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玉皇大帝的“姓氏”,你知道嗎?這個姓氏,不必“免貴”!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上上下下共五千年的歷史,伴隨著國人的成長。隨之而來的,是發展起來的是姓氏歷史,每一個姓氏不僅是個人身份的象徵,更多的是家族文化的傳承。

人的姓氏,最早起源於周朝初期,為了維穩和治理國家。呂尚便籌劃了分封制,姓氏文化由此產生,到現在形成了一種文化,深入到生活之中。

玉皇大帝的“姓氏”,你知道嗎?這個姓氏,不必“免貴”!

當與人見面時,最常用的言語就是“您貴姓”了,伴隨的回答只有“免貴姓”,但是有的姓不必免貴,你知道是哪幾個嗎?下面,作者與大家分享一下姓氏中的文化,看看哪幾個姓氏可以不用“免貴”!

玉皇大帝的“姓氏”,你知道嗎?這個姓氏,不必“免貴”!

一、姓“張”的人

現如今,張姓在中國可是經常見到的。說到張姓的尊貴,可要追溯到古代的民間傳說。有人傳言,曾經的玉皇大帝姓張,俗家名字是“張堅”。根據《酉陽雜俎》記載,天翁姓張,名堅,字刺渴,漁陽人,從小就是一個奔放不羈,不習慣條條框框約束的人,喜歡飛鷹走狗,騎馬打獵。

玉皇大帝管理著太上老君、托塔天王等各路神仙,這也是讓很多人都無比尊敬玉皇大帝的緣故。所以很多人認為,張姓非常尊貴,自然不必說“免貴”了。

玉皇大帝的“姓氏”,你知道嗎?這個姓氏,不必“免貴”!

二、與國姓相同的人

中國古代有一種傳統叫“避諱”,即不能與父母或者帝王同字,否則視為打不敬。但是,若和皇帝一個姓氏,自然不算避諱。那當然是非常珍貴的了。所以說,為了體現出國姓的尊貴,不用說“免貴”。

不過,每個國姓不會一直固定,改朝換代時,每個朝代皇帝的姓氏是不同的。到了哪個朝代,哪個姓氏推為國姓,當有人問時,就不說“免貴”了。

玉皇大帝的“姓氏”,你知道嗎?這個姓氏,不必“免貴”!

三、姓“孔”的人

孔子眾所周知,門下弟子多多,周遊達十三個國家。《詩》《書》《禮》《樂》《易》《春秋》等著作家喻戶曉。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姓在中國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姓氏,可以說是非常尊貴的,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將自己的思想傳給每一位中國人,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體現了禮制精神……甚至在王朝之中,孔子的思想也被稱為治國思想。所以說,大家為了表示對孔姓的尊重,自然不必說“免貴”,不然就是對孔老夫子不尊重。

玉皇大帝的“姓氏”,你知道嗎?這個姓氏,不必“免貴”!

“姓”是血緣的標記,產生於母系氏族時期。“氏”是姓的衍生,產生於父系氏族時期。原來是用來標識同姓子孫之間的不同分支,而且只有貴族才能有氏,所以氏可以用來辨別尊卑貴賤。

當有這些姓氏的人遇到“您貴姓”的時候,可以不必說“免貴”,畢竟這些姓氏特別尊貴。

讀者們,若遇到“您貴姓”時,是否為文章所述姓氏呢?歡迎在留言區裡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