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小說:第十三章 編入二十路

第十三章 編入二十路

小說:第十三章  編入二十路

中原大戰

1930年註定是一個動亂的年份,戰爭伴隨著天災綿綿而至。從春荒到夏旱再到秋澇,豫東地帶早已溝河漫湮,而細雨仍然密密交織,沒有停歇的意圖。蔣、閻、馮的大戰於陰雨之中持續達十個月之久,在杞縣、考城、柳河一帶,雙方挖溝排澇,仍然交火互攻。馮玉祥以大軍前進,後防空虛,顧慮豫西土匪為患,立逼範龍章與趙冠英一起,以師長名義回豫西,掌握新崛起的蹚將刀客動向,以便收撫為其所用。

早在中原混戰之初,馮玉祥率軍東進後,豫西沒有了駐軍,幾成空虛地帶,為避免匪患,他委任久已賦閒在家的張治公為後方師長,擬利用其老杆頭的關係,維持地方治安。老財迷張治公在家坐等這樣一個好差使,內心卻開始膨脹,極欲想利用這樣的機會大發橫財,因而使得聯絡收撫杆匪進展緩慢。而在豫西,李鳴九杆、姚甫岑杆、巴根苗杆、王老六杆等紛紛蜂起,李鳴九和王老六活動於新安、澠池一帶,巴根苗和姚武辰則活動於伊陽、自由和平等縣一帶,並先後攻破蔡店、肖莊和馬回營。

範龍章是與趙冠英同時啟程的,此時的他只是一個光桿師長,心中不免失落,而趙手下尚有兩個團的兵力,不僅容易立腳,且利於收編。進入臨汝縣境內,範龍章說啥也不願再向前走了,獨自到老上司張治公的師部住了下來。趙冠英則率兩個團繼續前行,直達洛陽關林才駐紮下來。按照馮玉祥的命令,範、趙兩位師長到豫西是取代張治公師長之位的,因而,兩人通過了解,發現李鳴九、王老六系宜陽縣人,姚甫岑系汝陽縣人,巴根苗系伊川縣人,除李鳴九是個老杆頭外,其餘的皆是新拉起來的杆子。當範龍章與各杆聯繫時,趙冠英也派出人馬給予協助。之後不久,趙也從關林移住臨汝,將張治公手下所部全部繳械,人槍充實到自己的隊伍裡,張治公再次成為光桿司令。

通過一段時期的聯絡,姚甫岑、巴根苗、王老六、李鳴九等三千餘人先後被收撫,人馬集中在宜陽查驗。

小說:第十三章  編入二十路

宜陽福昌閣

1930年7月,正當戰鬥進行到緊張階段,蔣介石急切分化閻、馮隊伍,扭轉局勢,委任馮玉祥懸賞60萬買其人頭的張鈁為第二十路總指揮,讓其到豫西收編隊伍。張鈁由商丘乘飛機到漯河,為掩護其收買雜牌部隊,他在漯河掛出了河南省政府辦事處的招牌,分別派出多人到豫西接洽,展開聯絡收買活動。

張鈁字伯英,河南新安鐵門人,生於1886年。其父名溫,清拔貢,曾在陝西鄜州擔任州縣官吏。家產原不甚豐,僅可自給,但屬於舊時的所謂書香之家。張鈁兄弟五人,張鈁居長,人稱大先生,幼年時頗為聰敏,有“才子”之稱。清末畢業於保定速成軍校,分發到陝西任排長。因和營長張鳳翽與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有聯繫,辛亥武昌起義後,張鈁與張鳳翽、張雲山等在陝西響應起義,聯絡會黨、杆頭,擴充義軍。清朝在陝的統治被推翻後,張鳳翽為陝西大都督,張鈁為東路軍大都督,張雲山為西路軍大都督,這就是所謂陝西起義的“三張”。不久,南北議和,袁世凱竊據大總統,令陝西義軍編為三個師,張鳳翽都督兼任第一師師長,張鈁為第二師師長兼陝南鎮守使,駐南鄭,張雲山為第三師師長。1914年白朗率義軍入陝,袁派陸建章往剿,並令張鈁在原地聽候差使。張鈁因與張鳳翽關係密切,主動率部到關中參加追剿白朗義軍行動。陸建章入陝後,取代陝督張鳳翽的職位,張鈁也被免去本兼各職,調為北京將軍府將軍。

1918年于右任在陝西組織靖國軍,張鈁被任命為副總司令。1921年因父喪回籍,利用其資望與社會聯繫,取得吳佩孚的支持,拉了不少股東創辦觀音堂煤礦。1927年,馮玉祥參加北伐,兼任河南省主席,張鈁憑藉社會關係和觀音堂煤礦的經濟力量,擔任河南省政府建設廳長。

中原混戰前夕,蔣介石為防止西北軍把時任河南省主席韓復榘拉過去,就將韓調到山東,張鈁則仍留開封任建設廳長。閻、馮的先頭部隊第六路趕到開封時,張鈁想利用舊關係掌握萬選才作為自己的政治資本,而萬新受閻、馮委為第六路總指揮兼省主席,馮對張不滿,萬自然不會聽張的。張看呆不下去,即借視察公路為名,離開開封,經商丘前往濟南。張到濟南投靠韓復榘,韓對張的態度卻極其冷淡。恰好陳調元、蔣伯誠、賀耀祖等在濟南替蔣介石做說客,張鈁與之來往,陳調元與賀耀祖等報於蔣。蔣約張鈁到徐州見面,為了利用張鈁一時,遂發表張代理河南省主席。

小說:第十三章  編入二十路

張鈁發現第六路內部混亂,想方設法進行收買。此時在京漢線的第六路部隊尚有宋天才軍的韓、史兩師及李萬如、邢玉礎(原範龍章)師,共約兩萬人。張鈁與他們取得聯繫後,石振清知道了,極為恐慌,於大戰結束前,自行脫離部隊。大戰後,張鈁親與宋等見面,許宋仍為軍長,其餘仍為師長,還對在宜陽的趙冠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