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肺氣腫患者呼吸困難如何鍛鍊肺功能?

餘萬涵


回答問題:肺氣腫提高肺功能,腹式呼吸,呼吸操,走路慢跑哪個好?

標準答案:就恢復肺功能而言,這些都不好使。因為肺氣腫、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下降是永久性損害,無論是吸入藥物,口服抗炎藥,吸氧,還是手術,都是不可能恢復的,包括腹式縮唇呼吸,呼吸操和耐力運動訓練。

肺功能由兩個方面決定:

1.肺臟本身:包括支氣管和肺,肺功能的90%以上都是由支氣管和肺臟決定的:

2.呼吸肌肉(膈肌和肋間肌肉)和胸廓的骨骼及神經病變:

在這兩方面作用中,肺臟本身(支氣管和肺)是屬於不可再生的器官,人類只有大約3億個肺泡,無論你怎麼鍛鍊都不會增多,只會減少,所以肺臟是無法鍛鍊的。人體的肺臟在成年後就固定了,並且所有人的肺功能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器官的老化而下降,這是自然規律。肺氣腫,慢阻肺患者的肺臟和支氣管由於吸菸發生了瘢痕纖維化,是永久性損害,無法恢復,肺功能的每年的下降速度是正常人的5~10倍。

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鍛鍊呢?是為了鍛鍊呼吸肌肉,因為肺氣腫患者常年呼吸困難,幾乎沒有什麼運動,加上消瘦,厭食,營養不均衡,基本都是消瘦體型,肌肉萎縮嚴重,所以我們鍛鍊的目的是使萎縮的肌肉重新恢復活力,但是肌肉在肺功能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大量研究顯示,通過鍛鍊提高肺功能是非常非常有限的。


既然不能提高肺功能,那麼鍛鍊的目的是什麼呢?

慢阻肺全球倡議(GOLD)中指出:

肺康復治療在 肺氣腫患者中能獲得的收益是可觀的,它是改善呼吸困難、健康狀況及活動耐量的最有效的治療策略(A級證據)。肺康復治療適合大多數肺氣腫患者,並有證據顯示它適用於所有分級的 肺氣腫 患者並改善其運動能力及與生活質量相關的健康狀況,特別是對於中-重度患者獲益的證據力度很強。

肺康復降低近期有急性加重(出院 4 周內)患者再入院率(B級證據)

肺康復的主要評估指標並不是肺功能,而是以下指標:

  1. 呼吸困難:是患者的主觀感受。靠CAT量表和mMRC問卷獲得;

  2. 健康狀況:靠SGRQ問卷獲得;

  3. 活動耐力:靠6分鐘的步行距離長短來獲得;

  4. 降低患者反覆急性加重的頻率。

由此可見,肺康復改善的並不是肺功能,而是患者的主觀感受,活動耐力和住院頻率。


肺氣腫患者如何進行肺康復鍛鍊?

要想達到以上的目的,單純靠一種運動是遠遠不夠的,一種運動可以說是無效的。肺康復包括了一系列的運動,每天需要進行1小時以上。包括:

  1. 耐力訓練

  2. 間歇訓練

  3. 阻力/力量訓練的任意組合;最好包括步行鍛鍊及上下肢訓練;

  4. 也可納入柔韌性、吸氣肌訓練以及神經肌肉電刺激。所有情況下,康復干預的範圍及強度都應個體化以達到最佳的功能恢復。應向患者強調長期行為改變可改善運動功能,降低 肺氣腫的心理影響。

由此可以看出,肺康復主要還是以鍛鍊四肢的骨骼肌為主,輔助鍛鍊膈肌等呼吸肌肉。


醫生為患者開具肺康復處方(舉例)

