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补中益气汤,和它的兄弟姐妹们——加减化裁出新用

补中益气汤病机主要反映为,脾胃虚弱,营气不升,谷气下流,下焦阴火反上乘阳位;脾胃受损,阴火上干,助心火之上灼,犯脾土而刑金。

肺气先伤,卫外不固,所以症似外感。

东垣制补中益气汤,是以甘温“补其中而升其阳”,益肺气而固腠理。

由此可见,补中益气汤不仅是治劳倦内伤的代表方,而且虚人外感亦可用。

方意重在“甘温除热”,而“甘寒泻火”则很难体现,但“加减法”中常用麦冬、生地黄等味,这对我很有启发。

自东垣以后,历来医家对于补中益气汤的评论毁誉参半,意见集中在对升麻、柴胡二味的取舍上。

我认为,劳倦内伤之证,表现有“脉浮大虚缓,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的特征,因脾胃中元气下陷,阴火才能上升。

“火与元气不两立”,主要问题是元气不足,不同于丹溪所谓“肾阴虚亏,相火妄动”,脉来细数,骨蒸盗汗之证。

从而悟出,补中益气汤中升麻、柴胡二味在内伤诸证运用中,可以化裁尽变,调停去取。

补中益气汤,和它的兄弟姐妹们——加减化裁出新用

护卫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之升麻、柴胡,易桂枝、芍药。

用于脾胃虚弱,不能顾护营卫。

“脾为营之本,胃为卫之源”,胃弱脾虚,失于纳运,水谷之资,难以化生精微。营气虚而生寒热,卫气疏而见自汗,补中益气汤去升麻、柴胡,配桂枝、白芍以和畅营卫,调达表里,故名护卫益气汤。

生津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之升麻、柴胡,易麦冬、五味子。

用于元气不足,阴火灼肺,少气心烦,口渴咽干,小便短赤。

多由饮食、劳倦所伤,致使脾胃受损,阴火上攻,干心灼肺,耗损元气与津液。气阴被伤,肺失治节,因而小便短赤。

对此,应以益元气为主,辅以降阴火,补土生金,增益化源。肺气清肃,阴火下潜,诸症乃除,故名生津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和它的兄弟姐妹们——加减化裁出新用

扶阳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之升麻、柴胡,易炮姜、附子。

用于脾阳不足,恶寒身倦,少气懒言,肢冷便泻等症。

多由中焦元气虚冷,连及脾肾阳衰,水谷精气失于输布,卫阳不足,难以抗御外邪,则背寒肢冷;中虚谷气下流,则腹胀飧泄。

法当补脾建中为主,兼顾肾阳,故于补中益气汤中去升麻柴胡之僭越,易附子、干姜之温里,名为扶阳益气汤。

安神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之升麻、柴胡,易枣仁、茯神。

用于心脾俱虚,怔忡失眠,头晕目眩,食欲不兴之证。

病人多因饮食、劳倦或情志所伤,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易于横克脾土而累子(心)气,以至心脾更虚,气血失调,营卫失济。

故制安神益气汤调理脾胃,安养心神。

补中益气汤,和它的兄弟姐妹们——加减化裁出新用

各类加减方

除上述化裁运用外,还有补中益气汤以升麻、柴胡易黄柏、知母之降火益气汤,以治阴火上乘,心中颊热,面如火燎;

易黄连、吴茱萸之清肝益气汤,以治脾虚肝郁,胸膈痞满,噫气吞酸;

易丹参、郁金之宣郁益气汤,以治心气不足,胸中压闷,虚烦太息;

易茯苓、半夏之导饮益气汤,以治痰饮胸满,惊悸喘嗽,短气倚息;

易金铃子、延胡索之定痛益气汤,以治胃弱气滞,心腹疼痛;

易桔梗、枳壳之开膈益气汤,以治肺胃不降,胸膈满闭;

易旋覆花、代赭之平逆益气汤,以治胃气悖逆,咽喉梗塞,呃气呕恶,上气奔豚;

易槐花、地榆之止血益气汤,以治肠风下血,痔瘘出血。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皆足以阐明东垣学术之广博深邃。

这些加减方法,必须在脾胃久虚的病变中,正确掌握,灵活变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