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我是爱南开的


我是爱南开的

在其他城市,再也找不到像南开和天大离得如此之近的两所名校了。事实上,两个校园之间,有过一段连围墙都不存在的时期。一条布满了小饭馆、酒吧和理发店的南北通道连起了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和94号,你无法分辨穿梭于此的年轻人究竟属于天大,还是南开?他们有的向南,有的向北。向北,是“北洋”(天大前身为“北洋大学”),向南,是“南开”。


我是爱南开的

作为南开大学第一期学生、周恩来总理的这句“我是爱南开的”,已经成为几代南开人的集体记忆,成为这座知名学府的文化符号。

1919年首次开学,南开大学一度是中国最成功的私立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下,组建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

我是爱南开的

(1919年9月25日,南开大学开学。第二排右起第七人为张伯苓,第九人为严修,第十人为黎元洪,最后排左起第一人为周恩来。)

我是爱南开的


我是爱南开的

从南大东门步入校园,与天津大学是完全不同的感觉,质朴很多,有了更多的田园色彩,设计感并不强烈。绿树草坪成了主角,主路和老式教师住宅楼被掩映其中。当时,就感觉这与自己想象中的南开还是有蛮大的区别,不会就这样定义了南开的景致吧?随着步入校园越深,了解越多,才知道这是一种铺垫,甚至是一种后续高潮的反衬。

我是爱南开的

我是爱南开的

荷叶塞满了池塘,这是中国园林的标配。在这一点上,两所学校达成了一致,都留下了这么一片水面,水是有灵性的,再有分歧,在这一点上,谁也不会反对,不然,就有点矫情了。

我是爱南开的

一路走来,满眼绿色,不经意间撞见这样一座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建筑,强烈的色彩跳跃,让人豁然。这也就像南开大学这篇鸿篇巨制的扉页,向每一位来到南开的人展示着它的人文、包容。

正是这样一种理念,在南开大学的建筑上也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天津大学不同,南开大学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等,建筑风格更具多样性,更具包容性,虽然没有天津大学那样强烈的设计感,建筑与环境还是很和谐的。

我是爱南开的

在绿树成荫的环境中,竟然有着这样现代感十足的综合实验楼,与办公楼无论从建筑风格,还是建筑色彩而言,都是一种穿越。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因为建筑太过统一,对人的思绪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桎楛。建筑能表达我们的心情就好。

我是爱南开的


我是爱南开的

而与实验楼不远的医学院依然使用着建于1923年的思源堂,即原来南开大学的科学馆,是日本轰炸后唯一幸存下来的建筑。该建筑具有很浓的古典主义建筑特征,混合结构的三层楼房,清水砖墙,正立面用六个支柱支撑入口门廊,建筑形象讲究严格对称。

我是爱南开的

我是爱南开的

再看看比邻的迦陵学舍,你会觉得这是一所学校建筑的风格吗?你是喜欢,还是反感这样的建筑风格的反差呢?不管怎样,它们就这样携手矗立在南开大学的校园内。

我是爱南开的

大学校园能有这样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游泳馆,也是件很幸运的事儿。但就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来说,并没有太大关系,只是根据游泳场馆的功能需要,以及我们对体育场馆外观的期盼就好了,其他的不重要,本来就不想建成什么地标建筑。

我喜欢这样混搭的风格,这让我想到了南开大学创办人之一张伯苓面对社会各界对他向徐世昌、黎元洪等军阀筹款提出的质疑时说的那句话:“美好的鲜花,不妨是粪水培育出来的”,将军阀政客的财富拿来发展教育,造就青年人才,当然未尝不可。

我是爱南开的

能接受这样的理念,但还是觉得南开最伟大的毕业生之一、数学泰斗陈省身的旧居设计风格有点太过普通了,就像十几年前,中国很多二三线城市修的别墅。如果你没有被门前“陈省身旧居”所提示,很容易就错过了。

或许是为了衬托吧,无论再声名显赫,也只是南开学子。在母校里,低调是唯一的选择。当我看到不远处的南开主楼时,确信这就是设计旧居的初衷。

我是爱南开的

1963年,一座巍峨的大楼耸立在南开大学校园。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拿出巨资建设大学主楼,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这座大楼主楼11层,既有苏式的风格,同时也继承了天津建筑的传统,在主楼中央,建有高高的塔楼。它是当时天津第一高楼,也是全国教育界高校中的第一高楼。

大楼前的广场上,竖立着周总理的塑像。塑像底座上,铭刻着周总理那句充满情怀,以及后续无奈的名句。

我是爱南开的

如同所有的同城“双子星”高校一样,南开和天大之间存在较量。文学家曹禺和老舍曾称赞,“知道有中国的,就知道有个南开”。天大的知名度相对低得多,被不少人误以为是一所市属高校。南开学生也就拥有了一种天然的心理优势。

天大学生不甘居于人后,言语上的针锋相对便不可避免。 南开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假如让天津大学的学生来回答,答案很可能是戏谑式的“一墙之隔”, 反之亦然。

我是爱南开的

总体来说,天津大学理工科强,南开大学文理科强。天津大学的王牌专业不少,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全国排名第二,建筑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光学工程专业均位居全国第三,实力不容小觑。

化学专业、数学专业、历史专业、经济学专业是南开大学的四大支柱专业,除此以外,其他文理科专业的实力水平都相对均衡没有特别突出强势也没有格外落后薄弱。


我是爱南开的

“邻居”曾有一次“结亲”的机会,本世纪初,中国高校合并风潮正盛,针对这两所学校,一度产生了一个合二为一的计划。今天,这片繁华之地已被两校合建的“联合研究大厦”占领,只留下“天南街”的种种传说。大厦底部形似大门,行人从中穿过。于是,“天南街”还没走远,“南天门”来了。

原本想两校先联合办公,办公场所就是这座建筑。只可惜,后来两校合并不了了之,这座建筑也被一分为二,一半归南开,另一半归天大。同一所建筑内,有着两所互不服气的大学同在,也是一大景观了。

我是爱南开的


2009年3月,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在海河岸边为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划定了新校区。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新的校园仍在一起。看来,下一个百年,它们要继续做“亲密无间”,但又“南辕北辙”的邻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