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中央和地方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經費保障和基層“三保”工作


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中央和地方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經費保障和基層“三保”工作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

2020年3月5日下午2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主持發佈會。請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先生,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雲先生,預算司副司長郝磊先生,介紹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強地方財政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也就是“三保”的有關工作情況,並答記者問。

許宏才在介紹相關情況時指出,支持基層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是保障群眾切身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動政府履職和各項政策實施的基礎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等會議上多次指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要確保基層“三保”得到有效保障。李克強總理要求各級財政要充分保障疫情防控和“三保”經費。3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進行了研究部署,決定加大對地方財政支持,提高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能力。財政部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地方財政“三保”工作的影響,加大對地方財政支持力度,提高基層“三保”能力。

  許宏才介紹說,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各級財政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在預算安排上能夠滿足基層“三保”需要。去年以來,我國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措施,大幅減輕了企業負擔,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但另一方面,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也帶來一些地方財政減收,其中2019年減稅降費的規模就超過2萬億元,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財政減收增支進一步增加,一些地方特別是基層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需要各級財政部門共同努力,切實兜牢“三保”底線。疫情發生以來,財政部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經費保障和基層“三保”工作。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完善政策制度體系。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威脅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對經濟運行帶來了明顯的影響。中央財政積極發揮職能作用,一方面加強防疫經費保障,確保人民群眾不因擔心費用問題而不敢就診,確保各地不因資金問題而影響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另一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助力復工復產,做到防控疫情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穩定社會預期、提振企業信心,確保地方財政可持續。

  二是加大轉移支付補助力度。截至3月4日,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1104.8億元,目前已經使用714.3億元,未使用的資金是390.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已專門安排257.5億元,並在去年四季度已提前下達轉移支付的基礎上,預撥了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要求地方加強資金撥付和使用等工作,緩解財政支出壓力,有力保障基層“三保”資金需要。財政部還將及時下達各項轉移支付資金,加大對地方支持力度。

  三是加強庫款資金調度。財政部密切關注地方財政庫款的情況,建立了全國縣級財政庫款監測機制,根據各地特別是湖北等受疫情影響較大地區的財政庫款情況,加強資金調度,確保疫情防控、“三保”等資金及時足額撥付到位。

  四是對“重中之重”的湖北重點關注。為保證湖北等疫情較重地區疫情防控和“三保”資金需要,財政部對湖北建立了庫款資金周調度制度,召開視頻會議進行調研會商,加強聯繫溝通,加大對湖北應對疫情和做好“三保”的支持。

  許宏才指出,地方各級財政部門也積極採取“三保”預算審核、加強資金調度、動態監控預警、建立工資專戶等措施,加強上下聯動,根據輕重緩急統籌協調支出安排,聚焦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加大對疫情較重地區和困難地區“三保”的支持力度,全力兜牢“三保”底線。

  許宏才強調,從目前情況看,地方財政運行情況總體穩定,疫情防控的經費得到了充足的保障,基層政府的“三保”也沒有出現風險問題。對受疫情影響會出現短期的財政減收問題,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近日財政部印發了《關於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切實加強地方財政“三保”工作的通知》,明確了相關要求,提出了具體措施。下一步,財政部還將加強督促指導,切實採取措施提高基層財政“三保”能力,確保財政平穩運行,牢牢兜住“三保”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