  1. 呼吸訓練 5~8分鐘:縮唇腹式呼吸。

  2. 運動療法 30分鐘:有氧運動(快走),耐力訓練(功率自行車),抗阻力訓練(啞鈴和手臂上舉深蹲),放鬆運動,呼吸操。

3.體外膈肌起搏:30分鐘

根據患者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吸氧或者帶呼吸機。

運動頻率:每週3次。

運動強度:達到最大心率的60~85%,以患者的具體情況決定。

特別說明:每個患者的病情不同,醫生開具的運動處方也各不相同,請諮詢專門的康復醫生,為您量身定製運動處方,不要盲目訓練,容易發生危險或者無療效。


李瑛醫生


    0級:日常生活能力和正常人一樣。 

    1級:一般勞動較正常人容易出現氣促。

    2級:上樓梯、爬坡時出現氣促。

    3級:平地慢走100米以內即感氣促。

    4級:講話、穿衣等輕微動作便感到胸悶氣短。

    5級:安靜時就有氣短,不能平臥。

目前常見鍛鍊方式有:

   1、腹式呼吸,主要鍛鍊膈肌。

      吸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外擴張腹部,胸部保持不動;呼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內收縮腹部胸部保持不動。

 2、縮唇呼吸。

    吸氣時,用鼻子吸氣;呼氣時,嘴唇稍索呈吹口哨樣,慢慢輕輕呼出肺內氣體,持續4~6秒,每次15分鐘,每天2次。

   3、呼吸體操。

    雙手自然下垂;吸氣時,雙手向前抬高過頭; 呼氣時,再慢慢放下雙手。

  4、爬樓梯 。

    要注意配合呼吸,抬腿時吸氣,用力上臺階時呼氣。

 以上鍛鍊方式,肺功能1-3級患者可選擇,也可同時進行。

面對臥床不能活動的患者,可以從吹蠟燭 、吹口哨 、吹氣球等方式先練習,逐漸提高肺功能,後進行下一步訓練。


四時養生文化


如果你是肺氣腫患者,你會認為鍛鍊會讓你覺得呼吸急促,對你不安全,並使你的肺部疾病更嚴重。事實上,不運動會使你更不健康。

當你停止運動時,你就失去了健康。

幾乎所有的肺氣腫患者都有呼吸困難,正因為如此,他們做得越少,就越沒有能力去做,最終他們變得太弱,根本做不了多少事情,由於缺乏鍛鍊而失去健康。

運動本身不能逆轉肺氣腫,但它可以改變你的感覺、呼吸和功能。

首先,你的日常鍛鍊應該是緩慢和容易的。

即使你認為你能做得更多也要慢慢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鍛鍊時間和精力應該逐漸增加,每天多做一點。

當你感覺好多了,呼吸也好多了,不要停下來。每週至少堅持三天。

如果你的醫生建議你在運動中使用氧氣,你就應該在運動中使用氧氣。

你的醫生會希望你做一個運動耐受性測試,是用跑步機或動感單車完成的,這個測試有助於決定你可以安全地做多少運動,你的心臟功能和氧氣到達你身體的程度將在你運動時被測量。

你的醫生會詳細說明你應該鍛鍊的強度、時間和頻率。如果你肺氣腫嚴重,你的醫生會建議你進行肺部康復計劃。

使你的呼吸與你的動作相匹配可以減少呼吸的短促,它還能幫助你的肌肉輸送更多的氧氣,協調或匹配你的呼吸需要努力和練習。

熱身和拉伸可以為你的運動做準備,也有助於防止受傷。你應該一週至少拉伸5次,每次拉伸保持30秒。每個拉伸動作重複5次。

心血管運動可以增加血液循環,改善你的肺和心臟功能。例如在跑步機上跑步或散步。每天做一次這種運動,每週做5次,每次30分鐘完成。

鍛鍊下半身的肌肉會減少肺氣腫患者呼吸急促的感覺,加強上半身的肌肉鍛鍊可以有助於增強肺氣腫患者呼吸肌肉的力量。

運動時呼吸急促意味著你的身體需要更多的氧氣,你可以通過放慢呼吸來恢復體內的氧氣。不要在極端的溫度下運動,炎熱、寒冷或潮溼的環境會影響你的循環,使呼吸更加困難,並可能導致胸痛。

避免在山丘上運動,因為在山丘上運動可能會導致過度勞累。

儘量避免舉起或推重物。

如果你在任何活動中呼吸短促、頭暈或虛弱,停止鍛鍊並馬上休息,防止過度勞累。


隨性的薇薇


我們從18年就開始了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疾病、抑鬱症、哮喘、慢支患者、慢阻肺患者等“慢性病瑜伽理療師”招生與培訓工作;運用古老的瑜伽科學技術和原理對各種慢性病患者進行配合性、防治性理療。我們深深的知道,藥物治療方法和費用對國民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

