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新老業務齊發力 喜提十年來最高業績增速

精工鋼構(600496)

事件:

公司於 2018.8.24 發佈 2018 半年報。 2018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8.95 億元, 同比增加 28.44%;實現歸母淨利潤 1.19 億元, 同比增加 114.05%;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 1.06 億, 同比增加 492.18%。 其中 Q2 實現營業收入 17.67 億,同增 5.8%;實現歸母淨利潤 0.94 億,同增 176.36%。

觀點:

1. 營收利潤增速均創十年來之最,龍頭將持續受益鋼結構市場爆發式發展

業績高速增長。 2018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 38.95 億, YOY+28.44%, 歸母淨利潤 1.19 億元,YOY+114.05%, 扣非 1.06 億, YOY+492.18%,均為 2009 年以來最高增速, 主要得益於公司訂單承接持續增長、新業務技術加盟模式發展及鋼價波動影響減弱;

鋼結構企業迎爆發式市場發展機遇。 我國建築用鋼量佔全國粗鋼產量的比例一直在 4%-6%浮動,鋼結構產值佔建築總產值的比例僅為 2%-3%, 遠落後於主要發達國家 50%以上的比重。《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 2016-2020 年)》指出,目標到 2020 年鋼結構用鋼佔建築用鋼比例從 2015 年的 10%提升到 25%以上; 加快鋼結構建築推廣應用,力爭鋼結構用鋼量由目前的 5,000 萬噸增加到 1 億噸以上。 據此結合“十三五”末裝配式建築目標比例 15%, 我們判斷 2018-2020 裝配式建築市場 CAGR 在 35%以上,而其中鋼結構市場 CAGR 則可能高達 80%以上, 鋼結構企業顯著受益市場發展,截至 8.25 有 3 家鋼結構

上市公司公告中報,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平均值高達 48%,另有 3 家預告歸母淨利潤增速平均區間在43%-78%;

公司作為鋼結構龍頭將率先受益市場發展。 公司承建了鳥巢、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廣州塔等多個地標性建築,建築鋼結構產值連續 6 年位居行業第一,入選住建部首批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名單,是毋庸置疑之行業龍頭。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夯實業務基本面,在工業建築、公共建築等強項領域順利深化高端路線,並於集成建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這三大領域新承接業務分別同增 35.98%、127.46%和 1287.88%。

2. 看好新興技術加盟業務大幅提升盈利水平

技術加盟業務利好業績增長和業務結構優化。 國家大力推廣鋼結構市場,使鋼結構龍頭的技術加盟業務成為風口業務。以業務龍頭杭蕭鋼構為例, 該項業務佔比從 2014 年逐年攀升至 2017 年的 28%,約貢獻了當年 74%的毛利,帶動公司利潤持續高增速,並顯著拉開與其他同業公司盈利水平差距。此外,該業務由於收取一次性資源使用費,有利於改善公司現金流;

公司開始拓展技術加盟業務並取得良好進展。繼杭蕭鋼構,公司也進軍技術加盟市場併成為其中佼佼者,於 2017.9 和 2018.1 先後簽約兩單,分別收取資源使用費 5000 萬/6000 萬,有力推動了當期利潤增長,且收費水平高於杭蕭鋼構;

未來市場空間仍然遼闊,公司作為行業龍頭有實力搶佔市場份額。按“一次性 3,500 萬+後續 5 元/建築平方”的常見資源使用收費標準,估算全國 334 個全國地級市的一次性資源使用費市場容量在 200 億以上,空間仍然遼闊。合作方普遍更看重成熟的、擁有豐富市場化實踐經驗積累的技術體系,公司作為行業領軍企業有望搶佔市場份額持續推動業績增長。

3. 看好傳統鋼結構業務下半年業績釋放再加速

從細分業務分佈來看, 公司鋼結構項目釋放業績週期較快。 公司中報未披露細分業務收入情況, 據 2017年數據,公司鋼結構業務以輕鋼結構為主,當期輕鋼結構/多高層鋼結構/空間大跨度鋼結構營收佔比分別為 58%/24%/14%。鋼結構項目較一般工程項目建設週期更短, 多高層(重鋼)結構主體結構部分工期一般 8-12 個月, 輕型鋼結構則一般僅 3-6 個月。對比 2016-2018H1 新承接業務及當期營收兩項指標的同比增速可發現存在 6 個月左右的滯後;

