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一人食”的經歷。

一個人吃飯,這麼一件平凡無奇的小事,是簡單地對付一口,還是尋找最可口的食物,便是普通人與美食家的區別。

對待尋常一頓飯的區別,往往也正是生活態度的區別。

評分已經飆到9.6分《孤獨的美食家》,為我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美食態度——不挑產地,不講究秘方,不在乎火候與功夫,只關注面前的食物是否真正好吃,我們是否能用心享受。

當我們能幸福地填飽肚子的時候,我們也就重獲了自由。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說起日本美食劇,第一個蹦上大家心頭的一定是《深夜食堂》。

每天半夜都穿著藍衣服白圍裙,安安靜靜地等著大家去吃飯的溫柔大叔和他的料理,治癒了不少忙碌又煩悶的都市人。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不過你一定想不到,《深夜食堂》裡那位大金鍊子小手錶,扒蒜老妹兒身邊跑的黑社會老大(對,就是大半夜還要戴著墨鏡吃章魚香腸的那位),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食家。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他(日本演員,松重豐)出演的另一部日本深夜劇《孤獨的美食家》最近播到了第七季。

從第一季的豆瓣8.8分到如今最新一季的9.6分,我們的五郎吃了七十多集,上百種食物,大家也不僅沒有看膩,還越看越帶勁。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要說有什麼奧秘,那一定是

它的好看和好吃都是master級別的

畢竟,在我的眼裡,五郎算得上是吃播屆的鼻祖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打開現在的各類小視頻網站,你會發現,無論哪裡都少不了吃播的身影。

吃播作為美食真人秀來說,門檻低成本也低,一碗飯一個攝像頭一臺電腦就滿足了基本要求。

但如何吃得讓自己舒服又讓鏡頭那端的觀眾目不轉睛,絕對是一件技術活。

很多主播都把目光聚集在了大胃王的挑戰上。

動不動就要給你展示,一次吃十幾層的漢堡,三十碗拉麵,擼五百個串。他們吃得累,大家看得也辛苦。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也有不少主播集中精力跑到五湖四海帶你去探店,要麼替你排隊到最火的網紅餐廳走一圈,要麼千辛萬苦追隨米其林去摘星。

我們一邊看著潔白的大盤裡裝著只有四分之一的菜,擔心他們到底能不能吃飽,一邊聽他們講來自意大利托斯卡納的松露搭配哪個紅酒能吃出巧克力的味道。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合上電腦關了手機,我們摸摸兜兒,再看看手裡的醬香餅,猜你一定和我一樣想嘆一口氣。

但,這都不是《孤獨的美食家》裡的套路。

在《孤獨的美食家》裡,永遠只有一個男主角,就是松重豐飾演的井之頭五郎。

他永遠都只做一件事,就是一本正經地吃飯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這七季的每一集劇情都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大叔一個人到處奔波工作,大叔餓了,大叔要吃飯,大叔在路邊找了家不錯的店,大叔吃得很開心。

這是片名“孤獨的”由來,但五郎卻把它吃成了最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劇。

每當餓的時候,五郎頓時神情渙散,不過他從來沒有隨便在街邊找一家店填飽肚子。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他說過“有時和飯店的相遇一生只有一次,可能這就是命運吧。”

所以一旦出差,五郎一定會去探索當地美食,如果恰好想吃某種食物,他也會把路邊的那些小店用自己的理論分析一番再走進去。

太浮誇的不去,老字號的一定要考慮,只是餓了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聽聽自己胃的想法。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對於點菜,他是更是每次要環顧餐館一週再做決定。

先得看看這家的招牌菜是什麼,然後瞭解一下今日特供有哪些,最後再研究一下菜單裡藏著什麼秘密。

五郎從來不會為了方便快捷而點速食。當老闆娘告訴他水餃好的快,煎餃還需要多等等時候,他想都沒想說我就要煎餃。然後又點了份涼拌三絲墊墊肚子。

當吃到涼拌三絲裡的豆腐一邊感嘆它的口感像面,一邊還會心事重重地思考這和一會兒要吃的擔擔麵口感有些重疊了怎麼辦。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大叔絕對是完全堅守了吃貨的基本素養

