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指數基金大數據點評:揭祕牛散和機構的吃“基”祕訣!


指數基金大數據點評:揭秘牛散和機構的吃“基”秘訣!



指數化投資,無論是中長期投資還是中短期階段性投資,都是較好的投資工具。主要體現在:投資組合透明--更能實現投資者的投資目標;長期業績優勢--避免擇時誤差;更低廉的管理費率;中短期階段性投資優勢--排除個股風險等非系統性風險,獲得市場平均收益。

天弘系列指數基金,具有參與資金門檻低,管理費用低,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等優勢。

指數基金的投資優勢疊加天弘系列指數基金的交易優勢,使得天弘指數基金贏得近800萬用戶的青睞。天弘指數基金的大數據案例中,揭示了散戶牛人和機構用戶的幾種投資指數基金的賺錢方式。具體來看天弘指數基金的大數據案例第八張圖的文案:牛散和機構,究竟誰在吃“基”?

指數基金大數據點評:揭秘牛散和機構的吃“基”秘訣!


(1)收益率王者:85後小夥

天弘指數基金中收益最高的用戶,是個85後小夥,在2015年購買天弘中證500指數基金,收益率高達87.11%,只可惜買的金額太少!

點評:這個85後小夥的投基收益大幅超越中證500指數年度漲幅,是一箇中長線投資高手。中證500指數 2015年1月23日收盤價5633.29點,2015年最高11616.39點,最高漲幅106.21%。85後小夥收益87.11%,吃到指數2015年初至最高點區間漲幅的82%,此後未參與市場調整。完成了一次市場人士稱讚的,吃魚只吃肉多的魚身,不吃魚頭和魚尾的完美投資。

(2)吃“基”選手:收益70%盈利10萬+

一位80後男士,在一年中,分別購買了四次天弘中證500指數基金,收益超10萬元,收益率70%。大吉大利,恭喜吃“基”!

點評:看準市場機會,短線操作,是技術派高手的獲利方式。隨著股票上市家數的增加,調整市中個股風險加大,選股越來越難。指數型基金會逐步成為無論是散戶投資者,還是保險等機構投資者在股票市場短期投資的主要工具。

(3)死忠粉:盈利百萬元的滬深300

一位75後男士,收益率40.9%。他購買的基金只有一隻,天弘滬深300指數基金!真是個專情人士。

點評:彼得·林奇說:“投資的第一條規則是,你必須瞭解你持有的股票”。無論是股票、股指或其它投資工具,做自己最熟悉的,是一種重要的投資方法。75後男士投資了對大盤股覆蓋較為集中的滬深300指數,是一個投資風格偏穩健的價值投資者。三年期間獲得40.9%的收益率,也體現出較好的股票市場擇時能力。

(4)機構用戶:這是盤大棋

天弘指數基金的機構用戶中,收益排名最靠前的是3家保險公司,從機構交易行為來看,要麼有止盈,均為2018年前就全部贖回;要麼提前佈局、仍然持有。

點評:回顧2018年的股票市場走勢,機構投資者在年初全部贖回,顯現了對經濟基本面和股票市場走勢的專業判斷能力。在當時眾多機構看多市場的背景下,能夠堅持獨立判斷,並落實到投資實踐中,做到知行合一,是難能可貴的。這樣的機構投資者是大家投資理財的好幫手。

(5)大棋當然要“寬基”做棋子咯!

從產品偏好看,機構用戶也更偏好寬基,比如中證800、上證50、銀行板塊等指數基金產品,交易相對低頻,持有時間較長。因為資金偏大,收益率預期在10%上下波動。

點評:寬基指數能夠實現更多的行業覆蓋,規避行業和個股風險,享受市場平均收益。目前看寬基指數覆蓋的行業情況如下:

指數的特徵,從各主要寬基指數行業配置前五名來看指數風格特徵。

上證50指數,超大盤特徵:行業配置集中,金融56.97%,工業10.38%,日常消費10.13%,材料4.91%,可選消費4.72%。

滬深300指數,大盤風格指數: 行業配置:金融34.90%,工業13.13%,可選消費10.51%,日常消費8.79%,信息技術8.38%。

中證500指數,中盤風格指數,行業配置:工業20.10%,信息技術17.38%,材料17.21%,可選消費13.02%,醫療保健9.48%。

中證800指數,中小盤風格指數,行業配置:金融27.30%,工業14.79%,可選消費11.13%,信息技術10.50%,材料9.49%。

創業板指數,中小盤風格指數,行業配置:信息技術33.53%,工業19.96%,醫療保健17.14%,日常消費13.64%,可選消費6.5%。

投資者可以根據個人行業偏好選擇。

(6)出手快很準,盈利10%-20%就賣

從機構的交易行為案例中,便可看出他們的偏好。

案例1:A保險公司,2017年買入天弘中證800指數基金,半年後贖回,賺取收益441.7萬元。

案例2:B保險公司,2017年購買天弘上證50指數基金,持有至18年三季度收益率16.9%。

案例3:C保險公司,2017年初購買天弘銀行指數A,2017年底贖回,收益率14.2%。

點評:在股票市場整體偏弱,或者風格指數表現疲弱的情況下,能夠波段操作,見好就收,體現了專業投資者的負責精神和專業素質。保險等機構投資者追求絕對收益,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上述三個案例均為2017年買入,從2015年至2018年的市場表現來看,市場在2015年下半年展開調整後,2017年下半年出現單邊上升行情。特別是以銀行為代表的大盤股走出一段行情,這些機構投資者2017年買入,其中兩家保險機構在2017年底市場高位時贖回,表現出較好的擇時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