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房產稅真的會收嗎?專家表態:房地產稅開徵不應前怕狼後怕虎

這兩天房地產稅成為過去半年間的熱門話題,與之相關的討論愈發熱烈。一個來自頭條粉絲的憂慮“

小編房產稅真的會收嗎?會收多少?什麼時候收呀,我現在手裡有5套房子,除了深圳的一套自住外,在東莞,惠州各有一套,成都也買了一套,本來打算去杭州再入手一套,可是這兩天房產稅的消息一出,不敢出手了,求指教到底房子還能不能買?我害怕被套牢!”

房產稅真的會收嗎?專家表態:房地產稅開徵不應前怕狼後怕虎

其實房地產稅之所以受到社會關注,是因為它動了太多人的“奶酪”,千家萬戶私人利益直接受損,並且會有一些強勢群體因此遭受更多利益損失。因此,許多人都會擔心房地產稅一旦開徵,會出現一些短期風險,如擁有較多住房的家庭拋售住房,有意向購房家庭需求減少,房價劇烈下挫,泡沫破裂,進而引起購房家庭斷供、開發企業資金鍊斷裂等問題。

既然大家如此關心,小編就順便找了一些專家的觀點供大家選擇性聽取

專家表態:

4月初,有專家表示,對房地產稅而言,已經不是要不要徵的問題,而是徵收範圍、免徵範圍、按照面積還是套數徵收的問題。

關於開徵時間?有專家提出——不可能太早,“三年之內不會徵收。”

8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撰文指出,當前房地產市場泡沫風險已經較大,行政調控效果在邊際下降,“灰犀牛”正在步步緊逼。如不及時化解風險,樓市危機或會在拐點時刻全面爆發。

對此,他建議加快房地產稅的立法進程,不能以稅收法定和問題複雜為藉口,沒完沒了的調研拖延時間。若以“逐步推進”為藉口,總是“前怕狼,後怕虎”、瞻前顧後,逐步推進就變成消極應對,必將貽誤時機,釀成巨大風險。

房地產稅無異於“洪水猛獸” 長期風險“灰犀牛”迫近

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17胡潤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大陸擁有千萬資產的“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147萬,比去年增加13萬,其中房產投資佔到總財富90%的炒房者佔15%;擁有億萬資產的“超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9.9萬,由於2016、2017年兩年房市火速升溫,房產投資佔總財富80%以上的炒房者在這部分人中的佔比由2015年的10%上升至15%。

房產稅真的會收嗎?專家表態:房地產稅開徵不應前怕狼後怕虎

對於這部分“強勢群體”,房地產稅無異於“洪水猛獸”。

專家——倪鵬飛:房地產稅開徵固然可能帶來泡沫破裂的短期風險,但若因此推遲徵收,必將貽誤時機,釀成更嚴重的長期風險。

當前房地產的價格和數量泡沫都比較嚴重,金融機構的房貸比例和居民部門債務率依然偏高,開發企業的負債也較高。據中國人民銀行測算,2017年住房抵押貸款與房地產價值比達到59.3%,如果房價降幅超過50%以回到合理區間,則不少家庭的“貸款價值比”將小於1,將面臨“棄房棄貸”的斷供違約風險。

房產稅真的會收嗎?專家表態:房地產稅開徵不應前怕狼後怕虎

專家建議:初期僅對新交易或過戶者徵稅

在倪鵬飛看來:

為規避短期,同時化解長期風險,應正確理解和準確把握總體原則,加快完成各項準備工作,選擇合適時機果斷開徵房地產稅。要通過制定全國性法律為房地產稅開徵創造法理依據,同時不能讓立法延誤了房地產稅開徵的時機,應該儘快啟動立法程序並通過立法,讓各地政府根據房地產市場的時機開徵。

考慮到房地產稅開徵或對房地產市場產生較大影響,進而帶來宏觀經濟風險,他建議實行僅對新交易或者過戶(包括贈與和繼承)的非經營性住房家庭開徵房地產稅的方案。

在開徵初期,可以暫時擱置存量住房,避開目前一些存量住房存在歷史問題,使開徵涉及面大大縮小,減少開徵阻力小和市場影響。

另一方面,以房地產過戶作為機制,隨著時間的推移,徵收範圍逐步擴大,經過兩代人的時間,房地產稅開徵可以覆蓋到全部房產,從而實現漸進式的自動全覆蓋。對公司和個人的經營性房屋,則直接從房產稅轉製成房地產稅。

也就是說,如果房地產不交易不過戶,則目前擁有的存量住房不管多少均暫不開徵,如果交易和過戶,均要統計購買雙雙的擁有的住房存量,開徵起徵點面積以上房地產稅。

看過專家對於房產稅的建議,你覺得合理嗎?你對房產稅的徵收有哪些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