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讓你快速開口說英語:我是如何進行有效英語口語訓練的?

如果你在English-speaking country工作或生活,那麼,提高口語,對你而言,根本就是一件輕而易舉、潛移默化的事兒。

可見,語言環境,對於掌握一門外語,尤其是口語,是有多麼重要。

遺憾的是,大部分人,既沒有機會長時間生活在國外,卻又切實需要提高英文水平,甚而將之作為一門生存技能。

怎麼辦?

以下,是我本人日常學習中,訓練口語的一些心得經驗及使用過的學習材料。

Well,there is just no such thing as a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 and the real good method is the one that’s suitable for you according to your own situation.

學習這件事,真是從來就沒有所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最佳方法。

我所分享的,僅是學習過程中,結合自身情況,不斷摸索出來的、適合自身、且蠻有效的方法而已。

So,only for your reference!

英語說得好不好,標準是什麼?

不外乎3個方面:pronunciation(發音)、intonation(語調)、fluency and coherence(流利度)。

那麼,要提高口語水平,就得從這三方面入手了。

下面,我將分別談一談,我自己是怎樣進行訓練的。

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讓你快速開口說英語:我是如何進行有效英語口語訓練的?

讓你快速開口說英語:我是如何進行有效英語口語訓練的?

念大學後,尤其是英文專業的學生,都有語音課。

課堂上,老師可能會要求學生,將過去十幾年來學到的語音知識統統忘掉,把自己當成入門級別,從零開始,系統學習發音。

以“空杯”的心態,重新學習語音,是十分必要的

其一,強調應試,以分數為導向的小初高階段的學習,口語一直最不受重視。我們基本沒有系統學過語音。

同時,客觀地說,我們的英語啟蒙老師,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很可能,我們說了十幾年的英語,從一開始,就是不標準的。

其二,在應試教育階段,很多人基本沒有“英音”、“美音”的概念,以為英語只有一套發音規則。

後來發現,原來美國人和英國人說英語,發音、語調上都有很大區別。有很多人,對美音實則更偏愛,就像我自己。那麼,從零開始,就是必需了。

我自己是在研究生一年級時,才正式決定苦苦訓練發音的。

那會兒,在北師大中文系唸書,好朋友在北外英文學院讀研。

學校捱得近,因為熱愛外語,研一時,只要有空,我就會跟著朋友去上課。

那會兒,語音課的老師,是吳青教授(著名作家冰心的女兒)。

課堂上,吳教授耐心指出了學生的發音問題,並推薦了張冠林先生的《實用英語語音語調》一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要求大家跟著音頻,花一個學期的時間,從音標到語調,進行苦練。

對於美音愛好者,吳青老師也推薦了兩個資料:第一,張冠林、孫靜淵編的《實用美語語音語調》;第二,美國Pronunciation Workshop發音特訓機構創辦人保羅.格羅(Paul S Gruber)博士的16堂發音視頻

保羅.格羅(Paul S Gruber)是美國發音主教練,美國資深英語發音專家級最暢銷美語發音教程研發設計者,曾受邀到50多個國家講學。

對於要考雅思的學生來說,《艾學雅思 必備口語素材》是你的不二選擇。

按照老師的建議,我自己真是狠下功夫,甩掉以前的發音習慣。用了快4個月時間,將《實用美語語音語調》及16堂美音視頻課,翻來覆去練習。

從48個音標開始,而後到各種語調,再到連讀、弱讀等發音現象,跟讀、模仿了4遍,徹底重新構建自己的發音體系。

在16堂美音視頻課程中,保羅老師要求,在練習時,面前放上一面鏡子,一邊發音,一邊觀察自己的嘴型。

這個方法蠻有效,看著鏡子中的自己,與保羅老師的發音嘴型做比較,就能很直觀地發現自己的不足,並及時予以糾正。

2013年1月起,我在北京ABC英語兼職教成年人學習美語,就曾將這兩個材料作為教材,帶領學生一起學習,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讓你快速開口說英語:我是如何進行有效英語口語訓練的?

讓你快速開口說英語:我是如何進行有效英語口語訓練的?

重構發音體系,還只是第一步。

實際上,在日常交流中,發音不標準,其實並不一定就會造成交流的障礙。

比起發音標準,更為重要的,是你要懂得怎樣用英語說,而且能連貫流利地說出來,也就是fluency and coherence的問題了。

那麼,這肯定就得建立在掌握相關詞彙的基礎上了。

在這裡,並不想談如何記單詞,但下面分享的方法,卻又不失為一個非常有效的單詞學習法,同時,又能極佳地鍛鍊英語流利度,一舉兩得,一石二鳥。

以15天為單位,擇定一個熱門的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閱讀10篇左右相關英文報道,大量積累相關詞彙,並摘抄常用的句型表達。

待完全掌握後,圍繞這一話題,用英文說一段200到400詞兒的話。

這段話,可以是對某事件的看法與觀點,也可以是對某事件的概括與總結,形式可以很靈活,不必太拘泥。

關鍵有兩點。

第一,將所學積累的詞彙句型,“活用”到這一段話中。

第二,練習時,一定要反覆多次,直到這幾百字的語料,能夠滾瓜爛熟、流暢連貫、有聲有色、富有感情色彩地大聲說出來,而不是磕磕巴巴的。

如果覺得脫稿有一些困難,也可以在讀完10幾篇相關英文報道、積累完相關詞彙後,先在日記本上寫出來。

200到400字為宜,不太長,也不太短。

而後,在文字稿的基礎上,再進行練習,這樣,就會容易很多,但一定不要死記硬背。

我有每天閱讀英語新聞的習慣。

在話題上,多半以時事新聞為材料,先後圍繞過“美國大選”、“地震”、“飛機失事”、“中東局勢”、“颱風”、“一帶一路”等做過練習。

當然,工作黨,也完全可以選擇與工作相關的話題,進行英文訓練。

以“地震”為例。

15年4月尼泊爾發生地震後,我決定接下去的10天,進行“地震”話題的口語練習。

第一步,上CHINA DAILY,BBC等網站,找來了10幾篇的相關的英文報道;

