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流浪地球》之後 國產科幻全面崛起

南報網訊(記者 邢虹)《流浪地球》雖然已經下檔,但影片帶來的科幻熱潮卻只增不減。國產科幻懸疑鉅作《AI迷航》、當代新古典主義科幻代表《火星孤兒》、“硬核”科幻《雲球》等三部新人新作均表現亮眼。國產科幻新星批量崛起,打破傳統圈層文化的同時,科幻產業鏈正在逐步走向完善。

國產科幻新星批量崛起,打破科幻傳統圈層文化

春節檔的《流浪地球》持續帶動了整個科幻版塊的熱潮,影片帶來的影響還在持續,科幻版權源頭已經甦醒,本土科幻出版圈開始後繼發力。

2018年9月開始以強勢暢銷姿態出現在大眾視線裡的《AI迷航》本月第三部大結局和系列套裝同時上市,依然保持了該系列的火熱暢銷勢頭,開始預售就榮登亞馬遜飆升榜第二,進入噹噹新書暢銷榜等等,上市之前就已經迎來第一次加印。該系列著眼於一句:“如果人工智能失去控制,世界將會怎樣?”展開了一場極致的想象盛筵,帶領讀者進入機器覺醒、倫理混亂、文明重構的人機共存新世界中。作者肖遙編劇出身,作品中著重探索在設定的基礎上如何做到讓故事有更加吸引人的強情節和閱讀快感。

2019年開年上市的《火星孤兒》講述了一場宇宙意義的高考,作者劉洋任職於南方科技大學,作品中的核心設定:如果教材上的知識全都是刻意編造的,世界會怎樣?用未來世界的高考和教育形式來回應人們當下的困境和思考,被譽為“中國當代新古典主義科幻”代表。復旦大學教授、科幻小說評論家嚴峰親自作序,得到了劉慈欣、劉宇坤等科幻大佬的鼎力支持。

同樣是人工智能題材的《雲球》,作者白丁從事IT和互聯網行業二十餘年,自費出版,上市之後,陌生大V紛紛加持,口碑迅速傳。他的作品整個世界觀展現出了強大的邏輯鏈條和專業的理論支撐,以其對於人類存在的不同形態可能性的探索以及對於生死問題的討論,強大的故事設定和縝密的邏輯鏈條在小圈子裡被爭相追捧。快速走紅的同時也伴隨著很大的爭議,“價格高昂、文本拖沓、人物扁平化”等問題也都被部分讀者指出。

現如今,因為互聯網的發達和科幻題材的火熱,越來越多的讀者開始看國產科幻小說,各個行業的作者開始投入科幻小說的創作中來。作者身份的多元化和出版渠道的多樣化以及大眾對於科幻題材的熱情高漲,為中國科幻帶來了豐富多彩的作品。

影視版權交易火爆,科幻產業鏈條正在形成

近年來,中國科幻小說從出版數量到出品質量一直保持穩步上升的趨勢,《流浪地球》等影片的熱映,打破了科幻固有的圈層文化,把科幻作品推到大眾面前。隨之而來的是科幻版權市場交易的火爆增溫,以及整個科幻產業鏈的逐步形成。

《火星孤兒》上市後不久就被中匯影視創始人侯小強買走影視版權,侯小強稱這個項目“團隊連夜評估,全票通過。”;《AI迷航》據悉最近也有好幾家影視公司正在接洽中,更有網友在第三部豆瓣頁面發出自己心目中的演員表喊話《AI迷航》未來的影視化改編;風雲學會陳經更是把《雲球》比作下一個《三體》,甚至喊話作者“注意不要犯劉慈欣的錯誤,10萬就把《三體》的影視版權賣了。”而《流浪地球》之後,目前已經明確的有15個科幻電影公佈立項和主創名單。滕華濤導演的《上海堡壘》、張小北的《拓星者》、陸川的《749局》、古天樂和劉青雲主演的《明日戰績》等影片都要於今年上映。老舍先生《貓城記》也已確定改編,並由田壯壯監製。

郭帆導演曾經說:“科幻電影與國家的實力,有著很強烈的聯繫。”劉慈欣講的也很透徹:“科幻是一個國家的晴雨表,大英帝國強大的時候科幻文學興起,大英帝國衰落美國崛起後,科幻中心轉移到美國。”如今中國在世界格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國家戰略層面對於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重視,對於科幻產業的興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如今從科幻世界雜誌到重慶出版社、人民文學等傳統的出版社再到磨鐵、讀客、新經典等幾家大的民營出版公司都開始紛紛挖掘、培養優秀的科幻新人新作,為版權源頭提供源源不斷地新能源。騰訊、愛奇藝等孵化平臺也都開始從動漫,遊戲等方面開始開發科幻作品。加上如今國產科幻電影的興起,整個科幻產業鏈已經初具規模,科幻產業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