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423斤的胖友手術減肥

423斤的胖友手術減肥

9月4日上午,一場特殊的手術正在中國科大附一院手術室緊張進行著,接受手術的小夥子名叫李天(化名),今年27歲,但近幾年來卻一直被體重問題困擾。因為性格開朗,各種交際應酬較多,飲食過度,自2012年,他開始迅速地發胖,到後來體重飆升至423斤。

嘗試各種減肥方法均失敗

不能平躺著睡覺,不能正常行走,生活無法自理,免疫力下降,聽覺受損,血液高度黏稠……自今年以來,他只要坐著,不用十分鐘就會睡著,他在睡眠中因為肥胖導致的呼吸暫停時間達到了90秒,肥胖正在嚴重影響他的生活和健康,李天根本無法繼續工作,妻子也離開了他。

嘗試各種減肥方法,參加了各種減肥訓練營,終於減到了230斤,但沒過多久卻又回彈至400斤,反覆多次,李天幾乎放棄了對生活的信心。最後,李天的姐姐看新聞裡播出中國科大附一院減重代謝科吳立勝主任團隊在今年4月剛剛完成的一例420斤的胖友減重術,感覺弟弟似乎迎來了希望。

會診打造最安全的手術方案

今年8月中旬,李天來到普外科疝及減重代謝外科主任吳立勝的門診。經過一系列檢查化驗後吳立勝發現,李天BMI體重指數是正常人的3倍,也是他接診以來遇到的肥胖指數最高的患者,甚至連診室內特製的體重秤都已經無法測量他的體重。檢查中還發現他同時伴有高胰島素血癥、高血脂、高血壓、男性激素水平偏低、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徵等多種症狀,手術風險非常大。

吳立勝團隊邀請了包括ICU、麻醉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等多學科會診,反覆研究各項檢查指標,並徵求家屬意見,為他量身打造最合適的手術方案。

手術過程可謂“步步驚心”

9月4日,在中國科大附一院手術室,由吳立勝主刀,李天接受了腹腔鏡下袖狀胃切除手術,袖狀胃切除術可以減少胃的容量,降低刺激產生飢餓感的荷爾蒙分泌,同時又不改變胃腸道的生理狀況,不干擾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保證他正常的能量需求。

吳立勝介紹說,為了方便手術操作,需要將手術床搖成頭高腳低位,但由於患者體形太過龐大,手術床無法轉換到需要的角度,這給手術帶來很大的困難。並且,在腹腔鏡手術中,需要往患者腹腔中充入氣體,讓腹腔張開,為手術操作提供空間。以往的手術,充氣的過程一兩分鐘就搞定了,但這次因為腹腔容積太大,充氣過程持續了很久,才將這個“大氣球”撐起來。“因為患者腹腔內太多脂肪,即使充氣後也沒有多少空間去順利手術操作,特別是在胃和脾臟血管的連接處,既要保證不出血不損傷脾臟,又要順利分離胃底,每次調整腹腔鏡鏡頭和器械角度都需要花去4到5分鐘,才能完成一個4到5秒的切割分離動作,切胃的時候更是困難,操作器械需要穿過胃底,卻又不能損傷其他臟器,處處都需小心謹慎。”

在麻醉科和手術室的全力協助下,經過幾個小時的奮戰,手術終於順利完成了,吳立勝回顧手術過程說,可謂是“步步驚心”,但因為術前精心的準備和充分的評估,患者在手術當中幾乎沒有出血,很好地減少了手術創傷。

希望從此後可以遇見愛情

術後第二天,李天就可以自己下床行走。吳立勝介紹說,加以一定量的體育鍛煉和飲食控制,在未來一年半的時間裡,李天的體重可以減少到200斤左右,並且體內的各項指標將逐漸趨向正常狀態,相應的合併症會得到有效控制和緩解。

媽媽說,希望他瘦下來後,能尋覓到屬於他的愛情,建立自己的家庭,來彌補曾經的遺憾和傷痛。李天說,希望自己可以像很多人一樣,去旅行,去享受本該可以擁有的美好生活,也可以儘自己的能力去照顧母親,因為在他減肥的歲月裡遭受了種種坎坷和磨難,是媽媽和姐姐一直支持他,陪伴他。

非所有胖友都適合減重手術

減重代謝外科手術在我國起步較晚,目前省內僅有極少數單位開展。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於2010年在副院長黃強的帶領下率先開展了減重代謝手術,並於2015年成立普外科減重與代謝外科亞專科,是省內規模最大的減重外科中心,手術水平在安徽省內處於領先地位。近年來已經成功開展了百餘例手術,幫助很多胖友重拾生活的信心。

吳立勝表示,減重手術主要針對於BMI指數過高的肥胖患者,以及內科治療無效的肥胖糖尿病並伴有代謝異常的患者,但也並不是所有的胖友都適合該手術,由於某種遺傳基因疾病、內分泌疾病導致的肥胖,某些藥物的使用而繼發的肥胖,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糖皮質激素長期大量的應用、腫瘤藥物的使用等造成的肥胖,不宜接受手術減重;心肺功能嚴重障礙,手術耐受能力差,不主張進行手術治療。

朱偉華黃歆吳家煒記者楊賽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