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如何精益求精,成為一個好媽媽

我這兩天都在讀《有效學習》,第三章是精益求精。作為一個媽媽,我聽到作者烏爾裡希對我說,成為一個好媽媽,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如何精益求精,成為一個好媽媽

1、有舍才有得

看見別人畫畫畫得好,想學;看見別人英語說得溜,想學......我們總是心太大,什麼好的都想要。但卻往往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結果一事無成。

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朋友說他完全痴迷於電影,是隨時都在看電影的人。當被問道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昆汀說:“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其他東西都放棄了,就幹了這麼一件事而已,那你最好把它搞透一點。”

只有聚焦,才能深入;只有痴迷,才能不斷升級。

快快檢視自己這點做得好嗎?我的目標還是很明確的,圍繞如何教好孩子,學習一切該學的東西。一個媽媽要教好孩子,要學的東西還真不少,比如怎麼和孩子有效溝通,要學正面管教等知識;怎麼帶領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要向易建莉、三川玲等大牛進行學習;怎麼培養孩子的好品格,要多讀書且身體力行等等。孩子,你這麼難教,是為了成全你媽嗎?

一些媽媽給自己的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鋼琴、舞蹈、游泳、書法、網球等等。媽媽們的初心是好的,但孩子們學那麼多不累嗎?我們可以把時間拉長一些,你希望20歲的孩子擁有什麼技能呢?不要想著每一項優秀,而要想能把哪一項學到精通。少而精才更美。

如何精益求精,成為一個好媽媽

2、刻意練習

烏爾裡希愛打籃球,卻打得很爛。四十幾歲時,他報名了一個籃球訓練課。幾個星期的專業訓練之後,他進步飛快,從笨手笨腳變成了投籃高手。烏爾裡希之所以能取得這樣顯著的進步,是因為他的訓練不再是單純的反覆練習。他的教練時刻在糾正他的每一個動作細節,包括雙腳的位置、起步的姿勢、臀部的動作等等。這種通過思考不斷改進的訓練系統,使得烏爾裡希進步飛快。

高效的學習沒有舒適區。有反饋的、通過思考不斷改進的刻意練習,才是成為專家的必經之路。

目前,我正在學習各種育兒相關知識,和練習寫作。在自己努力的同時,還需要多向同領域的牛人取經,通過多途徑獲取有效反饋。

關於這一點,我兒子是一個學習上遇到困難就後退的人。他學過足球、游泳,但堅持了一段時間就放棄了,鋼琴更是隻上了兩次課就拒絕了。我對此很是煩惱,多次講道理讓他堅持,一者學會一項技能並養成運動的習慣,再者更重要的是通過克服在訓練中的困難來磨鍊意志,學會如何學習。等天氣熱了,必須給孩子一點壓力讓他們把游泳課堅持下去。

如何精益求精,成為一個好媽媽

3、堅定的信念

烏爾裡希在接受專業訓練之前,一直都認為自己沒有籃球天賦,是個沒用的人。他給自己設定的這個標籤,讓他失去了進步的可能。而在接受專業訓練後,他專注於當下的訓練任務,慢慢甩脫了“我不行”的標籤。通過無數次的練習,他樹立了堅定的信念,提高了籃球技能。

不要給自己貼類似“我不行”的標籤。而要把精通技能作為目標,專注於自己當下最重要的任務。

我經常給自己貼“隨性、懶散”的標籤,因為周圍的誘惑太多了,我的時間管理有點糟,是時候改進了。

除了不給自己貼標籤,我們更不能給孩子隨意貼標籤。比如,他是個“闖事精”,她是個”愛哭鬼“之類。相反,我們要給與孩子以信心,相信孩子身上的這些現象只是階段性的,隨著家長的耐心引導,這些問題都會解決的。

一個媽媽,能面對孩子們成長中出現的問題,並把這些問題的出現當作深入學習的契機,和孩子們一起尋找解決方案,一起成長。這就是一個合格的好媽媽。

我相信,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堅持在某一領域進行長期的刻意練習,我們和孩子都能成為為更優秀、更專業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