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正房不孕,岳父送14岁养女上门,妻妾情同姐妹,却因称呼离家出走


正房不孕,岳父送14岁养女上门,妻妾情同姐妹,却因称呼离家出走

曾经沧海难为水,一代枭雄在山西

山西是个醇厚、朴茂的地方。

虽说如今世风日下,不管从哪一方面看,山西的发展水平都让人不禁长叹一口气。只是,现状的萧条多么惨烈,都掩盖不掉它曾经的不可一世。单单就挑出一个敢违天命、敢做人先的武则天来讲,都足以为这片尘土飞扬的西北荒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在这样一个名人辈出、粗狂豪放的地方,诞生了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名震一时,甚至至今提起仍然人尽皆知的一代枭雄——阎锡山。

正房不孕,岳父送14岁养女上门,妻妾情同姐妹,却因称呼离家出走

1883年,阎锡山诞生于山西五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在这个年代,生于地主家庭是多少衣衫褴褛的人们的梦想。

在殷实的家境下,阎锡山从小吃穿不愁,并且小小年纪便经常跟随父亲学习实践金融房贷的事业。富贵人家的公子哥通常在小小少年时代便会被父母安排一桩门当户对的亲事,为了让未来媳妇能进门就分担照顾自己儿子的重担,媳妇儿的年龄往往比丈夫大几岁。

这种老妇少夫的夫妻在民国以前的中国屡见不鲜。

所以尚且年幼的十五岁少年阎锡山便在父母周到的安排下迎来了大自己六岁的第一任妻子徐竹青。

正房不孕,岳父送14岁养女上门,妻妾情同姐妹,却因称呼离家出走

只羡鸳鸯不羡仙

徐家在当时也算是大户人家,对女儿的调教自然是内外兼修,人中娇子。嫁给家境富硕的阎锡山为妻,也算得上是才子佳人,天作之合!

徐氏虽出身大家,但在生活中却没有一点娇生惯养的小姐架子。反而在婚后生活中操办着自己份内的大事小务,对待公婆毕恭毕敬、孝顺有加,对待丈夫温婉疏朗,明理懂事。

看着如此贤良淑德的儿媳妇儿,老两口不免喜出望外、如获至宝。再加上徐氏在丈夫事业落寞期间不仅没有选择“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这一屡试不爽的夫妻宿命,而是奋力同丈夫一起面对眼前的困境。这一举动更是让接受过西洋新式教育的阎锡山对其感动万分,并决心执子一生到白头。

夫妻二人在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的信念中沉浸在甜蜜无忧的爱情之中。

正房不孕,岳父送14岁养女上门,妻妾情同姐妹,却因称呼离家出走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传承与延续的国家。徐竹青在外人看来确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媳妇儿。只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公婆二人不管多喜欢、满意这个儿媳妇儿,都免不了会因为夫妻二人结婚多年却膝下无子而黯然神伤。尤其是在大夫确诊其不孕之源头是徐氏之后,二老更是毅然不顾徐氏的情绪去

劝说儿子纳妾生子,毕竟在老人看来,没有后代子孙的罪过大过一切。

只是阎锡山作为一个思想相对先进的人,倒是看得很开。面对妻子的不孕不育他并不是很在意,认为没有孩子也可以与妻子携手白头。

大义灭亲为婿纳妾

这一消息传到岳父的耳朵里,深明大义的老丈人自然懂得自己女儿的缺陷对于阎家二老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打击。于是为了女婿能够为阎家延续香火,抛开自己对女儿的偏爱袒护,开始亲自为女婿张罗一名合适的女子作为妾侍。

正房不孕,岳父送14岁养女上门,妻妾情同姐妹,却因称呼离家出走

恰巧打听到许家有一小女生的伶俐乖巧,并且本是体面人家,不料家道中落急需为女儿结交一门体面亲事从而用其彩礼来补贴家用。一听到对方男子是当时被称为土皇帝的阎锡山,许氏夫妇自然一千一万个愿意。毕竟放在平常,这种普通家庭的女子是很难与阎锡山这样实力雄厚的家庭结为亲家的。

为使自己女儿不至于在女婿纳妾后受到冷落,徐老先把许氏接到家里认作干闺女,并让她改名为徐兰森,与徐竹青以姐妹相称。

这样一来,兴许二人往后共侍一夫时会来的更融洽一些。

妻妾和睦儿女成群,福兮

果不其然,徐兰森在嫁给阎锡山为妾后,始终恪守本分,上孝公婆,下尊夫婿,对正房太太徐竹青更是尊敬有度,不曾做过一件越主不尊的事。

很快,徐兰森在众人的期盼之下产下四男一女,也算是了了阎父阎母的一桩心愿。

正房不孕,岳父送14岁养女上门,妻妾情同姐妹,却因称呼离家出走

孩子生下后公婆做主让他们叫徐竹青为妈妈,叫生母徐兰森为姨娘。这样一来就解决了正房太太因没有孩子而担心自己在家庭中地位不保的问题,贤惠善良的徐兰森也同意以此来安慰命中无子的姐姐。一家人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氛围下其乐融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祸兮

这个称呼在家庭里看起来是处理的极为巧妙的。

只是,谁也没想到,后来也正是这个让尴尬的家庭氛围变得融洽和睦的称呼,造成了妻妾二人矛盾的最终爆发。

1930年,阎锡山战败,徐兰森跟随丈夫去大连避难。徐竹青则留在家里照顾公婆。在此期间,徐兰森抛开了家庭中的礼数束缚,加上在外地跟孩子独处的时间增多,一时间亲密的母子关系比之前浓厚了不少,“姨娘”的称呼也渐渐变成了“妈妈”

后来风头消解,一家人辗转回到山西。

一次在饭桌上,孩子叫习惯了忘了改口,叫了徐兰森声“妈妈”。这一叫不得了,惹得徐竹青大发雷霆,斥责孩子们不守规矩,不懂礼数。再加上膝下无子的徐竹青本来就心存自卑,面对封建家庭中的母凭子贵之法则,她的心理防线实在是脆弱的不堪一击。

正房不孕,岳父送14岁养女上门,妻妾情同姐妹,却因称呼离家出走

即使这次她勉强克制了自己,也终究会有一刻让徐竹青把自己内心的不平与对上天的怨恨全然爆发出来。

她内心绞痛如麻,那天晚上她大哭了一场,歇斯底里。从此以后,徐竹青带着自己最后的要强离开了这个家庭,离开了曾经不离不弃的阎锡山。

要说这是她对徐兰森与阎锡山的惩罚,倒不如说是

对旧社会恐怖狰狞的所谓“德行”的嘶吼与无奈!

封建社会的礼教在鲁迅口中是会吃人的。

的确,人本该生而平等、自由,可是老祖宗留下的恶俗陈规却偏偏要给人类套上沉重而无力挣脱的枷锁,往往不从就等于选择了与整个社会为敌,最终只有被社会抛弃、谴责。

阎锡山与徐竹青的爱情本该是冲破封建牢笼的白鸽,最终却还是拗不过尘世的麻痹而以惨淡的冷漠收场。

我猜中了这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局,关于与生俱来的无奈或苦涩,与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