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築基培根聚魂——嘉峪關市傳承、展示、利用長城文化資源紀實

——嘉峪關市傳承、展示、利用長城文化資源紀實

筑基培根聚魂——嘉峪关市传承、展示、利用长城文化资源纪实

天下第一雄關。

筑基培根聚魂——嘉峪关市传承、展示、利用长城文化资源纪实

俯瞰嘉峪關。

筑基培根聚魂——嘉峪关市传承、展示、利用长城文化资源纪实

雄關大峽谷。

筑基培根聚魂——嘉峪关市传承、展示、利用长城文化资源纪实

水草豐茂,生態優美的嘉峪關。 王金

胡文平

嘉峪關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深入挖掘長城文化所賦予的時代內涵,切實扛起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責任和使命,努力為傳承好、展示好、利用好這一寶貴歷史文化資源譜寫新的篇章!

祖業傳承——搭建文物保護研究平臺

近年來,嘉峪關市高度重視文物預防性保護工作。針對自身研究力量不足的情況,積極與科研院所尋求合作,力爭在土遺址保護基礎性學科研究方向有所突破。2018年先後與蘭州大學、天津大學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合作,開題實施了《嘉峪關木構城樓現狀結構分析與狀態評估研究》《嘉峪關城樓三維激光掃描建模及人員培訓》《嘉峪關歷史文獻檔案收集整理與營建史、修繕史研究》《嘉峪關夯土遺址病害監測研究》四個課題研究工作,旨在深入研究土遺址和木結構建築本體的賦存環境、本體病害的病因和發育機理等亟待解決的問題。與科研院所積極對接,引入高校優質的教育資源,為全市專業技術人員開展11場600餘人次的授課培訓,通過課題研究,培育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將研究成果運用於長城保護中,為長城保護尋根問源,對嘉峪關關城及野外夯土長城進行有效的監測。實施了果園—新城墓群六、七號墓日常監測項目,對六、七號墓進行墓室結構穩定性監測、完整性監測、墓室微環境監測、磚壁畫病害監測、遊客承載量監測和墓室內空氣質量監測,開展監測數據分析,編制監測報告,指導魏晉墓保護研究所開展六、七號墓日常保護工作。運用無人機開展長城巡查,激發文化遺產監測中心作用,運行現有的科學儀器設備對長城資源進行全方位的環境監測、病害監測,大量收集實時監測數據。通過嚴謹的分析對比,開展長城病害預警閾值的判定研究,為運用精準數據開展預防性保護奠定基礎。有效開展長城本體和載體的共同保護。2018年—2019年,啟動實施了嘉峪關長城石關峽口墩、大紅泉堡和石關峽堡日常保護維護工程和嘉峪關西長城、野麻灣長城重點段落保護範圍環境恢復工程項目,有效開展長城日常保護維護和長城周邊環境進行整治保護,使長城本體和載體完整性和真實性得到及時保護和有效延續。

2012年—2016年,嘉峪關關城古建築修繕、油飾彩畫、西羅城保護維修、關城牆體保護及防滲排水系統工程、關城安防、消防、防雷系統工程、長城第一墩防洪工程、長城第一墩崖壁錨固二期工程、長城夯土牆體保護維修工程等10個項目相繼完成並通過驗收。整個修繕過程中,嚴格遵循最小干預和“原形制、原結構、原工藝、原材料”的保護維修原則,在運用黃土、糯米、白灰膏、豬血、麵粉、桐油、磚灰、麻絲等傳統材料和打牮撥正、一麻五灰等傳統工藝技術的基礎上,採用PS加固液、改性土、燒料僵石等文化遺產保護領域運用較好的新材料新工藝,使長城牆體開裂、風化,城牆基礎酥鹼掏蝕等危及文物本體安全的病害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關城的本體和環境風貌得到有效改善和最完整、最原汁原味的保存,嘉峪關關城“舊貌換新顏”,重現歷史上雄渾壯觀的原貌。

