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成都市金堂县实验小学:让教育“美”起来

成都市金堂县实验小学:让教育“美”起来

金堂县实验小学正大力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扬长教育文化主题学校

远离中心城区的郊区(县)如何在资源、投入都不占优的情况下办好小学教育?对于这个问题,众多郊区(县)教育部门、学校一直都在努力想要找到答案。

在四川省成都市,位处三圈层的金堂县通过不断探索教育改革的创新机制,走出了一条金堂教育快速之路,成为成都市三圈层区县教育改革发展的典范。

在这之中,作为金堂县小学教育的代表,金堂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验小学”)另辟蹊径,大力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扬长教育文化主题学校,以“美”为核心,形成了带有“实验小学”特色的独特教育理念。

成都市金堂县实验小学:让教育“美”起来

肖军表示,希望通过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天赋长项,让教育“美”起来

扬长促全 让教育“美”起来

“现在的教育变得不那么美好了。”提到教育话题,成都市特级校长、金堂县实验小学校长肖军就有说不完的感受,“我从教30余年,一直觉得中小学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肩负了太多的责任与压力:升学、就业、成才,甚至家庭改善、社会进步……”

肖军表示,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教育变成了实现功利化目标的工具,缺失了对生命的尊重,学校累,家长累,孩子更累。

2000年,肖军被任命为金堂县实验小学校长,他想,是时候改变了。经过和管理团队、学校老师的多次探讨,肖军决定以“扬长教育”作为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将以往中小学教育的“一味补短”变为“扬长促全”。通过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天赋长项,实现孩子的身心蜕变,从而让教育能够真正地“美”起来。

成都市金堂县实验小学:让教育“美”起来

实验小学为了改善校园环境,提出了“物象美”行动,让学校能够四季有花,四季见绿。

育人先育已 让学校先“美”起来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下,要想实现孩子的身心蜕变,首先就要实现学校、老师,甚至家长的蜕变。

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

要解决这个问题,肖军觉得应该让学校先“‘美’起来”,让实验小学来一次内外的蜕变。

首先是校园环境,但作为公立学校,要想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校园环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肖军表示,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实验小学除了有计划性地对学校教学楼进行分阶段改造之外,提出了“物象美”行动。号召全校师生都参加到“美丽阳台”、“美丽教室”、“美丽办公室”等活动中来,大家一起动手整洁环境,装扮校园,让学校能够四季有花,四季见绿。

肖军称,在装扮校园的过程中,师生们看到了优美环境的来之不易和带来的视觉享受,也会自发产生出爱护环境的习惯。

除此之外,学校还围绕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扬长教育文化主题学校这一目标,对校门、教学楼楼梯、走廊进行文化墙打造,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让校园更美,也让“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核心价值观能够走进每位师生内心。

据了解,为了更好探索“扬长教育”的发展方向,实验小学还广泛征集专家意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如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团队来校实地调研,对“扬长教育”作更多内涵延伸;金堂县教育和培训中心的数位教研员也已受邀成为实验小学常年的学科顾问。

此外,实验小学还与中心城区的学校频繁开展交流合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邀请省、市、县各级专家来校“传经”,让学校在办学理念和方向上变得更美。

成都市金堂县实验小学:让教育“美”起来

“会生活,有学问”是金堂县实验小学教师文化的建设目标

身教胜于言传 让老师都“美”起来

老师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老师都不美,学生怎么美?”肖军清楚地知道,要想完整地贯彻落实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一核心理念,就必须要让老师“美”起来。

为此,实验小学围绕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提出了“会生活,有学问”的教师文化建设目标。

“会生活”是一种对生活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以及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姿态。按肖军的话说,老师就是要“把美化进妆里,把美穿进衣里,把美融进身姿里,把美写进字里,把美说进话里”,即从外到内,提升老师们的形象、气质,从而影响学生。

据肖军介绍,学校除了发布对老师的相关要求和规章制度外,还不定时邀请美容、化妆、礼仪等方面的专家来校为老师们上课,在节假日还会为老师们送上美容、服饰方面的小礼物,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去提升老师们对“美”的需求。

如果说“会生活”强调的是教师的外在美,那么“有学问”则更多强调的是内在要美。为了让老师们“有学问”,学校开展了大量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活动,甚至每两周会在老师间开展一场“扬长讲坛”,由校长带头,全员参与,在讲坛上,可以讲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故事,也可以讲老师自己的生活体会,“只要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精神高度,内心世界,都可以去讲。”

其次,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可以通过自愿组合团队,建立“团队研修”机制,每一个团队针对性的做课题,做交流,相互敦促和进步。

“赏识课堂”,是实验小学历练教师队伍的重要模式。通过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赏识,强调尊重、自信与成长,促进教师队伍发展。

肖军说,经过对“会生活、有学问”的坚持实施,实验小学的教师们的内在美、外在美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在教学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成都市金堂县实验小学:让教育“美”起来

实验小学的孩子们通过“扬长教育课程体系”,养成了认识美的能力,养成了美的习惯。

各美其美 让学生“美”起来

回到教育最重要的学生教育问题,据肖军介绍,学校围绕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扬长教育文化主题,建构了“正心课程”、“勤业课程”、“敏行课程”等三大“扬长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对学生长处的挖掘发扬,让学生们也“美”起来。

和讲授式课程不同的是,“扬长教育课程体系”在形式上是以活动来进行的,这样能让师生甚至家长都积极参与进来,以实现言传身教的良好效果。

如“我文明我优雅好习惯养成教育”课程,通过向家长和老师征集好习惯的形式,编写出实验小学十大好习惯手册、好习惯拍手歌、好习惯评价体系等,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展示我创造校园文化创建”课程,旨在通过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等四大“节日课程”,张扬和发展孩子的个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而“我参与我成长红领巾假日小队”活动,通过深入街道社区、大自然,从事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达到增加孩子们见识,发扬其主观能动性的体验式课程。

肖军说,通过“扬长教育课程体系”,孩子们养成了认识美的能力,养成了美的习惯。“除了培养学生挖掘长处、张扬美的个性,还要让他们拥有成就他人之美、包容他人之美。”

成都市金堂县实验小学:让教育“美”起来

让学生“美”起来,老师“美”起来,学校与社会都“美”起来是实验小学深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扬长教育

美美与共 让社会“美”起来

通过对“扬长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与实践,实验小学不仅教学质量在金堂县名列前茅,艺体活动影响力也逐年扩大。

如今,学校已经成为全国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校园示范校、四川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校,金堂县第一所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历年来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

但作为教育工作者,肖军深知,独美不如众美。

据其介绍,实验小学作为成都市校长发展基地学校、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学校,理当要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所以从肖军担任校长以来,就十分重视教学教育成果的对外输出,通过对区域其他教育单位进行经验的传授,来实现金堂小学教育的集体腾飞。

据介绍,近年来,实验小学承担了金堂县每年100多位新分配教师跟岗培训工作。学校120余名教师积极参加互联网“一师一优课”活动,三年来共录制80余节网络优课,20余节优课获市级奖励。而肖军的名校长工作室成立2年以来,带动区域内十多位(副)校长,围绕《校长的专业领导力提升》等课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取得丰硕的交流成果。

肖军说,金堂县虽然位于成都市三圈层,但经过实验小学与众多学校的共同努力,近年来金堂县的教育,无论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内部管理、课程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还是教学成果,都有了质的飞跃。

2019年是实验小学推进“课程建设年”,肖军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深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扬长教育文化主题学校的建设,让教育能够回归本真,让学生“美”起来,老师“美”起来,学校与社会都“美”起来。(作者:张其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