將來一定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們免受病痛的折磨和減少缺醫少藥困境。因為,慢性病防治工作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生活幸福和國家的經濟發展。


瑜伽教練培訓函授班


你好,我是永遠年輕1,我來回答你“肺氣腫患者呼吸困難如何鍛鍊肺功能?”這個問題。


首先,和大家聊聊肺氣腫的相關概念。



什麼是肺氣腫?


肺氣腫是指終末細支氣管遠端的氣道彈力減低,導致肺過度充氣、膨脹引起的肺容積增大、氣管破損的病理狀態。肺氣腫並非疾病名稱,而是病理名詞。肺氣腫根據臨床表現分為阻塞性肺氣腫、局灶性肺氣腫、間質性肺氣腫、旁間隔型肺氣腫。發病與感染、空氣汙染、接觸粉塵環境有關。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體徵、X線檢查以及肺功能檢查可以明確診斷。臨床常見併發症為氣胸、肺大泡、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那麼,肺氣腫患者呼吸困難如何鍛鍊肺功能呢?


肺氣腫患者通過鍛鍊肺功能可以改善其活動能力,提高生活質量。主要通過全身性的運動與呼吸肌鍛鍊。全身性的運動是指步行散步。輕度肺氣腫患者可登樓梯、慢跑等方式,但應注意運動程度,以不感到心慌,氣促,頭暈為宜。


呼吸肌鍛鍊主要是指縮唇呼吸和腹式呼吸法。縮唇呼吸是指患者吸氣時閉嘴用鼻子吸氣,呼氣時縮攏嘴唇,每天2-3次,每次15分鐘,還可以通過呼吸操,打太極,家庭氧療等方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永遠年輕1


你好,這個肺氣腫跟中醫裡的肺脹很像,是多種慢性肺系疾患反覆發作,遷延不逾,導致肺氣脹滿,不能斂降的疾病,也就是肺小泡破裂形成的肺大泡,出現胸部膨滿,憋悶如塞,喘息不上氣等症狀。主要病位在肺,繼則影響脾、腎,後期病及於心,而且這都屬於慢性多發於老年人,所以不見意做多激烈的運動,最好可以自己或是家幫助他循著經絡進行按摩疏通,只要每天堅持,就會收不一樣效果。希望我的回覆能幫助上你,採納並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子子8761


肺氣腫患者的治療中,我們常提到肺功能鍛鍊,如腹式呼吸、縮唇鍛鍊、呼吸操、散步慢跑等。那麼各種各樣的練習怎麼回事?有什麼好呢?

一、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的方法是以膈肌運動為主,即應用膈肌的起伏來吐納。吸氣時鼓腹,呼氣時收腹。

正常的腹式呼吸的週期約10-15秒,大約交換500毫升空氣。

肺氣腫屬呼氣性呼吸困難,就是大家常說的感覺有進氣無出氣。腹式呼吸就是吐氣時橫膈膜將會比平常上升,利於吐出較多易停滯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


二、縮唇練習:

縮唇呼吸是需要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才能起到效果。

①取端坐位,雙手扶膝蓋;②舌尖輕頂上鄂,用鼻子慢慢吸氣,默數1,2,3;③舌尖放鬆,嘴唇撅起如吹口哨般,慢慢吹氣(吐氣),默數1,2,3,4,5,6;④每天3-4次;⑤隨著呼吸功能改善,可以提高吸氣吐氣時間,但應保持吸氣時間與吐氣時間為1:2。

縮唇練習有兩大作用:

①利於肺泡氣體交換,排除二氧化碳,提高空氣中氧氣的利用率,增強呼吸肌功能。

②肺氣腫病人首要就是預防感染。而肺氣腫病人喘、累時易為張口呼吸,不利於預防感染。而縮唇練習是氣體從鼻孔進入,空氣經鼻腔黏膜的吸附、過濾、溼潤、加溫等後可以減少對咽喉、氣道的刺激,起到防止感染的作用。