下半年鋼結構業務收入有望維持高增速。 受益於鋼結構市場持續迅猛增長, 公司在手訂單充沛, 2017新籤業務佔當期收入比為 1.6 倍, 2018 年以來拿單速度維持高位, 2018Q1/Q2 新承接業務 65.7 億, 同比增速分別高達 34%/29%,整體佔當期收入比為 1.7 倍, 同增 32%,較去年同期增速又提升了近 4 個百分點, 基於對鋼結構項目釋放業績週期的判斷,我們認為下半年鋼結構業務收入將提速, 推動整體業績更上一層樓。 按新承接鋼結構業務佔比 90%、鋼結構業務營收佔比 98%、項目釋放業績週期一年建立粗略測算模型, 初步判斷 2018 鋼結構業務收入同增 30%,帶動公司整體營收同增 30.9%。

4. 盈利水平提升,預計2018鋼價上漲幅度有限, 利好公司利潤表現

毛利率提升而期間費率下降,整體盈利水平顯著提高。 報告期內毛利率為 12%, 較 2017H1/2017 分別提高 2.2 個/0.5 個 pct。 銷售/管理/財務費率分別為 1.5%/5.4%/2.2%, 分別同減 0.6/0.3/0 個 pct。合計期間費率 9 %,較 2017H1/2017 全年均下降 0.9 個 pct。所得稅率 14.7%較 2017H1/2017 全年分別下降0.1 個/9 個 pct。淨利率 3.06%, 較 2017H1/2017 分別增加 1.2/2.1 個 pct,提升顯著;

收付現比同步下降, 開展業務致經營性和投資性現金流出加大, 定增後現金充沛:報告期內公司收付現比分別為 88.9%/90.9%,分別同減 9.9 個/5.5 個 pct,較 2017 全年分別下降 19.2 個/25.1 個 pct。 經營性及投資性現金流金額分別為-3 億/-1 億,較去年同期的-1.3 億/-0.1 億流出加大,系開展業務和對外投資所致。公司於 2018.4 定增募集資金 9.47 億,其中 3 億用於新增註冊資本及實收股本,剩餘 6.47 億計入資本公積,因此融資性現金流淨額 8.9 億較去年同期-2.4 億大幅增加。

預計 2018 鋼材價格上漲幅度有限,成本端利好鋼結構企業利潤表現: 2016-2017 鋼材價格上漲是掣肘鋼結構企業利潤的重要因素。以杭蕭鋼構為例, 2016、 2017 鋼結構產/銷量基本持平,分別為 38.27/38.96萬噸和 38.87/38.73 萬噸, 2017 多高層鋼結構成本構成中材料費用為 9.66 億,漲幅 75%,經測算鋼結構材料費用增加部分使公司毛利率從 44.8%降低 9.4 個百分點到 35.4%。預計 2018 鋼材市場在經歷過去 2 年去產能後,整體供給、需求兩端總體保持同步小幅增長,鋼材價格穩中有升,上漲幅度有限,利好鋼結構企業利潤表現。

結論:

報告期內,公司營收/歸母淨利潤/扣非同增 28%/114%/492%均為近 10年之最。毛利率提升而期間費率下降,整體盈利水平顯著提升。收付現比同步下降,開展業務致經營性和投資性現金流出加大,定增後現金充沛。我們認為鋼結構企業迎市場爆發式發展機遇,業績普遍靚麗,而公司作為鋼結構龍頭將率先受益市場發展。看好新興技術加盟業務大幅提升盈利水平、 公司作為行業龍頭有實力搶佔市場份額;看好傳統鋼結構業務拿單速度維持高位、 下半年業績釋放再加速、 全年收入同增 30%,帶動公司整體營收同增 30.9%;判斷 2018鋼價上漲幅度有限利好公司利潤表現。 預計公司 2018 年-2020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 85.54 億元、 116.1 億元和 156.82 億元;每股收益分別為 0.13 元、 0.21 元和 0.28 元,對應 PE 分別為 22.8X、 14.4X 和 10.8X, 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鋼價波動風險、市場競爭風險。

本文源自證券市場紅週刊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