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看了《時間的朋友》,沒有網友說的那麼不堪,總結一下收穫(長文)

看之前在網上見到了很多評論對演講的諷刺、嘲笑和批評。昨天下午抽時間把演講全程看了一遍,近4個小時的演講。很佩服羅振宇。關於網友們說的商業味太濃等等,也確實屬實。但需要清楚一點,這個不是公益講座(即使是公益,也是需要贊助),而是商業講座。下面是個人感悟。

看了《時間的朋友》,沒有網友說的那麼不堪,總結一下收穫(長文)

1、度把握的很好

安全度:作為一個公開的商業演講來說,有些東西該講,有些東西不該講。特別是寫過公號或者一些大V應該更清楚這個“安全”度。首先演講內容控制的很好,非常安全,也是各方希望和樂意看到的內容。把想說的東西和可以說的東西結合起來是真本事

商業利益:明顯感覺到,在處理贊助商的廣告時,是很用心的經過處理的。這裡很多人說商業化過於嚴重,確實有些嚴重。但是如果你是贊助商的話,你會與得到進行下一次合作麼?甚至投入得到更多的資源去支持?答案想必大家都清楚。這裡面做到了一個很好的示例,共贏。

迎合受眾:內容幾乎把得到覆蓋用戶的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的問題都覆蓋進去了,我想得到的用戶群對他們講的幾個問題大都會感興趣。這樣就會起到很好的宣傳和營銷效果

2、演講能力

這個沒的說,演講長達四個小時,全程脫稿。時間控制也非常精準。同時也非常佩服其知識儲備(做過分享的人會明白,能夠變成語言表達出來的東西,只佔思考的很小一部分)。這個是值得學習的。

3、躬身入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演講中提到了滴滴師傅用心去解決問題的案例。師傅能切身為顧客考慮,方便客戶也方便自己。典型的雙贏。在這方面,演講中的廣告用心插入也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

這個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因為這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而實際問題中除了“躬身入局”式的做事,還有涉及到成本的問題。於是大多數情況都變成了犧牲用戶體驗降低成本這樣一條路。最終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而如果不考慮成本,就會涉及到生存和盈利問題

看了《時間的朋友》,沒有網友說的那麼不堪,總結一下收穫(長文)

就像胖東來一樣,很多人質疑胖東來那樣不計成本的優質服務如何賺錢呢?這又是一個躬身入局的優質案例。我之前也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客戶 ,如果繼續接待,公司勢必是要虧本,而且該客戶也不會為公司帶來什麼後續效益。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想辦法“過濾”掉這部分“虧本”客戶的做事思路。這個值得深思。(有些東西想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

4、轉折點

這幾天剛好在看《濤動週期論》,裡面有提到這樣一句,說經濟的崛起有一個標誌是文化的極度自信。而這個演講中也提到了這一點。在近兩年我們突然發現社會中的“崇洋”心理突然減弱了,而對自己的文化自信突然增加了。這部分自信是00後這一代開始切身體會到的自信。從歷史和國際上來看,或許我們真的是處在了一個連我們自己都尚未發覺的轉折點上。

5、規模

演講中提到了我國成熟的產業鏈,剛好近期看書時,也讓我聯想到了上面提到的一個觀點。在經濟起飛前的標誌除了文化自信外,還有一個標誌就是會發生大規模的產業併購,以形成規模。這個方向19年很多實業從業者應當是感觸頗深。如果按照書上所說,

後面這個趨勢應當會加速完成,也就是所謂的供給側改革

最後

講座畢竟是一些領域的頂尖學者,數百人團隊共同打造的,一些觀點肯定也是經得起推敲,值得借鑑學習。我們聽講座是為了學習一些新的東西,接受一些新的思想碰撞,獲得一些靈感或者借鑑。而不是為了盯著看它哪裡有問題,然後像發現了寶藏一樣迫不及待的公之於眾,通過這樣來獲得成就感。甚至還有沒分清羅振宇和羅永浩就開噴的。有的人是想贏,想走的更遠,更順暢,有的人只是想贏得辯論

總之,值得品味,希望大家都有收穫。然後在自己的工作或者職業規劃方向上有所啟發,畢竟順勢而為要更容易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