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11月的3本好書

11月的3本好書 | 於殿利總經理薦書

1.《清代通史》

蕭一山 著

中國現代清史研究奠基人蕭一山先生鉅著

梁啟超、李大釗、蔣百里、蔣夢麟

朱希祖及日本今西龍博士等作序推薦

志毅而力勤,心果而才敏。

——梁啟超

蕭君不畏難而識其要,可謂豪傑之士!且於史例,尤能斟酌科學,發揮所長。

——朱希祖

初觀其目,而知其部署之法;繼觀其表,而知其鉤提之勤;終乃讀其內容,則知其搜討博而不雜,斷制簡而不偏。

——蔣百里

取材既極宏富,而於文明及政治諸象,統攝貫通以為敘述,且合於社會諸象悉相結附不能分離之史理。餘故樂為之敘,冀著者之益精厥業,以此為重作各史之先聲也。

——李大釗

《清代通史》(全十冊)系中國現代著名史學家蕭一山先生憑一己之力撰寫而成中國第一部體系完整的新式清代通史,文筆流暢,史料詳備。該書最初成書於1923年,得到梁啟超、李大釗、蔣百里、蔣夢麟、朱希祖及日本今西龍博士等親為之序。

11月的3本好书 | 于殿利总经理荐书

孫中山先生題

書記錄了從乾隆至同治期的清朝一代通史。作者稱“本書參考書籍,不下六七百種”,“所述為清國史,亦即清代之中國史,而非清朝史或清室史也”,以史事敘述為主,還收錄了一定數量的歷史傳說,卷首有清代外交條約章表。

作者將文化置於重要的地位,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等諸多領域,學術思想也佔有相當大的篇幅。另外,本書還專門列有七表,分別為:《清代大事年表》《清代愛新覺羅氏世系表》《清代宰輔表》《清代軍機大臣表》《清代督撫表》《清代學者著述表》《清代外交約章表》,體現了作者對清代政治、學術、外交等歷史成系統的瞭解。

2.《觸摸歷史:五四人物與現代中國》

(增訂本)

陳平原 夏曉虹 主編

一部關於五四的圖文史

“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增訂本

重溫“五四”時期的歷史細節與畫面

精選與五四運動關係密切的61位人物

通過眾多當事人及旁觀者的回憶錄

透視那一時期的歷史與社會

除博物館及相關圖冊外

編者尋遍清末民初的書籍與報刊

蒐集三百餘張“老照片”

希望通過這些“歷史圖景”

幫助讀者“回到現場”

11月的3本好书 | 于殿利总经理荐书

1919年5月4日天安門前集會

《五月四日那一天 》

沒有無數細節的充實,五四運動的“具體印象”,難保不“一年比一年更趨淡忘了”。沒有“具體印象”的“五四”,只剩下口號和旗幟,也很難讓一代代年輕人真正記憶。

提供足以幫助讀者“回到現場”的細節與畫面,對於“五四”研究來說,並非可有可無。

11月的3本好书 | 于殿利总经理荐书

位於北大西齋學生宿舍的亢慕義齋

本書以五四人物為經,以現代中國為緯,立足於“回到現場”。精選了與五四運動關係密切的六十一位人物,分為“為人師表”“橫空出世”“內外交困”“眾聲喧譁”等部分;考掘這些學者教授、青年學生、政壇人物及觀察者在“五四”及前後時期的主張、思想及行止。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透視“五四”時期的歷史與社會。

11月的3本好书 | 于殿利总经理荐书

1921年羅章龍與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其他成員

在回溯的過程中,細節和畫面同樣重要。本書選擇歷史照片與史料解讀相結合的方式,既包含對歷史研究方法的反省,也讓讀者在閱讀時更貼近歷史現場。

3.《共同利益經濟學》

[法]讓·梯若爾 著

張昕竹 馬源 等譯

享譽世界的經濟學大師

不需要專業基礎也能看懂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作品

《共同利益經濟學》展示了政府和市場的相互依存關係,同時探討了協調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制度和政策框架。對於關心當下面臨的關鍵性經濟挑戰的讀者來說,這是一部必備之書。

——黛安娜·科伊爾,《極簡GDP史》作者

所有政策制定者必讀,所有想理解當今經濟的人必讀。

——奧利維爾·布蘭查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

《共同利益經濟學》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享譽國際的經濟學大師讓·梯若爾教授的最新著作

本書從經濟學學科的缺陷以及我們的認知偏差兩個方面分析了造成對市場和經濟學家雙重不信任的原因。

本書通俗地闡釋了未來數年乃至數十年內的諸多重大社會挑戰、應對這些挑戰的方式,以及需要在哪些地方突破現有思維的窠臼。這些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失業、金融監管、歐洲前景、數字化及其監管等。

——讓·梯若爾,“中文版自序”

11月的3本好书 | 于殿利总经理荐书

讓·梯若爾教授

本書討論了關乎經濟福祉和共同利益的廣泛話題,從隱私到谷歌的主導地位到如何分配稀缺資源和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回應時代關切議題,解析諸多重大挑戰,力倡經濟學社會責任,旨在促進人類共同利益。

自出版以來,該書已榮獲多個獎項,包括2016年法國經濟圖書獎評委會特別獎、2017年杜爾哥最佳經濟金融書籍獎、2017年法國經濟科學學會最佳經濟學圖書獎、2018年進步學會獎等。目前已以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英語、葡萄牙語、日語等多個語種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