2017年—2018年,又先後實施了嘉峪關保護範圍內部分現有建築修繕工程和嘉峪關保護範圍內部分現有建築油飾彩畫工程,採用傳統材料和傳統工藝對關城遊擊將軍府、井亭、關帝廟、碑廊、碑亭等木結構建築進行保護修繕和油飾彩畫修繕,修繕內容包括屋面瓦件、望板、苫背整修,木結構維修加固,地面整理和重做地仗、油漆修補、彩畫維修、斷白做舊等項目,使嘉峪關關城的整體保存現狀和風貌得以完善和協調統一。

為加強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和永續利用,築牢生態屏障,切實做好嘉峪關市文物保護區及周邊區域的環保工作,實施了嘉峪關西長城、野麻灣長城重點段落保護範圍環境恢復工程;每季度組織職工到與文物保護範圍毗鄰的農村,對加強文物保護範圍環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給附近農村生態環境造成的積極影響進行宣傳;定期組織職工對文物保護範圍及周邊區域開展垃圾清理工作;汛期組織全體黨員對被洪水沖毀的保護區文物巡查道路進行修復。開展了一系列遺址區域周邊環境整治,保證文物保護區內及周邊環境整潔。保護遺存的歷史環境,整治保護區域內所有不和諧因素,確保遺存環境的整體和諧。保護嘉峪關田野文物本體周圍的地形地貌及其所處特定的景觀環境,保持遺存周圍的原生生態系統環境功能。

創新方式——科技為長城保護插上翅膀

科技保護是當今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主要趨勢,無人機、激光掃描、VR技術等高科技已經成為當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常規手段。採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對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使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從傳統的定性研究轉變為有科學數據的定量研究,對於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逐步啟動實施長城的科技保護工作。維護和利用好嘉峪關關城安全技術防範系統入侵報警、視頻監控、聲音複合、出入口控制、安防專用通信、電子巡更、網絡廣播等功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各種風險因素對長城本體和賦存環境的危害。積極發揮遺產監測在長城保護領域的作用,採用三維掃描儀、風速儀、懸掛式測斜儀、土體壓力計、裂縫監測儀、全站儀、牆體水分儀等一系列高科技設備進行長城的日常監測,採集整理精準的監測數據,依託遺產監測的精準數據開展長城修繕和預防性保護。創建“日常監測—綜合預報—提前預警—及時保護”的長城保護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危害因素對長城造成的破壞。科技保護的核心要義是利用現代先進的儀器設備對文化遺產做基礎性研究工作,將以往傳統經驗描述為主轉變為客觀數據記錄為主。運用現代化的儀器設備只是科技保護的手段,關鍵要素還是需要提升文物保護人員的整體科學素養,對現代文保理念和保護思路駕輕就熟、遊刃有餘是使用好儀器設備的前提條件。在開展日常文物保護工作中更應該注重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架構體系培養和實操技能培訓,只有當文保人員的文保架構體系建設日臻完善之時,對於保護要素的保護方法、設備使用思路、設備間傳切配合才能使用得得心應手。提升文保工作人員的科學素養是科技保護的核心。利用遠距離裂縫觀測儀。嘉峪關關城城牆高達9至11米,有些城牆裂縫處於較高的位置,沒有辦法開展人工測量,這時就需要用儀器觀測。可在距牆體20至50米處設置儀器觀測點,對裂隙拍照,運用計算機處理軟件對遠距離裂縫觀測儀採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得出裂隙寬度的變化數據。每個月對固定的裂隙做一次拍照監測,通過一年12次的裂隙對比,獲得全年裂隙發育的變化趨勢。對於不便開展裂隙監測的病害部位使用遠距離裂縫觀測儀進行監測。遠距離裂縫觀測儀的優點是能夠利用現代光學傳感器記錄牆體裂隙的影像。通過每月一次的數據記錄可以獲得全年12次的某一特定裂隙的影像資料,利用後臺軟件可以對每一條裂隙做標註,獲得一年完整的數據變化趨勢。長此以往的數據記錄就可以清晰描繪出某條特定裂隙的變化趨勢,從而判斷整條裂隙的風險等級,進而確定是否需要進行人工干預。目前,監測平臺已經採集六年的相關數據,從大量的分析來看,嘉峪關長城整體上處於一種比較穩定的狀態。2016年,嘉峪關世界遺產監測報告被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中心評為年度優秀報告。