三、呼吸操:

呼吸操對肺功能改善起到一定效果,需要循序漸進,在有嚴重感染或心衰等嚴重病情情況下不主張做。

臥式呼吸操:

①仰臥時兩手握拳在肘關節處 屈伸5-10次,屈伸時並伴平靜深呼吸5-10次;

②兩臂交替向前上方伸出,自然呼吸5-10次;

③兩腿交替在膝關節處 屈伸5-10次,並伴平靜深呼吸5-10次;

④兩腿屈膝同時雙臂上舉外展時深吸氣,兩臂放回身體左右兩側時呼氣,做5-10次;

⑤做縮唇練習5-10次;

⑥做腹式呼吸5-10次。

如果狀態好的話,可以慢慢由臥位改為坐位或站立做操。但不能操之過急,避免弄巧成拙,加重情況。

以上鍛鍊希望對你的肺功能改善起到作用。這些都貴在堅持。

(圖片源於網絡)


餘千蘭



肺氣腫呼吸困難鍛鍊肺功能,一個是運動鍛鍊,再一個是呼吸訓練。

先說運動訓練,運動訓練是肺的功能恢復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能減少靜止和去適應作用的影響,從而減輕呼吸困難和增加活動能力。

下肢的練習是訓練的基礎。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活動都需要步行。一些患者更願意在固定的自行車上進行鍛鍊。

對那些在日常生活行為如洗頭修面中有症狀的患者,手臂的運動訓練同樣有好處。需要進行這樣的訓練是因為一部分的肩部肌肉在呼吸時也和在移動手臂時一樣會被使用到,手臂部活動會很快使這些肌肉用力過度。

再說呼吸訓練

呼吸訓練有助於增強呼吸肌的力量,但不能直接改善肺功能。這些訓練對幹肺氣腫的患者有好處。

這些訓練通常都會使用到一種稱為刺激性肺量計的儀器。患者向一根連於一個手持塑料容器的導管用力呼吸。容器中有一個球,會隨著每次呼吸而起落。當病人處於清醒狀態時,這個方法每個小時要連續進行行15一10次。

肺氣腫的病人在氣道狹窄、恐慌或活動時出現過度通氣,對此,縮唇呼吸是一種有效的訓練方式,也可作為患者基礎呼吸訓練的一種附加呼吸練習。教會患者或通常患者自己發現,以縮唇方式呼氣,就像準備吹口哨一樣。這種方法增加氣道的阻力,而有助於防止氣道塌陷。這種訓練沒有不良作用。進行縮唇呼吸時,患者將身體前傾會有好處。採取這種姿勢時,患者站立並用手放在桌子成其他物體上支撐著身體。這個姿勢能增加膈肌(最重要的呼吸肌)功能和減輕呼吸困難。


玉傑中醫


肺氣腫是我們生活中所熟知的疾病,吸菸、環境汙染、長期接觸有害氣體等能夠引起發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傷害。

肺氣腫患者有什麼症狀呢?肺氣腫的症狀是根據它的病情嚴重程度變化的,早期的肺氣腫可能是沒有症狀的,或者只有患者在進行勞力或活動的時候會出現氣促的症狀。

而且患者病情要是繼續加重發展呼吸困難的症狀也會逐漸出現並逐漸加重,常常患者及時在靜息狀態下就會出現氣促咳嗽 、咳痰、乏力等症狀。

肺氣腫患者們在其實除了吃藥以外,可可以通過鍛鍊的方式改善這種情況的,如腹式呼吸、吹笛式呼吸呼吸操等呼吸鍛鍊來增強呼吸肌的活力。

比如患者用腹部吸氣,用胸部吐氣。用鼻深呼吸,吸氣時閉嘴深吸,吐氣慢,嘴微開,反覆練習很有效。如果症狀嚴重可低濃度吸氧。這樣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加患者膈的活動能力,

另外患者們的呼吸鍛鍊鍛鍊使一定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千萬不能一蹴而就。

歡迎患者“支氣管炎哮喘科普學堂”,瞭解更多呼吸病健康科普知識!

