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森林生態銀行”讓點綠成金夢想成真

“森林生態銀行”讓點綠成金夢想成真

前不久,順昌縣水南村林業大戶曹光華走進順昌森林生態運營中心,將616畝林地存入“森林生態銀行”專用存摺。經過評估,249萬元貸款由“森林生態銀行”提供擔保,順昌縣農村信用聯社城關信用社發放。

“截至目前,‘森林生態銀行’已存入林木林地面積8.1萬畝,辦理林權抵押貸款248筆2.03億元,真正實現了‘點綠成金’。”森林生態運營中心相關負責人周翠霞介紹。

“生態銀行”不是金融機構、也非融資平臺,而是一個由政府、自然資源運營管理公司、村民及合作社、社會資本方等共同組成的運作體系,它借鑑商業銀行“分散化輸入、集中式輸出”的模式,運用市場化手段,對山、水、農、林、湖、茶等自然資源進行管理、整合、轉換、提升、開發、運營和保護。

“點綠成金,關鍵在如何‘點’,‘森林生態銀行’建設是關鍵一招。” 順昌縣國有林場場長趙剛源說。順昌縣森林資源豐富,有林地250萬畝,森林覆蓋率79.76%,林木蓄積量1531萬立方米,是中國唯一杉木之鄉、竹子之鄉和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縣。為了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打通自然資源變資產變資本的通道,去年,基於順昌林業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林業資源開發、產業服務支撐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順昌縣被確定為“生態銀行”試點。

去年以來,順昌縣在“森林生態銀行”建設上積極探索,率先搭建起“森林生態銀行”架構。趙剛源介紹,去年,由順昌縣政府提供3000萬元資本金,依託順昌縣國有林場,成立順昌森林生態運營中心,下設“兩中心三公司”,即資產評估收儲中心、數據信息管理中心,綠昌林木經營有限公司、綠昌託管有限公司和林業金融服務公司,由綠昌經營有限公司、綠昌託管有限公司和林業金融服務公司對資源進行收儲、託管、經營和提升,由數據信息管理中心、資產評估中心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撐。同時,在城區中心地段開闢750平方米的“森林生態銀行”營業部,實行林權評估收儲、抵押貸款、林權轉讓變更等手續一站式服務、一個窗口辦理。

“目前,圍繞前端資源流轉、後端項目開發,‘森林生態銀行’已形成‘五輸入五輸出’的模式。”順昌森林生態運營中心相關負責人王荔英介紹。“五輸入”,即前端環節,指通過購買、租賃、託管、入股、質押等單一或組合形式,在不改變林地所有權的前提下,將零散化、碎片化林木資源實施集中儲備、規模提升和產業轉型,打包成集中連片優質高效的資產包。“五輸出”,即後端環節,指通過提供原材料基地服務、金融服務、重資產服務、生態服務和市場服務,依託專家委員會、市生態公司等專業機構力量,對森林資源資產包開展項目策劃包裝、招商推介和開發經營,為推動森林資源變資產變資金、促進林業經濟轉型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持。

經過一年多的試點,順昌縣“森林生態銀行”綜合效益初步顯現。在助力精準脫貧方面,作為“森林生態銀行”的首位受益“客戶”,去年底,當地林農夏六華將自家的9畝杉木幼林存入“森林生態銀行”,如今她每月都能領到310元的預期收益,託管期滿後,根據山場林木價值,她還能再拿到除了預付收益成本外的六成純收入。在森林資源保護方面,通過集中整合和盤活碎片化的森林資源,實現了國家得綠、林農得利“雙贏”。目前“森林生態銀行”已完成商品林贖買3.2萬畝、租賃1.16萬畝、合作造林1025畝。在森林質量精準提升上,通過對收儲後的森林資源,實施“四改”措施,促進森林質量和價值的提升,提高森林經營效益。如今,已完成集約人工林栽培1.63萬畝、現有林改造培育3.96萬畝,完成林下經濟460畝,預計畝均蓄積可實現較一般經營水平50%的增幅,效益明顯。

目前,順昌森林生態運營中心正積極組建政策性林權擔保公司,進一步完善林權抵押擔保機制。策劃生成的西坑、旗山、綠穎苗木基地、觀靜山、林下經濟、幹山、龍山等7個試點項目正按計劃施工建設。禪修小鎮、柑桔文化創意園、洋口紅色旅遊鮮花小鎮、大聖遊樂城等14個旅遊產業項目也已經完成前期策劃。“藉助‘森林生態銀行’這招好棋,點綠成金將夢想成真。” 趙剛源對“森林生態銀行”建設工作充滿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