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雲南縣域經濟發展“10強縣”出爐,對此你怎麼看?

雲南範兒


近日,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縣域經濟跨越發展先進縣”考評結果公示,楚雄市、開遠市、彌勒市、箇舊市、蒙自市、宜良縣、景洪市、建水縣、新平縣、通海縣上榜雲南“10強縣”。其中,楚雄市以綜合得分84.04分位居榜首。

   據瞭解,近年來楚雄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始終走在全省前列,2018年更是以1024.33億元成功入圍雲南“千億元GDP俱樂部”。 在發展轉型升級方面,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例如:一二三產比重從2012年的23.5:42:34.5調整為2018年的17.7:40.7:41.6,城市潛力得到進一步開發。

楚雄

楚雄市

本次考核結果,除了楚雄市拔得頭籌以外,紅河州取得的成績也尤為凸顯。雲南“十強縣”中,紅河州便獨佔5席(開遠市、彌勒市、箇舊市、蒙自市、建水縣),遍地結果,喜迎豐收。2019年1-3季度,紅河州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06.9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7%,總量穩居全省第三位,增速在全省經濟量較大的昆明、曲靖、玉溪等四個州市中居第二位。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13:46.2:40.8。僅工業經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就達49.2%,直接拉動4.28個點,是今年1-3季度全州經濟平穩增長的主要支撐要素。

箇舊市

開遠市

彌勒市

蒙自市

建水古城

看完以上雲南“十強縣”成績榜,再讓我們回頭看下另外一組數據排名。

在《雲南省縣域經濟發展分類考核評價辦法》的闡述中,綠色發展成為盤活雲南縣域經濟一大指標。《辦法》中提到,要將全省129個縣(市、區)劃分為重點開發區縣(40個)、農產品主產區縣(45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縣(44個),並對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環境等35項重要考核指標設置不同權重,分類考評,從生態環保方面、安全生產方面、社會穩定方面、黨風廉政方面、脫貧攻堅方面、防範風險方面、政務失信方面設置了18項“評先約束性”指標。

  “2018年度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分類考核綜合評價表(重點開發區縣)”排名中,五華區以81.22分位列第一,其次是河口縣、開遠市、盤龍區、箇舊市。值得關注的是,安寧市的綜合得分儘管為最高分82.40分,卻因約束性指標不達標被取消評定資格。

“2018年度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分類考核綜合評價表(農產品主產區縣)”中,新平縣、宜良縣、瀘西縣、騰衝市、昌寧縣位居前五。雙柏縣、貢山縣、劍川縣、瀘水市、景洪市則位列“2018年度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分類考核綜合評價表(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前五位。

而根據《2018年度縣域經濟發展考評“評先約束性”指標和取消評定資格情況》顯示,官渡區、西山區、呈貢區、安寧市、嵩明縣、魯甸縣、威信縣、永善縣、宣威市、沾益區、馬龍區、師宗縣、會澤縣、紅塔區等36個縣(市、區)因觸碰“評先約束性”指標被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雲南範兒


雲南是我國西南地區的一個邊陲省份,其陸地面積約39.4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00多萬。2018年雲南GDP為17881.12億元,人均GDP則只有3.72萬元,經濟發展水平偏低。


雲南共下轄有8個地級市和8個自治州,而縣及縣級市有113個,根據日前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縣域經濟跨越發展先進縣”考評結果顯示,雲南的縣域經濟發展“10強縣”分別是楚雄市、開遠市、彌勒市、箇舊市、蒙自市、宜良縣、景洪市、建水縣、新平縣、通海縣。這“10強縣”中,有5個來自紅河州(開遠市、彌勒市、箇舊市、蒙自市、建水縣),由此可見,紅河州縣域發展得比較好。其餘5個縣中,楚雄彝族自治州1個(楚雄市),昆明市1個(宜良縣),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1個(景洪市),玉溪2個(新平縣、通海縣)。

這裡主要說一下楚雄市,楚雄市為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首府,位於雲貴高原中部,為元江水系與金沙江水系的分水嶺地帶,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2018年楚雄市GDP為386.965億元,是雲南省GDP最高的縣級市,而人均GDP為6.45萬元,剛好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是雲南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縣級市。冶金化工、建築建材是楚雄2個傳統支柱產業,生物醫藥、綠色食品和文化旅遊是楚雄3個特色產業。楚雄是“中國核桃之鄉”,楚雄核桃種植歷史悠久,早已形成了巨大種植規模,也形成了穩定科學的產業結構,“楚雄桃核”是楚雄市打造的品牌,也是當地最具高原特色的綠色支柱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