事業發展——搭建本土文化挖掘整理平臺

積極搭建以監測中心為核心的文保科研平臺、以長城博物館為中心的文化創意平臺、以下設各研究所為中心的基礎文化研究平臺,逐步形成文物保護、文化產業、基礎研究“三位一體”總佈局。豐富完善“1+5”梯次幫帶能力素質大提升工作機制,積極採取“學術帶頭人+學術團隊”的人才培養模式,以項目課題引領帶動文物研究、遺產監測、土遺址保護等方面人才隊伍的建設,著力提升文物保護和研究工作的整體水平。健全完善人才考評獎勵機制辦法,激勵專業技術人才立足本職、發揮特長。

充分利用長城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和載體,對公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教育、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黨的基本路線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教育、中國國情教育、國防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教育。組織開展大型長城宣傳保護活動,舉辦各類長城專題展覽,建立教學實踐教育基地,編寫中小學科普教材,舉辦長城公開課、長城主題夏令營,建立長城研學遊基地,引導公眾參與長城保護,感知長城文化。健全管理制度,整合教育資源,規範服務保障,積極動員文物文化機構、宣傳教育機構以及社會團體、志願者服務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

圍繞歷史概念、文化概念、國家概念,進一步闡釋嘉峪關的戰略地位,做好長城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加強長城資源的保護與宣傳,使其成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支點。充分利用和整合河西走廊長城文化資源,形成一個展示河西走廊長城所在地區風俗、風物和具體生活方式的文化圈,不斷放大嘉峪關旅遊資源的核心吸引力,使嘉峪關成為我國西北的一個重要的旅遊城市。

以歷史變遷為脈絡,以文明融合發展為主線,編輯出版地方歷史文化精品讀物和對外宣傳文本《嘉峪關文化叢書》(23冊),全面展示嘉峪關人文歷史地理風貌。拍攝紀錄片《河西走廊之嘉峪關》,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工業、生活視角,詮釋絲路文化、長城文化、邊塞文化、西域文化在嘉峪關的深度融合。結合“一帶一路”建設,與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辦綜合性地方文化期刊——《絲路(長城)研究》雜誌,研究、傳承嘉峪關豐富獨特的地方文化,更好地宣傳嘉峪關文化研究成果、展示文化精品。開辦公益性文化傳播、學術交流活動——《絲路講堂》,邀請相關著名專家學者和行業領軍人物,講授歷史、地理、民族、商貿、宗教、藝術、考古、遺址保護、建築研究、文獻研究、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研究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挖掘和傳播古代絲綢之路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編輯印製了1000冊《絲路講堂》讀本。

參加了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發起的“長城保護聯盟”座談會,成功加入“長城保護聯盟”,整合優勢資源,凝聚全體智慧,推進長城保護事業更上一層樓。弘揚簡牘書法藝術,打造河西地域文化特色,成功舉辦了“漢武遺詔·嘉峪關首屆漢簡書法展”。

推進《嘉峪關夯土遺址病害監測研究》《嘉峪關木構城樓現狀結構分析與狀態評估研究》《嘉峪關城樓三維激光掃描建模及人員培訓》《嘉峪關歷史文獻檔案收集整理與營建史、修繕史研究》等省級課題的研究;實施完成了甘肅省委組織部2017年度、2018年度人才項目;積極實施《河西簡牘調查研究》《河西走廊魏晉磚壁畫資料整理》《河西走廊及周邊地區巖畫資料整理》《嘉峪關南北防禦體系調查研究》《河西走廊漢、明長城建築結構及工藝特點調查研究》5項院級課題。各項目組按計劃進度完成了課題相關文字、圖片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出版了《嘉峪關築城史》《河西走廊邊塞詩選》《小物通大道》《新理異態》《河西走廊磚壁畫研究》《長城歷史文化讀本》《嘉峪關特色文化》《長城精神研究》《河西簡牘》等十多部著作;兩人次榮獲甘肅省委敦煌文藝獎,一人次榮獲甘肅省社科獎,多項省級課題獲批,長城絲路文化研究邁上新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