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怎樣判斷開店的地方能不能賺錢?

選址是開店初期最大的一筆投入,不低的轉讓費和租金讓老闆們不得不慎重選擇,而這其中,大家糾結最多的問題就是付出高額成本後,到底能不能賺錢,這家店到底靠不靠譜。

怎樣判斷開店的地方能不能賺錢?

接手店鋪時,多數人心中是忐忑的,因為總會下意識的認為店鋪要轉讓是因為生意不好的原因,即使轉店老闆確實有自己的苦衷,但是開店老闆還是會擔心自己的生意是否能夠順利。

這種擔心自然是有必要的,而且也是事實,所以一定要秉持一個原則,即把項目和選址綜合考慮。

中秋節之後,我們的團隊走訪了多個商業街區和寫字樓附近的商戶聚集地,其中不乏人氣火爆和十分蕭條的地點,但都佐證了一個問題,即沒有最差的選址,只有最差的搭配。

調查過程中印象最深的兩家店,都來自一個寫字樓背面的街道,店鋪位置並不顯眼,就餐的顧客前來時必須穿過一個巷子,所以除去中午下班時間外,平時60多平米的店鋪根本坐不滿,儘管這裡從大地圖來看,周圍有居民區和寫字樓,租金也不高,但是依舊是很多人並不看好的店鋪。

怎樣判斷開店的地方能不能賺錢?

一些小店很偏僻但反而生存力很強

過去這麼認為固然無錯,但現在卻不同了,這種“偏僻”的地方,一樣可以生意爆棚。

這兩家店一家是日料外賣店,另外一家則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曼玲粥鋪,相對來說,日料店收入還低點,曼玲粥品的生意已經好到人手不夠用了。

好生意的秘訣自然就是外賣了,對於外賣來說,進店顧客的數量要求並不是很高,重點是配送是否方便,處理訂單的速度如何,日料中的拉麵和蓋飯以及曼玲粥鋪中的諸多菜式都很適合外賣,客單價集中在15到25元,成本不高,利潤中等,但是走量很誇張,線上的訂單遠遠比線下的客人來的要多。

怎樣判斷開店的地方能不能賺錢?

曼琳粥品更重視外賣體系

如果說這兩家店是例外,那麼一定還有一個性質類似,過程不同的案例,也是我們身邊經常發生的。

某商圈有一家店鋪經營狀況尚可,但是由於這家店老闆的另外一個項目出現資金缺口,所以不得不將這家生意還不錯的店鋪轉出。

這家店鋪,300多平米,經營的項目是火鍋,周圍有三個同類型競爭對手,但是這家店相對生意最好,最穩定。

王老闆做了近十年的電商,想要進軍實體經濟,看到這家店各方面條件不錯,就毅然接手了店鋪,開了一家人均消費300元左右的日料餐廳。結果卻事與願違,本來生意還不錯的店鋪,雖然還是餐飲,但是改變經營項目之後生意下滑了一倍不止,很快就陷入了虧損狀態。

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王老闆,在堅持半年後不得不重新裝修店鋪,想要捲土重來。新的項目降低了人均消費,改成了當下比較流行的69元一位的時尚自助餐。本來抱著破罐子破摔態度的王老闆,因為這次轉型,生意大幅改善,甚至超過了上家火鍋店老闆最巔峰時期的業績。

怎樣判斷開店的地方能不能賺錢?

自助餐是少數可以和火鍋搶年輕人市場的行業

原來這家店位於市區比較著名一條小商品街末端,和大學城很靠近,交通也很便利,來往的年輕人非常多,大多數都是出來逛街或者聚會的。最開始的火鍋店,自然是被年輕人喜歡的,因為火鍋也確實是少數可以南北通吃的美食,作為聚餐的地點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而日料雖然現在也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喜愛,但是客單價過高,人均三百元遠不是大多數年輕人所能駕馭的;對於遠處的顧客來說,這家店鋪的檔次又稍差了一些,不值得特地駕車趕來,所以這家看似很有特色的日料店,卻處於了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境地。

後面轉型自助餐後,又符合了這條街主要顧客群體的需求,成為了新的社交場所,相比於火鍋來說,雖然在口味上的吸引力上稍弱,但是價格並沒有劣勢,而且一年四季沒有淡季,只要經營得當,每週週末都會排起長隊,即使相對生意較差的周內,也可以保證不虧本。

綜上所述,任何一個開店的鋪子,都有其獨到之處,偏僻的一定成本低,生意不好的轉讓費會比較好談,毛坯房重新裝修更為方便。我們常見的一些擔憂,只要能和合適的項目配合到一起,那麼都可以解決。

偏僻的地方可以選擇做線上,做好外賣生意,線下可以選擇性放棄;地段好但是生意不好的店鋪,可以重新選擇一個項目,火鍋可以換西餐,西餐可以換快餐,做好調研,以新的思路做好生意;毛坯房就不用擔心轉讓費,甚至可以直接購買下來,自己重新裝修。

鋪鋪旺小結

沒有最差的選址,只有最差的搭配,哪怕是一個小巷子裡的地攤,也有生意興隆的時候,更何況一個敞敞亮亮的大店,關鍵還是在於能不能選擇一個好的項目作為開店起點,儘可能的揚長避短,這樣就能花最少錢,完成自己的目標,待到資金寬裕後,能做的嘗試就更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