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乾貨!一套完整的T+0交易策略,教你快速攤薄持倉成本

乾貨!一套完整的T+0交易策略,教你快速攤薄持倉成本

做股票時間長了,相信很多投資者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手中長期持有的股票不怎麼漲,看著來氣,又不想放棄;或者股票被套之後不忍割肉,又難以解套,心裡非常著急。這時候,部分投資者往往會選擇做T+0,但T+0交易是個膽大信心的活兒,一不小心容易賣飛了,更來氣,所以做T總是讓很多投資者望而卻步。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將完整梳理一套T+0交易策略,幫助你如何快速攤薄成本。

首先,我們先要解決幾個問題:

為什麼做T+0?

1.賺取日內波動的差價,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實現解套;

2.獲得長期收益的情況下,額外增加一份差價收益,增厚利潤。

做T+0遵循的基本原則?

1.不破壞原有持倉結構,日終不增減倉位,總倉位保持不變;

2.有且僅僅是為了賺取日內差價,不摻雜其他因素。

T+0交易的特點?

1.盈利目標決定利潤薄,類似於外匯中的剝頭皮交易,不求一筆賺個大的,只求日內價差;

2.操作的週期短,3-5分鐘之內結束一筆交易,最長不會超過一天;

3.勝率高,成功率在70%以上;

4.紀律要求嚴格;

T+0交易具體策略:

一、基本假設

價格的漲跌由多空雙方的力量所決定,這種力量此消彼長,你方唱罷我方和,即多方力量釋放的過程,也是空方力量累積的過程;空方力量消耗的過程也是多方力量增長的過程。當某方力量充分釋放,另一方力量將逐漸佔得上風。在分時圖上的具體表現為,上漲過程伴隨成交量放大,當成交量不能再放大,一輪上漲將出現短期拐點,下跌過程亦是如此。

二、判斷股票是否適合做T

1.股票價格較低,十元左右最好,低價股有利於分倉,同時流動性普遍好於高價股,股票價格低,波動1分錢的百分比更高,有利於做差價;

2.股性比較活躍,平均振幅在3%左右為佳,振幅過小波動空間小,振幅過大風險放大,一旦失誤出現較大損失;

3.股價歷史走勢頻繁出現上下影線,但最終漲跌幅不大;

4.處於震盪趨勢,或震盪上漲或震盪下跌趨勢;

5.價格波動穩健,不易暴漲暴跌,傳統行業,如醫藥、造紙等;

三、具體操作

1.分倉:將持有的股票分為4等份,當市場出現一次交易機會時交易1份,最多可以交易四次,若沒有機會則不交易,禁止在出現機會之後一次性交易2等份甚至更多;

2.基於基本假設,當分時圖中出現快速上漲或下跌時,尋找關鍵成交量和拐點。通常情況下,高低點出現在成交量放大到極致,開始縮量時,出現拐點時進行交易;

3.止盈和止損設置:盈利超過1%即選擇止盈,虧損超過1%選擇止損;

4.可以先買入,也可以先賣出,沒有強制性要求,一切跟隨行情操作;

5.交易的關鍵:尋找關鍵成交量和關鍵拐點,在市場恐慌之後買入,在市場貪婪之後賣出。

四、交易圖示

乾貨!一套完整的T+0交易策略,教你快速攤薄持倉成本

T+0交易示意圖

上圖是一隻股票的分時走勢圖,開盤之後全天維持震盪,最終收出一根帶長影線的陰線,雖然跌幅不大,但盤中振幅較大,高低點多次交替並伴隨成交量的放大縮小,為T+0交易創造了條件。如圖所示,在第一次快速下跌之後,成交量放大之後縮小,拐點出現,買入一個單位;後股價反彈,在高位再次放量後再縮小並出現拐點,賣出之前買入的一個單位,同時賣出一個單位;之後股價反覆震盪,進行連續操作,最終日內買賣三個單位,總持倉不發生任何變化。

五、實際操作

乾貨!一套完整的T+0交易策略,教你快速攤薄持倉成本

交易標的

上圖中的股票價格5元左右,橫盤震盪走勢,頻繁出現上下影線,股性較為活躍,比較適合T+0交易。

乾貨!一套完整的T+0交易策略,教你快速攤薄持倉成本

分時圖實操

選擇其中一根K線打開分時圖,圖中伴隨成交量的放大和縮小,分別出現三次買賣點,在每個買賣點出現之後分別交易一個單位,總共完成三次交易,每一筆平均利潤為1%左右(波動5分錢),若按照4等份計算,摺合盈利0.75%,股價最終上漲0.74%,超額收益100%。

六、注意事項

1.在實際投資中,有時會出現頂底的成交量並非階段放量,也有可能縮量出現頂底拐點,這種情況不進行操作,只交易能看懂的情況;

2.單邊行情中,未達到止盈水平的情況下,一定要設置止損,再強調一遍,T+0交易的目的僅是為了攤薄成本,不是賺取大塊利潤,及時止損可以防止虧損幅度擴大,影響到整體收益,大事小事要分清;做T贏在高勝率和控制風險,而非重倉,很多人賣飛的原因在於,想多跌一點再買回來,但市場不給你機會,最後一直沒買回來,所以一定不能貪;

3.T+0交易僅適用於短線交易者,盤感較差,不擅長短線交易的投資者慎用;

4.高低點的判斷,還可以結合大盤拐點,有時候大盤的拐點會領先於個股,給個股提供參考;

5.無論當日盈虧,必須保證日終持倉不變。

以上策略是筆者的一些經驗分享,方法雖然並不複雜,但功夫在方法之外,重在實踐和總結,謹遵規則,才是常勝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