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糖尿病人要管住嘴,吃的越少越好吗?错!"多多益善"

一直以来,糖尿病人都认为得了糖尿病要"少吃"。至于具体怎么少吃,大家各有自己的理解,反正挨饿的人不少。真的是少吃就行吗?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误解。

糖尿病饮食不只是吃的少那么简单,《中国糖尿病营养治疗指南(2015版)》把糖尿病饮食控制上升到了"营养治疗",也就是"吃"本身就是治疗,所以它是一门学问。

糖尿病人要管住嘴,吃的越少越好吗?错!

"会吃"、"懂吃"不仅仅可以治病,而且让你长寿。但是"会吃"的人不是厨师,而是营养学家。厨师的"会吃"是满足了口福,营养师的"会吃"才是满足了身体。

我特意查到了一个有趣的调研报告:世界上寿命最长的职业有哪些?调研结果是:音乐家和营养学家、养蜂人等,音乐家因为音乐而可以经常保持心情愉悦,而营养学家则因为懂得身体营养而获得长寿。

不得不提一句的是医生的平均寿命远低于营养学家,有没有出乎意料?你分析一下看看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人要管住嘴,吃的越少越好吗?错!

长寿的营养学家们(我查了部分营养专家的年龄,除了第一个,其他都健在)

从建国以来,我国在传染病的防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基本消灭了结核、疟疾、霍乱、天花等传染性疾病,但卫生部门没想到的是生活条件的改善把百姓拖入了慢性病的泥潭。

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爆发,简直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据悉,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消耗了医保80%的费用,前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说,2020年中国死亡原因80%将来自于慢性病。而主要原因就是营养学知识普及的缺位。很多人当出现头昏、胸闷、血压、血脂、血糖升高时,从来没有想到是"营养缺乏"导致的,他们一面继续吃着缺乏营养的食品,一面寻找着各种灵丹妙药,企图药到病除,却不知是本末倒置,离健康越来越远。

(值得庆幸的是相关部门看到这一点,营养科普教育已经从娃娃抓起,我女儿刚9岁,在学校吃午餐前经常要受营养师营养与健康教育,现在也能给我讲清楚怎么搭配饮食。)

糖尿病人要管住嘴,吃的越少越好吗?错!

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不过是吃上犯的两大错误

说起来,得这些闹心的病原因真是非常简单,美国的营养学家、生物学家、医学专家共同得出结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是营养不良导致的"营养断层"。

人体所需的40多种营养素必须共同发挥作用,细胞、器官才能协调工作,哪怕缺乏一种也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健康大厦岌岌可危。

因为营养问题不难解决,所以美国专家甚至把糖尿病归为已经解决掉的社会问题(美国糖尿病并发症也确实在20年下降了2/3)。

如果你真的懂了你会吃就可以很好的防治糖尿病,也许你也会锤足顿胸,大呼不该。

糖尿病人要管住嘴,吃的越少越好吗?错!

那到底是错在哪里了呢?

1、 食物种类过于单调,每天连15种天然食材都吃不到

大家可以参考下图中教科书的描述,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就有40多种,要求我们吃饭的花样必须多样。因为单一的食材不能覆盖这么多种营养素,而且有意思的是很多食物中所含的成分虽然不是生存必需营养素,却可以极大的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健康水平,比如花青素、番茄红素、大蒜素、硫辛酸等等。

而这些年来发现,植物中的宝贝还有更多营养学家们还没发现,所以更需要吃的"多多益善"。指南要求每日最低15种食材,但很多人最低要求也做不到。

糖尿病人要管住嘴,吃的越少越好吗?错!

糖尿病人要管住嘴,吃的越少越好吗?错!

有人对花样多的理解可能是早上包子、中午面条、晚上饺子。但实际上这一天只吃了一种粮食:面粉。本质上很单调(我妈妈就是这样,我教育了很久才慢慢改掉)。

很多地区的人长年吃米饭,年轻人点外卖除了米饭也很难有别的。就算搭配米粉米线,本质上还是一种食物。记住:做法变了,不等于种类多了,选择食物不要从味道出发。

2、 过度的加工食物导致营养素不足与热量过剩:

经过精加工的米面、糕点、以及煎炸烧等过度烹饪的食物,只给身体提供过量的脂肪和过量的糖,热量很高营养很低,让我们看起来肥头大耳、营养良好,却没有提供营养密集型的优质蛋白、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使身体长期处于"隐形饥饿",长期以往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就会不请自来。

糖尿病人要管住嘴,吃的越少越好吗?错!

正常一餐的热量与我们过高的热量对比

所以我们饮食的营养核心问题是"一高一低",热量高而营养价值低,这让我们虚胖的很。

营养治疗目标就是:把过高的热量限制下来,同时把单调的营养结构丰富起来。

3个方法简单又快速的达到营养学家的营养水准

原来营养学家长寿不过是掌握了这点小秘密而已,那普通百姓怎样简单达到营养学家的水平呢?

1、 简化烹调方式:

传统上我们认为能满足口福的通常都是复杂烹调的,比如红烧肉、松鼠鱼,又炸又炒又烧味道重。但真正能保存营养的方式是凉拌、蒸、煮,甚至直接生吃等,少用不健康的调味料,比如糖、淀粉、大量油、老抽等。

这些年在台湾、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为了最大程度保存食物的营养成分,刮起一股"生食风",很多人会将蔬菜甚至部分肉类生吃。

这些人中很多都是因为某种重大疾病(如癌症)对医学治疗方法已经非常失望时开始寻求营养治疗,并且不少人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有不少这方面的书,这也是营养学发展的一个分支,有其科学基础。

糖尿病人要管住嘴,吃的越少越好吗?错!

2、 吃更多更多种的食物

营养指南建议每天食物不低于15种,这是最低标准。目前市面上流行不少将多种食物参杂在一起的五谷杂粮粉等,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弥补我们的饮食单调、营养素不足的问题。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这种杂合的吃法不仅弥补营养素不足,更有效的降低了食物的升糖指数、改善餐后血糖。

除了谷物类,蔬菜类也可以参考这个方法,买菜时每种少买一点,多买几种拌在一起吃。

肉蛋类也是一样的道理,尽量调换着不同的品种吃。

糖尿病人要管住嘴,吃的越少越好吗?错!

3、 吃新鲜的食物

这一点小营养知识倒是咱们老百姓最为熟知和认同的,随着食物放久了,营养素逐渐流失,且细菌、霉菌滋生,产生出很多不利于健康的有害物质,我们索性吃新鲜的,省的吃完再去花钱找"排毒"的保健品,也未必排的出去。

(本文作者:糖尿病管理团队,海艳医生)

糖尿病人要管住嘴,吃的越少越好吗?错!

【对糖尿病有任何疑问,请加威信号tys2809,搜索即可添加我们】

应广大糖友要求,方便大家更精准的搜索到我们,现将头条号“糖医生控糖团队”改名为“糖尿病管理团队”。感谢大家的信任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