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機構長線資金買了什麼股票?

本文首發於微操盤自媒體,抄襲行為微操盤保留司法維權的權力,感謝關注支持。

機構長線資金買了什麼股票?

上週的市場依然是沒有信心的,融資餘額持續走低,但市場已經不跌了,週一兩市紛紛創下新低後,就雙雙持續拉昇。

儘管走的依然磕磕巴巴,但明顯已經集聚了一些人氣。我們一直在給大家打氣,也遭受了很多非議,但這個時候還是要和大家說一句,陽光總在風雨後,跌不下去有彩虹。

中報陸續披露,除了業績之外,最重要的資料就是二季度機構們的操作。其實距離六月底已經過去兩個月了,很多機構的持倉可能又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我們觀察中報的機構持倉,並不是為了跟著機構買,這種滯後很多的消息也不值得我們追蹤。主要還是圍觀機構們在面臨市場波動時,是怎樣做的,掌握不同機構在持倉心態上的變化。

今年六月底正是市場跌的最凌厲階段,散戶們面對持倉毫無理由的暴跌,往往選擇割肉。但很多長線投資機構,在對持倉股進行深度投研後,決定逆勢加倉。

社保基金在二季度加倉了接近7.5億元的華東醫藥、5億元的新綸科技、3億元的中國巨石。可以看到這些個股都是細分行業龍頭,社保基金持倉風格也顯露無疑,價值偏成長,中長線持有。

社保基金無需對外公佈持倉細節,我們只能夠通過前十大股東表來尋找他們的蹤跡,目前可以看到,社保基金目前最為青睞的還是醫藥股,樂普醫療和華東醫藥的持倉分別達到了40億和27億。

伴隨著A股被納入MSCI,QFII對於A股的影響也越來越深刻。QFII的持倉風格其實和社保基金非常類似,但是更偏向於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品牌。

二季度QFII的第一大持倉依然是貴州茅臺,持倉市值已經接近140億元。海康威視、恆瑞醫藥、海螺水泥等藍籌股也都是QFII的重倉股票池。

上週險資加倉的消息是大盤企穩的重要原因,險資實質上已經是A股最大的機構持倉者。

但險資的持股方式比較複雜,難以很全面的做統計,但仍然可以通過險資二季度的加倉來觀察他們的心態。萊紳通靈、今天國際、久遠銀海等成長股成為險資的主要方向。

通過對三大長線資金在二季度的操作,我們可以看到,儘管市場並不理想,但成長股的下跌實際上是給了長線資金以更好的價格買入的機會。

大家都知道,資金體量越大,取得高額收益率的難度越大。社保基金已幾千億的市值,這麼多年來一直保證了9%左右的穩定收益,靠的就是這種逆勢加倉的判斷,和對價值股的執著。

這恰恰是我們散戶應該學習的,不以漲喜,不以跌悲,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