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李鴻章在曾國藩幕府的日子,二人為何事意見相左?

李鴻章在曾國藩幕府的日子,二人為何事意見相左?

李鴻章剛踏入清末官場不久,就在1856年底,請假回家葬父守制。1859年初,在安徽巡撫福濟離任幾個月後,李鴻章應老師曾國藩邀請,加入到時任江西和安徽南部攻打太平軍指揮官的曾國藩帳下,充任幕僚。在此期間,曾國藩和友人在信函中時常提到李鴻章,對其能力和個人特點多有提及,此時李鴻章只有30多歲,能有如此優秀表現,確實不一般!

李鴻章在曾國藩幕府的日子,二人為何事意見相左?

李鴻章憑藉優秀的才能,獲得曾國藩的認可,此刻的李鴻章無疑成為曾國藩的得意門生,而且比較信賴他的才幹。李鴻章在曾國藩的帳下,幫助曾國藩制訂了徵募新軍的計劃,1859年6月,曾國藩又派他去協助弟弟曾國荃指揮攻打太平軍在景德鎮的據點,可惜此地打下來一個月後,又被太平軍收復。

李鴻章在曾國藩幕府的日子,二人為何事意見相左?

李鴻章在與太平軍作戰的過程中,向曾國藩提出了提高湘軍戰鬥力的建議。曾國藩對李鴻章的建議十分信任,此後更是讓李鴻章充任他的文案。從1859年8月至1860年9月,曾國藩放手讓李鴻章負責為其草擬信函和一些上奏朝廷的奏章。經過數年的錘鍊,曾國藩已深信李鴻章能勝任省一級的政務官員和首要軍事指揮官。1860年夏,曾國藩計劃將他的兵力向江蘇北部擴展時,向朝廷推薦李鴻章出任兩淮鹽運使,駐在揚州,負責為長江下游的戰事籌措資金,並組織水師。可惜的是,曾國藩的這一提議並未得到朝廷批准,李鴻章只得繼續留在曾國藩處作幕僚。

李鴻章在曾國藩幕府的日子,二人為何事意見相左?

此間的李鴻章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個胸懷抱負、極具個性、又有能力、有原則的人。曾國藩形容他“才大心細”;胡林翼曾說他“如許骨法必大闊,才力又宏遠,擇福將而使之,亦大勳之助也”。曾國藩和李鴻章雖有師徒情誼,但二人也有意見相左的時候。1860年11月,曾國藩部將也是李鴻章朋友的李元度因其它原因戰敗,在是否上奏朝廷對其懲處的問題上,李鴻章不同意曾國藩奏請朝廷處罰的意見,因而離開曾國藩的幕府前往南昌,但曾國藩對李鴻章此舉並不怨恨。李鴻章到南昌後,很快便成為曾國藩與江西署理巡撫之間的聯絡人,繼續為曾國藩辦事。這種情況沒持續多久,李鴻章又返回曾國藩處作文案,負責草擬信函和奏稿。

李鴻章在曾國藩幕府的日子,二人為何事意見相左?

李鴻章不久便得到一個對太平天國戰爭中的關鍵性任命。1861年11月,曾國藩因無法滿足上海、江蘇鄉紳代表請求其出兵保護的要求,而特派李鴻章回家鄉廬州招募一支新軍,然後拉到安慶去訓練。

李鴻章在曾國藩幕府的日子,二人為何事意見相左?

李鴻章回鄉後,利用自己熟悉當地一些團練首領的條件,先選聘了五六名部將,並通過他們徵募了約3500人。這些人連同湘軍新選派的2000人,組成了和湘軍組織模式一樣的初期淮軍。1862年3月,曾國藩決定派李鴻章的新軍前往上海,朝廷還根據曾國藩的建議,於4月25日任命李鴻章署理江蘇巡撫,同年12月補授其署理江蘇巡撫。

李鴻章在曾國藩幕府的日子,二人為何事意見相左?

李鴻章在清末官場中驚人的升遷速度,主要是由於在太平軍對朝廷造成的巨大威脅背景,正可謂“時勢造英雄”。但這也與李鴻章個人優秀的軍事和行政能力有關,所以只能說李鴻章是一個有準備的人!(文/講史論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