支氣管炎哮喘科普學堂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典型症狀為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和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重症有發紺、頭痛及意識障礙。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急性發作期在經過治療後,咳嗽、咳痰逐漸好轉、無氣急等即為緩解期。

  • 緩解期的患者應該學會出院後的家庭護理。在家庭護理中,病人及家屬往往著重氧療護理,而忽略了呼吸功能鍛鍊。

  • 呼吸功能鍛鍊是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治療的一個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患者可以採取各種鍛鍊方法,持之以恆進行訓練,以增強呼吸肌功能。在此簡單介紹幾種鍛鍊方法。

一、膈肌訓練

  1. 腹式呼吸鍛鍊: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腹部內收,每次10~15分鐘,每日2次或更多,可增大膈肌運動幅度,增加肺泡通氣量,有利於改善通氣功能。

  2. 縮唇呼吸:做吹口哨樣緩慢呼氣,吸與呼之比為1:2或 1:3,使肺內氣體儘量呼出,有益於通氣功能的改善。因為縮唇慢呼氣,使氣道氣流的壓力下降緩慢,防止小氣道過早閉合,避免過多的氣體滯留在肺裡。剛開始練習時,每天2次,每次10~15分鐘,熟練後可增加訓練次數及時間。

二、呼吸保健操

  1. 全身性呼吸操:慢性肺氣腫患者支氣管管壁彈性減弱,氣管等壓點內移,呼氣時管壁提前閉塞,使肺殘氣量增加,導致並加重肺氣腫。呼吸操可以延遲支氣管閉塞時間,同時鍛鍊膈肌功能,增加肺泡通氣量,改善缺氧狀態,從而延緩疾病進展。具體步驟:(1) 平靜呼吸;(2) 立位吸氣——前傾呼氣;(3) 單舉上臂吸氣——雙手壓腹呼氣;(4) 平舉上肢吸氣——雙臂下垂呼氣; (5) 平伸上肢吸氣——雙手壓腹呼氣;(6) 抱頭吸氣——轉體呼氣;(7) 立位上肢上舉吸氣——蹲位呼氣;(8) 腹式縮唇呼吸; (9) 平靜呼吸。

  2. 按腹:左腳向左跨半步與肩同寬,雙臂上舉,掌心向上,頭微後仰,用力吸氣,兩臂迅速收回,按腹部,左下右上疊按,上身略前屈,用力呼氣,左腳收回,兩手放下成立正姿勢。左右交替,連做4次,或量力而行,每天堅持1遍或2遍。
  3. 摩鼻:用兩手指上下按摩鼻翼兩邊的迎香穴及鼻樑兩側,各20次,堅持每天按摩1次或2次。以右手掌心按摩鼻尖,從左到右10次 ~ 20次,每天堅持1遍或2遍。
  4. 六字呼吸法:結合縮唇呼吸、腹式呼吸和肢體運動,突出的特點是在呼氣時合併”噓、呵、呼、咽、吹、嘻”六字的發音訓練,分別影響人體的五臟和三焦。通過不同的發音在人體腹腔內產生不同的內壓,循經導引,引導人體氣血沿各臟腑對應經絡運行,調節全身各臟腑功能,從而達到改善人體臟腑的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腹肌位置低平,肌肉力量減弱,通過呼吸肌鍛鍊,可使上胸呼吸變為下肋及橫膈式呼吸,調整呼吸頻率,減少氣體的瀦留。

  • 有效的呼吸鍛鍊方法可以鍛鍊腹( 膈) 式呼吸,發揮腹肌的作用,以增加腹肌活動幅度,改善通氣功能,緩解氣急。

  • 鼓勵患者學會控制呼吸的技巧; 痰多時應作有效咳嗽及胸部叩擊法,以促進排痰;如有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加重、發紺、發熱、心率快、胸悶等應及時到醫院就醫。

此外,運動療法——包括氣功、太極拳、散步、登梯練習等,應視病情並結合具體情況選用,運動量以病人鍛鍊後無心慌、氣短為原則,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


參考文獻

[1]梁莉.家庭護理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中的呼吸鍛鍊[J].臨床肺科雜誌,2012,17(01):1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