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ST因美扭虧欲“摘帽”,但多個投資項目未達預期

*ST因美扭虧欲“摘帽”,但多個投資項目未達預期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扭虧為盈的*ST因美3月31日發佈公告稱,公司已於3月29日向深交所提交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申請。如獲批准,其證券簡稱將由“*ST因美”變更為“貝因美”,日漲跌幅限制由5%恢復為10%。

在連續兩年鉅虧後,2018年*ST因美在創始人謝宏迴歸後實現扭虧為盈。但財報顯示,*ST因美多個募資投資項目均未達到預期效益,其控股子公司吉林貝因美已連續3年未完成業績承諾。

已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ST因美表示,因2018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期末淨資產均為正值,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已消除。年報顯示,2018年貝因美營收24.91億元,同比下降6.38%;淨利潤為4111.36萬元,同比增長103.89%,實現扭虧為盈。

而受奶粉新政配方註冊過渡期行業混亂、市場競爭激烈、市場投入費用門檻提高及應收賬款回款不利等因素影響,貝因美2016年、2017年分別虧損7.8億元、10.57億元。自2018年4月27日起,貝因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也變更為“*ST因美”。

對於扭虧為盈,*ST因美在2018年財報中歸結為聚焦核心品類和品牌建設,重點打造“粉愛+”、紅愛等主導產品;藉助第三方平臺進行渠道下沉,改變原來的“人海戰術”,市場營銷費用下降約5億元;關注利潤和現金流,經銷商庫存、公司庫存商品以及庫存週轉天數等指標均比上年明顯改善,實現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為正。

事實上,為扭轉業績,貝因美曾採取多項措施,如在2017年計劃出售29套房產、與經銷商簽署目標銷售金額為36.8億元的承銷大單,2018年初出售全資子公司杭州貝因美豆逗兒童營養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權等,但真正出現成效是在創始人謝宏迴歸以後。

2018年5月18日,謝宏在辭去上市公司職務7年後,重新當選貝因美董事長。謝宏曾對媒體坦言,迴歸貝因美后的首要目標就是保殼,此外還將對渠道、體系、團隊、品牌、文化和商譽全面重塑。

2018年7月,菲仕蘭中國前首席銷售官包秀飛出任貝因美總經理,此前貝因美已聘請惠氏北區前總經理張穎擔任營銷方面負責人。加碼渠道整合之後,貝因美2018年前三季度淨利增長107.3%至1943.35萬元。

多個投資項目效益未達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貝因美3大募資投資項目——黑龍江貝因美5萬噸嬰配粉項目、北海貝因美3000噸米粉項目、年產6萬噸兒童奶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均未達到預計效益,其中兒童奶項目2018年虧損170.19萬元。

*ST因美解釋稱,受行業變革及市場整體環境影響,黑龍江貝因美奶粉銷量下降,考慮到資金成本原因,公司按需定產,相應減少產出,故未達到預計效益;隨著消費升級,各類米粉替代產品不斷湧現,市場容量增長緩慢,公司對米粉產能進行了調整;此外,兒童奶產品需求緩慢,公司對兒童奶產能進行調整,項目完工後尚未進行大量生產,故未達到預計效益。

此外,貝因美控股子公司吉林貝因美已連續3年未達到業績承諾。2015年,貝因美以1.17億元收購敦化美麗健乳業有限公司(現更名為吉林貝因美乳業有限公司)65%股權。交易對方承諾吉林貝因美2016年-2018年的扣非後淨利分別不低於1500萬元、1800萬元、2000萬元,然而實際完成的數據分別為-1423.19萬元、-993.12萬元、36.59萬元。因此,吉林貝因美需向母公司*ST因美補繳利潤差額。

*ST因美解釋稱,2018年受主要原材料嚴重缺貨及採購單價上升的影響,吉林貝因美銷售訂單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同時,吉林貝因美自身市場開拓有限,導致銷售收入和收益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公司將敦促相關方履行承諾,並將加大力度協助吉林貝因美拓展市場、加強成本管控、提升經營效率以實現經營業績的提升。”

此外,貝因美每期末對吉林貝因美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分別於2016年、2017年計提商譽減值2030.56萬元、5582.43萬元。截至2018年末,其商譽賬面價值餘額為1300萬元,無減值跡象。

新京報記者 郭鐵 圖片來源 官網截圖 編輯 李嚴 校對 柳寶慶

記者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