第二步,

反覆閱讀這些材料,將“震中”、“餘波”、“坍塌”等,在地震表達中通常會用到的詞彙進行積累;

同時,留意一些常用句型與表達,比如“表達最為深切的慰問”、“爭分奪秒展開搜救行動”、“何時何地,多少級的地震襲擊了某地,震中位於.....”

將這些慣用表達積累下來,完全可以用在自己隨後的表達中。

第三步,將學到的詞彙句型完全掌握後,開始進行英語口語練習。

我自己的做法是,將自己假想為一名電臺記者,正置身災區,然後,用英語向觀眾播報災情。

長期堅持下來,詞彙量突飛猛進的同時,英語的口語表達,也會漸臻流利。

讓你快速開口說英語:我是如何進行有效英語口語訓練的?

讓你快速開口說英語:我是如何進行有效英語口語訓練的?

英語中有一句諺語,“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也即,重複是技能之母。

說的是,在學習任何一項技能過程中,一定都會經歷一個不斷反覆練習的過程。

學英語,尤為如此。因為口語標準,說白了,就是能用歐美人那種腔、那種調、那種味兒來講英語。

對於母語非英語的學習者來說,如何達到?

沒別的辦法,只能通過大量不斷的模仿。模仿音標,模仿單詞,再到模仿語段篇章,最終,在這一基礎上,進行創新,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

上文,在談重建發音系統時,對於《實用美語語音語調》及16堂視頻課的學習,我所採取的,其實模仿的方法,通過反覆不斷重複,去掉了自己十幾年的發音習慣,形成新的發音習慣。

關於模仿,理論上,不想談太多,但有兩點,必須再三強調

第一,聲音一定要大!要大大方方,清清楚楚,一板一眼,口形要到位,不能扭扭捏捏,小聲小氣,在嗓眼裡嘟嚷。

大聲,是為了使口腔的肌肉充分活動起來,改變多年來形成的肌肉的習慣運動模式(漢語發音的運動模式),使嘴與大腦逐漸協調起來,建立起新的口腔肌肉的運動模式(英語發音的運動模式)。

第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定要堅持下去,按照我自己的經驗,至少每天1個半小時,持續堅持半年左右。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質變。

關於模仿的材料,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但選擇語速適中的,發音清晰標準的,是總體原則。

我上大學時,低年級時,模仿過一段時間的VOA慢速英語,到了大四,就改為VOA常速英語新聞了。

VOA是不錯的材料,相信很多朋友也都已經將其作為學習的材料了。

而在這裡,想分享的是,自己讀研究生階段英語的模仿學習。

如果有北師大的學弟學妹,就該知道,圖書館七點半開館。

我每天5點半起床,6點準時到圖書館旁的教七樓,進行英語模仿學習,練習一個半小時,等圖書館開館。

選擇早起,是因為,模仿需要大聲,而6點多,教學樓人少,做模仿,不至於影響他人。

有一段時間,特別崇拜希拉里,對這位前美國國務卿簡直到了迷戀的程度,她兩次參加美國總統大選,每一場演講,我都看過。

所以,曾花了快6個月,在北師大的教7樓,刻苦模仿過她的演講。

整個研究生階段,我做模仿練習的材料,都基本是各種演講,TED演講也嘗試過。

讓你快速開口說英語:我是如何進行有效英語口語訓練的?

回到對希拉里的模仿上,分四步走。

第一,熟聽。在模仿每一次演講前,先將演講來回聽5遍左右,熟悉其中的單詞和表達;

第二,斷句模仿。一句一句來,不斷重複,從語音到語調,甚至到表情和手勢,一板一眼進行完全模仿,直到每一個詞兒,每一個字,都帶點希拉里的味兒。

這一步,很重要。

第三,同步模仿。“她”說,你模仿,同步進行,目的要提高口腔肌肉的反應速度,使肌肉和大腦更加協調起來。

這一步,非常有利於鍛鍊我們的注意力,只要稍不留意,就會跟不上。

同步模仿,開始會很難,但一般跟著認真做3到5遍,就會好很多。

第四,獨自演講。最後,還要進行輸出。將自己當成“希拉里”,脫離視頻,獨立模仿她進行演講。

這一步,我自己往往要練習一週甚至更長時間後,才能達到。

以上,是我想和大家重點分享的幾點口語練習方法。

當然,就像很多語音學家指出來的那樣,聽力不好的人,口語也一定不好。

所以,要想提高口語,還必須努力練習聽力。

至於如何練習聽力,我專門寫過分享,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翻看。

此外,視譯的方法、複述的方法,也都非常有效。這些方法,也均散見於我幾篇談英文學習的文章中,大家也都可以再去重溫。

Anyway,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

羅馬城可不是一日建成的。

其實,說到底,學習英語,最重要、最困難、也最有效的方法,不外乎兩個字:“堅持”。

如果你能堅持下去,日積月累,就定能滴水石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