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陝西岐山籍院士都在這裡了,超過全國平均水平4倍以上

編者按:有這樣一段話:“目前,全國有2844個縣(包含地級市管轄的區以及自治縣等),全國兩院院士總共1637人(2019年最新統計數字),平均每一個縣僅有院士0.57人。岐山是平均數4倍以上,且侯選院士都是六十年代前後生人,專業方向契合時代發展要求。還有很大的衝勁和幹勁,轉正概率非常大。”讓我們向這些岐山驕子學習,為建設美麗、富裕、文明的新岐山而努力奮鬥。

岐山籍院士(含候選院士):你們是岐山人民的驕傲

侯曉(1963.10.08—),固體火箭發動機專家。陝西省岐山縣棗林鎮人,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黨的十九大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副院長,院科技委主任。兼任西北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副理事長,陝西省宇航學會理事長。長期從事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研究,是我國培養的第一名固體發動機專業的工學博士,固體火箭推進技術專家。主持研製出我國第一個型號高能固體發動機、第一個水下複合材料殼體發動機、第一個大型Ⅰ級高壓強發動機,主持了國防關鍵軍用新材料芳綸Ⅲ系列纖維研製和應用研究,為我國戰略導彈發動機研製做出了突出貢獻。

陝西岐山籍院士都在這裡了,超過全國平均水平4倍以上

在職期間,發表論文七十多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部級二等獎及以上11項,是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93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被評為航天總公司跨世紀學術學科帶頭人;1997年被評為國家級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同年被聘為西北工業大學教授;1998年被聘為陝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2001年晉升為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2000年被評為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有突出貢獻專家,國防科工委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02年和2003年被評為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優秀黨員;2003年被評為陝西省十大傑出青年,同時被授予省青年突擊手標兵稱號;2003年被西北工業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工程學院聘為博士生導師,被國防科工委授予“國防科技工業百名優秀博士、碩士”榮譽稱號。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陝西岐山籍院士都在這裡了,超過全國平均水平4倍以上

王雙明(1955.05.21—),煤炭資源與地質勘查專家,陝西寶雞市(岐山縣益店鎮)人。1977年畢業於西安礦業學院地質系,1983年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煤田地質專業,獲碩士學位。曾任陝西省煤田地質局局長兼總工程師,陝西省地質調查院院長。主持完成鄂爾多斯盆地聚煤規律及煤炭資源評價、鄂爾多斯盆地生態脆弱區煤炭開採與生態環境保護關鍵技術研究工作,獲1997年、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組織、領導國家規劃礦區大型勘查工程,建立了煤炭資源綜合勘查技術體系,201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為我國煤炭工業戰略西移提供了科學依據和資源保障,為實現西部煤炭綠色開採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201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資料來自中國工程院官網

2019年中國工程院候選院士:

陝西岐山籍院士都在這裡了,超過全國平均水平4倍以上

劉倉理(1961.12—),陝西省岐山縣雍川鎮人,現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是“兩彈”精神的發源地,是在國家計劃中單列的中國唯一的核武器研製生產單位,簡稱中物院,創建於1958年,1990年遷至四川綿陽市,是國家高度保密單位,是以發展國防尖端科學技術為主,集理論、實驗、設計、生產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院。建院60年來,中物院為我國的國力提升做出了特殊貢獻,在國防尖端科學技術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9年,劉倉理獲得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院士有效候選人提名。

陝西岐山籍院士都在這裡了,超過全國平均水平4倍以上

呂西林(1955.1—),陝西省岐山縣京當鎮人。1984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先後於1990年和1991年在加拿大Alberta大學土木系和香港大學土木系當訪問學者。1991年底回國。現任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工程與防災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土木工程結構抗震防災新技術研究及其工程應用。主持完成的“結構抗震防災新技術研究及其工程應用”項目,對複雜高層建築結構的抗震性能進行系統研究,主編上海市《超限高層建築工程抗震設計指南》;研製2種新型方鋼管砼柱—梁節點,所建立的設計方法被國家協會標準《矩形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採納。發表論著220多篇(部)。曾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2007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同年成為“第二屆上海留學人員成果展”人員之一。1996年,“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首批入選者;2000年10月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1年9月,評選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曾6次擔任過國際學術會議的學術委員會委員或組織委員會委員(1997.10、1997.12、1998.12、1999.6、2000.6、2000.10)。主持或參與主持舉辦全國性學術會議7次。呂西林先後於2007、2011、2015、2017、2019入選中國工程院有效候選院士名單。

2015、2017年中國工程院有效候選院士:

陝西岐山籍院士都在這裡了,超過全國平均水平4倍以上

孫潤倉,1955年生於陝西省岐山縣。198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化學系物化專業,1996年獲英國威爾士大學博士學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0),“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0),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009)。現任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林木生物質化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曾任華南理工大學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8-2014)。三十多年來,一直從事於生物質轉化為新材料、新能源及化學品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生物質高效轉化途徑“組分清潔分離→分別定向轉化”,闡明瞭生物質組分清潔解離機制,實現了生物質組分高效分離;然後依據分離組分的構效關係,構建了生物質轉化為高值化材料的新理論與新方法。研究成果先後獲留英化學科學與技術學會和英國科學學會聯合授予的學術成就獎(英國,劍橋 1998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排名第三)、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3項(均排名第一)、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排名第一)、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第一)及原林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第二)。

2017年4月21日,中國工程院2015、2017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中,孫潤倉獲得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提名。

以上資料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