點了大蔥炒肉就一定要把蔥和肉都吃幹吃淨,吃中國煎餃就一定得入鄉隨俗地加上鎮江香醋和辣子油,烤肉吃得入迷忘記了旁邊的米飯,那就點一份生雞蛋,加點醬油拌著解決掉。

大叔不僅在意每一次吃飯的內容,也注重如何吃得更加享受。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看到旁邊的小哥吃烤串時候要了一份青椒,把烤串上的丸子放到青椒裡捏碎再一口吞下,那叔一定要去模仿一番;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看到身邊來了很多這家店的常客,他們都選擇了黑乎乎的天婦羅蓋飯,那叔也會毫不猶豫地也來一份。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大叔不僅只吃,他也會思考這頓飯的配置是否合理。

如果他只想吃份魚,而店家還附送了滑菇味增湯和洋式燉菜,叔勢必要把內心的小算盤打得噼裡啪啦響:雖然它很美味,但對於這頓飯來說究竟有沒有必要呢?誒,這又是不是駒込(日本東京某地名)的特色呢?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總之對於叔來說,吃個東西不搞那麼多虛頭巴腦的講解,他就靠著自己強大的內心戲撐起了整部劇。

這也是讓我最想為叔獻上膝蓋的地方,在他的辭典裡,彷彿是有用不完的讚美食物的形容詞。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吃放在盒子裡的親子丼時,叔說:“雖然容器是四方形,卻因為味道甜美,讓人感覺圓圓的。啊,被這雞蛋的味道給撫慰了。”

吃特別友風味燒的時候,叔又感嘆:“藏在深色洋蔥中間,讓胃袋呻吟的寶藏們,正是special”

在最新一集裡,叔跑到了琦玉縣吃炸豬排。工作完畢,走在路上的叔就開始感嘆:“腦子和胃都被炸豬排給控制了”。

等到長16釐米,寬10釐米,厚4.5釐米的超大豬排上桌,叔的內心戲又開始了:哇,這是何方神聖啊,咬一口然後顫抖吧!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然後他怡然自得地給金燦燦的豬排澆上醬,放上黃芥末,嘎吱嘎吱地送入了嘴中。此時此刻內心又響起了一段OS:叔現在咀嚼的是化為肉型的幸福。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天吶,哪兒用得著我們感嘆每道菜都在閃閃發光。叔的一舉一動還有他充滿生命力和畫面感的描述,讓我們的口水不知不覺就堵住了嗓子眼。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所以,或許你也看出來了。同樣是與日本美食有關的深夜劇,《孤獨的美食家》和《深夜食堂》完全不一樣。

《深夜食堂》喜歡把世間所有的感情融入到食物中,讓你感受味覺與心靈共振,想為你所有的傷口都溫柔地貼上創口貼。

而《孤獨的美食家》完全專注於美食,恨不得讓你的意志力爆炸,為你注入深夜裡藥效最強的那支興奮劑。

這就是一部優秀美食劇的魔力。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美食節目美食劇的門檻看似很低,但其實它的優良與否已經不再侷限於題材選擇,拍攝技法本身,而在於製作這部劇的人是否真的對美食抱有一份熱忱。

這是藏不住也裝不來的。

所以有沈宏非和蔡瀾做顧問,還有自詡吃貨的陳曉卿製作出的《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收到了萬千觀眾的追捧。

而同樣的題材,換了人去拍的《舌尖3》也頓時毀了招牌。

至於《孤獨的美食家》,還用說嗎?

不僅五郎在正片裡吃得開心,甚至每一集的結尾,這個系列的漫畫作者久住昌之又會帶大家在本集出現的餐廳再吃一遍,記錄下他的探店和心得。(沒錯,出現在《孤獨的美食家》裡的每一家店都是真實存在的)

讓一些充滿好奇心和行動力的觀眾,迴歸真實世界的時候,也能多一份參與感。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飾演五郎的松重豐大叔接受採訪的時候更是會說:“既便宜又好吃才是重點。價格很貴又很好吃東西是理所當然的

但怎樣才能邂逅那些既便宜又好吃的食物,和最終可以面對並享用這些美食時的感動,才是無可替代的。”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孤獨的美食家》替我們打開了另一種解讀美食家的方式——

不挑產地,不講究秘方,不在乎火候與功夫,只關注面前的食物是否真正好吃,我們是否能用心享受

豆瓣9.6,一季比一季評分高!這部日本深夜劇迴歸後口碑又炸了

就像它的片頭所說:不被時間和社會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的時候,短時間內他就變得隨心所欲,重獲自由。

不受任何人打擾,無須顧忌,大塊朵頤,享受美食的這種孤高行為,正是所謂現代人被平等賦予的最佳治癒。

嗚嗚嗚嗚,不說了,我要去煮包方便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