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甲減」易治難發現,就怕你沒留意身體這些微妙小變化

甲減即甲狀腺功能減退,是一種常見的甲狀腺疾病,近年來它的發病率已超過甲亢,一躍成為威脅百姓甲狀腺健康的頭號殺手。該病在女性中尤其多見,40歲以上女性甲減的發病率高達10%。

「甲減」易治難發現,就怕你沒留意身體這些微妙小變化

甲減到底是什麼病?

「甲減」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簡稱。在健康人群中甲減的發病率很高,但這個病很難被發現。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甲減雖然是一種甲狀腺疾病,卻在甲狀腺局部毫無症狀,很容易被誤診或漏診,症狀不典型是甲減難發現的主要原因。

甲減可引起心、肝、腎、血液、神經、消化等多個系統的損害,所以症狀五花八門。出現以下症狀,就要考慮甲減的可能性了,最好及時對甲狀腺做檢查,避免延誤治療!

「甲減」易治難發現,就怕你沒留意身體這些微妙小變化

甲減有哪些症狀?

症狀1:心律失常

甲狀腺疾病會影響心臟。甲狀腺激素不足,甲狀腺功能低下時,心肌對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敏感性下降,加之組織耗氧量減少及代謝率降低,往往會心動過緩,心搏出量減少,外周血管收縮,脈壓變小,皮膚、腦、腎血流量降低。所以甲減患者有時會有反覆發作的胸悶、心悸、氣短、心衰等症狀,往往容易被誤以為是冠心病。

「甲減」易治難發現,就怕你沒留意身體這些微妙小變化

症狀2:突然變胖

甲減好發於中年婦女,尤其是四五十歲以上的女性更應該注意。如食量未見增長,體重卻增加不少,有時還會發現自己雙腳、雙腿突然長「胖」了,不要輕易認為是女性「中年發福」,這可能是甲減的症狀。

由於甲狀腺激素具有利尿作用,一旦減少,水分與鈉鹽滯留在體內,加上此時淋巴代謝遲緩,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中的白蛋白和粘蛋白從毛細血管滲出的速度超過了淋巴管對其消除的速度,於是大量膠原物質、粘蛋白便積居於皮下組織間隙,並吸收一部分水與鈉鹽,阻礙組織液迴流而形成水腫。但這種水腫與一般水腫不一樣,用手指按壓皮膚無凹陷,醫學上稱為「粘液性水腫」,但一般人會誤認為是肥胖。

「甲減」易治難發現,就怕你沒留意身體這些微妙小變化

症狀3:記憶力減退

甲減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

患上甲減,多表現為大腦思維遲鈍、記憶力減退、少言語、嗜睡、注意力很難集中、精神萎靡、記憶力下降,這些症狀,或被誤以為是亞健康的症狀。但其實,這也有可能是「甲減」在搗鬼。

「甲減」易治難發現,就怕你沒留意身體這些微妙小變化

這時不妨給甲狀腺做個檢查。因為,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甲狀腺出了問題。

症狀5:便秘久治不愈

如果甲狀腺功能衰減了,人體各個系統的生理機能必然下降,消化系統也不例外,會出現胃腸道功能減退、蠕動緩慢。伴隨而來的便有食慾下降、腹脹以及便秘等症狀。特別是便秘,常常較為頑固,一般治療便秘的辦法往往難以奏效。

「甲減」易治難發現,就怕你沒留意身體這些微妙小變化

如果患了甲減,人常表現為無緣無故的疲乏,整天昏昏欲睡、反應遲緩、精神抑鬱、言語減少、皮膚粗糙蒼白、出汗少、怕冷等等,常常會有些人誤以為這是亞健康或更年期症狀,不當回事。

檢查可發現皮膚無彈性、面部無表情、毛髮稀少、眉毛脫落、心率緩慢、血脂高、貧血等。但如果不檢查甲狀腺功能往往發現不了病人患病的真正原因,常久治不愈,成為「疑難雜症」。

「甲減」易治難發現,就怕你沒留意身體這些微妙小變化

得了甲減怎麼治?

所有甲狀腺疾病都有「重女輕男」的傾向,通常女性甲狀腺疾病患者是男性的6-8倍。

儘管甲減不會直接威脅到生命,但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工作能力,長期甲減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和死亡率明顯提高。

「甲減」易治難發現,就怕你沒留意身體這些微妙小變化

第1種:主要是服用藥物優甲樂,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用藥期間要定期到醫院檢查,根據情況調整用藥劑量。有一點很重要,服用優甲樂需要牢記——堅持服藥,不可中斷,中斷後易復發。
第2種:中醫治療,醫生通過望聞問切詳細瞭解患者的病情,找出引發甲減的原因,根據病因開方抓藥,內服、外敷配合治療。一般治療週期為1到3個月,治癒後不用繼續服藥。

「甲減」易治難發現,就怕你沒留意身體這些微妙小變化

面對甲減,不要過於緊張,甲減如果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其實並不可怕,屬於可治之病。患了甲減後千萬別亂投醫,建議到正規醫院進行定期檢查和相關治療,讓疾病得到更為有效的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