰略空間,同時大力練兵,改變軍事管理體制,培養了一大批知兵的將領。

但是公平的講,宋朝文臣統兵的傳統,以及爛透了的所謂“八十萬禁軍”,真的不具備消滅西夏的實力,況且還有一個遼國在旁邊虎視眈眈。

後來整頓好了防務之後,西夏見佔不到便宜,於是就想議和。

這個節骨眼上,另一位陝西經略安撫副使韓琦,不聽范仲淹的勸阻,領兵伐夏,在好水川中伏大敗,韓琦本人也被戰死士兵家屬攔著馬頭灑紙錢羞辱。剛有好轉的對夏局面全面崩壞。

等到李元昊佔夠便宜,終於肯談判了,結果挾大勝之威,國書裡極盡狂妄羞辱之能事,范仲淹一氣之下燒掉了國書,遂以“破壞和談”的罪名被貶為耀州知州(聽著有一種莫名熟悉的感覺)。

惆悵的范仲淹填了一闕《蘇幕遮》,傷懷不已:

碧雲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宦海浮沉君莫喜,江湖進退我先憂

慶曆三年(1043年),汴京。

天章閣中,正在進行一場特殊的考試。

此時西夏議和已達成,范仲淹剛剛被召回京,群臣推舉他為參知政事(副宰相),他反覆向皇帝說明,西夏狼子野心,議和必不長久,還是請求回西北戍邊,仁宗不許,仍宣麻拜相,擢升范仲淹為參知政事,並在天章閣問對治國之道,由范仲淹書面作答。

范仲淹的答案中心思想就是社會在前進,事務在發展,變革是不可避免的。即《易》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道理。

並提出十條具體舉措: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衣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仁宗皇帝認可了范仲淹的答案,並明發朝官討論,歐陽修等人紛紛上書支持,遂定為法令,正式施行,史稱“慶曆新政”。

其實范仲淹不是不知道,改革的時機其實並不好,問題雖然已經顯現,但體制內的絕大部分人並未察覺,調和陰陽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他心底也並不想當這個參知政事來主持改革,但強烈的責任感和擔當仍促使他站了出來。

此次新政,抑僥倖斷了一大批高官子弟恩蔭入仕的路子,精貢舉又改變了詩賦取士的科舉導向,修武備更是公開質疑京城禁軍的戰鬥力,總之,文武官員和讀書人都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在有心人的煽動下,漸漸形成了抵制新政的狂流。

僅僅一年以後,朝廷分裂之勢已經很明顯了,互相攻訐不斷,手段開始突破政爭底線,甚至有人造謠范仲淹陰謀廢立皇帝。

雖然仁宗皇帝並不見得相信這麼幼稚的謠言,但仍不勝其煩,同時面對改革的困難,他退縮了。

終於,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又以“朋黨”為由,貶斥范仲淹、歐陽修、韓琦、富弼等人,盡廢新政。

范仲淹又回到了西北,出知邠州、兼領陝西四路緣邊招討使,這時他已是5 7歲了,身體已大不如前,很快病倒了,朝廷遷其到鄧州養病。

就是在鄧州,范仲淹接到了好友滕宗諒(字子京)的來信。

滕子京由於與范仲淹的關係,被誣貪汙公使錢(公用經費),貶謫巴陵。所謂人以群分,滕子京貶謫之後雖然痛苦,但仍積極治理地方,還重修了岳陽樓。

他寫信介紹了自己的近況,並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圖》,請范仲淹為岳陽樓寫一篇記。

在從沒有到過岳陽樓的情況下,范仲淹將自己輾轉半生的經歷、治國理政的理想、家國天下的情懷,融為一體,遂成千古雄文《岳陽樓記》:(開篇一幅畫,內容全靠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挑燈夜讀臨終表,伯仲之間見武侯

皇祐四年(1052年),徐州。

慶曆新政失敗已經八年了,八年間,范仲淹雖然聲望日隆,但當政諸公也更不放心他回到朝堂,於是不停遷任。

范仲淹八年間輾轉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等地,每到一地,必盡心撫民理政,政績卓越,但同時,他的身體也越來越差。

越是深入地方,他對盛世之下掩蓋的危機就越清醒。杭州任上游西湖的時候,他寫下了:

湖邊多少遊湖者,半在斷橋煙雨間。

盡逐春風看歌舞,幾人著眼到青山。

我相信,林升的“西湖歌舞幾時休”靈感一定源於此。

可惜老天並沒有給這個清醒的老頭更多的時間。

他的最後一任官職是潁州知州,結果沒能堅持到任,半路上在徐州病倒,並最終不治,當年五月二十病逝于徐州,歸葬洛陽伊川,諡文正,按司馬光的說法,這個諡號“諡之極美,無以復加”,史稱范文正公。

范仲淹臨終所上的遺表,全無一字涉及自己和子孫,全部是殷殷勸誨:

上承天心,下徇人慾,彰慎刑賞,而使之必當;精審號令,而期於必行。尊崇賢良,裁抑僥倖,制民於未亂,納民於大中。

讓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武侯諸葛亮的《出師表》,陸游問: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我覺得范仲淹完全當得起。

雖然范仲淹算不上天才,但卻是儒家極為罕有的全才和典範:

作為宰相,他主導的慶曆新政為後世的王安石變法打下了基礎。

作為統帥,他打造的西軍直到北宋滅亡仍是戰鬥力最強的部隊。

作為官吏,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績不勝枚舉。

作為孝子,他供養範朱兩族,培養了一個宰相兒子,開創了範氏傳承千年的家風。

作為儒士,他將陷入解經和訓詁泥沼的儒學拉了出來,開理學風氣之先。

作為詩人,他以文入詩,一掃西昆陋習。

作為詞人,他開創了豪放一派。

……

最後,借用范仲淹評價東漢隱士嚴子陵的話來評價他自己吧: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PS:范仲淹作為儒家典範,他的生平並不算有趣,寫他的評述,筆觸難免沉重,最開始其實還填了一闕《鷓鴣天》作為章節標題,稍微活潑一點,作為最後的餘韻吧:

本是姑蘇田舍郎,天生鐵骨諫君王。

博通書易傳大道,賦罷靈烏奏履霜。

遷塞北,遠瀟湘。世間憂苦我先嚐。

斯人不見心安在,散入春風滿洛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