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湖北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改革——鄉村學校來了新老師


湖北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改革——鄉村學校來了新老師

《人民日報》(2019年10月23日 06版)

10月18日上午,在湖北宜昌當陽市廟前鎮沙河小學三年級教室,26歲的英語教師熊曼麗正帶著同學們練習英語對話,配合著“招手”“鞠躬”等動作,氣氛十分熱烈……

大學畢業後,熊曼麗先在當陽市裡的培訓學校教書,但她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家鄉廟前鎮的山山水水。去年8月,通過統一招考,她來到這所僅有120餘人的鄉村小學。原以為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當她找出所帶班級上學期英語期末考試成績時,心裡“咯噔”一下:一半以上學生不及格!“跟縣城裡同年齡段的學生相比,這裡的學生基礎差,有的連最基本的英文字母都認不全。”熊曼麗說。

自編歌曲、情景模仿……她從營造輕鬆愉悅的課堂氣氛入手,針對學生特點制定不同的教案學案,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一年下來,這群以留守兒童為主的“山裡娃”告別了膽怯,表現了自信,英語成績也從市裡墊底提升到了全市調考第二名,學習勁頭更足了……

2015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會議指出,發展鄉村教育,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多措並舉,定向施策,精準發力,通過全面提高鄉村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水平、拓展鄉村教師補充渠道、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準、職稱(職務)評聘向鄉村學校傾斜、推動城市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全面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等關鍵舉措,努力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甘於奉獻、紮根鄉村的教師隊伍。

會議召開後不久,湖北就印發有關實施意見,全面推進“縣管校聘”改革,要求各縣統籌分配、動態調整當地學校教職工編制,根據學校需求統籌實施派遣任教,推動教師由“單位人”向“系統人”轉變。2017年,湖北印發《關於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各地要利用空編,採取有效辦法及時補充教師,創造鄉村教師專業成長條件;落實並完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邊遠艱苦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

當陽市打破以往按學校定編定人做法,將編制收歸教育局統一管理,根據偏遠地區農村學校實際和班師比配備老師,優化教師隊伍結構。2018年,熊曼麗的到來,打破了廟前鎮沙河小學13年未進新老師的局面。今年,該校又進了3名新人,教師平均年齡大幅下降,教學活力更足。

為使廣大鄉村教師安心任教,湖北強化激勵引導,對鄉鎮義務教育學校、村小、教學點在崗專任教師,按照艱苦邊遠程度不同分別實行300元、400元、600元的差異化補助。2018年投入2.39億元,5.77萬名鄉村教師受益。探索建立符合鄉村教師職業特點的職稱評價體系,專業技術中高級崗位設置向鄉村學校傾斜。省財政每年投入7000萬元,形成農村教師普惠培訓、骨幹教師提升培訓、優秀教師研修培訓的培訓體系。

4年前,蔡明鏡大學畢業後,通過十堰丹江口市教師招聘來到龍山鎮彭家溝小學任教。自小成長在城區的她第一次進村的時候,一邊走一邊哭:“感覺自己進了深山老林”。在學校和老師們的關心支持下,她逐漸適應了鄉村生活,不僅教孩子們讀書識字、唱歌畫畫,還引進網絡授課、下載免費繪本,引導學生們認識大山外面的世界,2018年她榮獲“馬雲鄉村教師獎”。

“現在交通條件好了,到城區只需要一個小時的車程。”蔡明鏡說,更重要的是,鄉村教師的成長越來越受到重視。“每年我們都會有很多外出學習的機會,教學水平提高了,我也成長為丹江口市‘三級名師’候選人。”

在湖北,越來越多的青年教師選擇紮根鄉村教育事業,希望的種子正在金色的田野悄悄生根發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