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建立消滅宮頸癌的三級防治網絡

在美國,宮頸癌發病率幾乎為零。據瞭解,克利夫蘭醫學中心每年篩查近30萬例,宮頸癌僅為一兩例。而在我國,HPV感染形勢嚴峻,中國育齡女性的高危型HPV感染率近15%。深圳城市人口中年輕人佔比較高,生育力強,而宮頸癌更多的是在生育期年齡發生,並有年輕化趨勢,因此,深圳的宮頸癌發病率相對較高。宮頸癌病因清楚,可防可治。國內眾多知名專家聯手打造宮頸癌的三級防治網絡,把宮頸癌一網打盡的夢想將照進現實。

建立消滅宮頸癌的三級防治網絡

▲羅湖中醫院成人預防接種門診提供九價HPV疫苗。

建立消滅宮頸癌的三級防治網絡

1995年,在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子宮頸癌防治團隊的帶領下,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婦科率先在深圳地區開展子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早診早治;從1999年開始,宮頸癌流行病學以及預防控制領域的“中國名片”喬友林教授團隊專家牽手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建立並完善宮頸癌三級防治網絡,帶動全市宮頸癌防治工作。

宮頸癌三級防治網絡的第一級是病因預防,打疫苗是預防宮頸癌的最佳方式;第二級預防是癌前病變的發現與干預。據喬友林教授介紹,宮頸癌的癌前病變是癌症中最明確的,也是最容易發現的,而從HPV感染到癌前病變再到宮頸癌,需要很多年的時間,足以通過篩查把早期病變找出來,再通過早診早治進行阻斷。

據瞭解,宮頸癌患者中,從未做過篩查的佔50%,5年內沒篩查的佔10%。1999年,醫科院腫瘤醫院宮頸癌防治團隊將國際最先進的液基細胞學和HPV檢查引進國內,這兩種手段結合,精確度高達98%。

對於已經確診的宮頸癌,應儘早接受治療,提高治療效果,這是宮頸癌的第三級預防。據瞭解,目前先進治療手段有很多,宮頸癌六成以上可治癒,對於尚未生育的女性亦可採取保守治療。

兩癌篩查列入深圳婦幼安康計劃

通過深圳多家醫院的共同努力,宮頸癌免費篩查工作漸漸獲得社會各界的認同和關注,自2009年起深圳市將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作為新舉措列入婦幼安康計劃中,讓更多女性同胞受益。

作為深圳市婦幼安康工程——子宮頸癌防治項目牽頭單位,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在全市各區開展子宮頸癌篩查與早診早治工作,在子宮頸癌防治領域進行了有益探索並取得一些初步經驗,引領深圳地區的子宮頸癌防治三級網絡建設、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社區人群健康教育、防治個案信息採集與管理、疾病預防與干預研究等。

2004年,該院被國家衛生部疾病控制局、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廣東省衛生廳授牌“子宮頸癌早診早治示範基地”。如今,宮頸癌防治網絡已佈局至全市區級醫院,作為惠民工程,免費的子宮頸癌篩查已在全市範圍推廣。

自取樣HPV檢測可讓篩查更普及

深圳另一個國家“子宮頸癌早診早治示範基地”屬於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該院於2003年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成立了集宮頸門診、專業護理、病毒DNA檢驗、細胞學診斷、陰道鏡及宮頸活組織檢查、病理製片及診斷、LEEP治療、病例隨訪及臨床研究為一體的全方位子宮頸癌早診早治中心。

這一示範基地利用國際先進技術進行宮頸病變規範化診治,至2017年12月,診斷宮頸癌前病變14458例,宮頸癌1505例,其中早浸癌632例。該中心建立了完整的病案管理系統,建宮頸病變隨訪檔案6000餘份,在這一平臺支持下完成了27個立項科研課題。

在中心顧問專家魏麗惠教授、喬友林教授指導下,該基地利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先後完成了多項世界衛生組織、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課題和衛生部基金項目及省市科研立項,在深圳市及周邊縣市進行了25,000人次以人群為基礎的子宮頸癌篩查,獲得了大量子宮頸癌與癌前病變流行病學和發病危險因素的人群數據,為子宮頸癌防治策略的優化提供了依據。此外,該中心還與美國國際防癌組織、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建立了合作關係,雙方完成了5項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子宮頸癌防治項目。

該基地主任吳瑞芳團隊首次在大樣本人群證實了基於HPV檢測的自取樣子宮頸癌篩查的價值,有關改善自取樣子宮頸癌篩查敏感性的論文被美國《宮頸癌防治指南(2012年)》作為新的研究動向所引用,“HPV檢測作為宮頸癌初篩的大樣本人群篩查模型建立及推廣”2014年獲深圳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首創通過社區與網絡方式的人群自取樣宮頸癌篩查模式,使篩查覆蓋全球所有低資源地區成為可能,英國、澳大利亞、歐盟等多國將其納入政府主導的子宮頸癌篩查項目,“自取樣HPV檢測為人群宮頸癌篩查模式的建立與應用”獲2017年華夏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該成果入選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評出的“2017年影響人類未來的十大醫學創新成果”。

深圳發病率居高不下?篩查人數增多了

宮頸癌三級防禦得到進一步的推廣,那麼深圳的宮頸癌防控形勢如何?發病率是否有所下降?根據記者瞭解的情況,事實恰恰相反。

據北大深圳醫院統計的液基細胞學檢測數據,2015年該院門診共檢測42055例,其中陽性率為6.24%,高度病變為0.41%;2016年檢測43810例,陽性率為6.99%,高度病變為0.52%;2017年檢測45740例,陽性率達7.52%,高度病變為0.6%;2018年1-5月共檢測18079例,陽性率為9.44%,高度病變為0.76%。無論是陽性率還是高度病變都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子宮頸癌早診早治示範基地實驗室負責人王純副主任醫師介紹,這是因為前來檢測的人群在逐步擴大。“以前大家沒有這個意識,現在知曉率在增高,原來沒有來檢測過的人也來檢測了,篩查人數也在增多,陽性率和高度病變相應增多也在情理之中;另外,深圳流動人口多也是發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杜輝表示,那些早年來深圳的年輕人,隨著時間推移,年紀增大,患癌的可能性增加;另外越來越多人把父母接到深圳,老人可能都沒有做過篩查,一有症狀查出來就是癌。“深圳人口多於以前,單純數據來看並不能反映問題。但深圳的宮頸癌三級防護,目前已讓部分人阻斷病因,篩查發現更多癌前病變,早診早治讓很多早期的宮頸癌通過手術治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