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麥市場價格是否還有繼續上漲的空間?

古堡王子


現在好多農民以不再細心的種地了,都開始化算成本,我鄰居有幾家都是荒一季種一季化肥也不上,還說綠色食品,可憐一畝產300多斤放在家裡說漲到三元才賣,現在已放壞了,糧價不漲,農民不種地多麼可怕。


開心就好7623


由於小麥市場階段性供應偏緊,近期小麥價格繼續強勢上漲,截止10月24日,全國平均小麥價格指數為1.187元/斤,較10月12日的1.163元/斤漲0.024元/斤,漲幅為2.06%。其中:河北地區主流價格 在1.16-1.205元/斤,山東地區主流價格在1.14-1.22元/斤,河南地區主流價格在1.16-1.205元/斤,江蘇地區主流價格在1.13-1.18元/斤,安徽地區主流價格在1.15-1.20元/斤,麵粉企業紛紛上調小麥價格,小麥市場終於迎來上市來的首次強勢上漲週期。

受以下利好因素支撐,小麥價格不斷上漲:

1、託市價格公佈,利好小麥市場

202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公佈後,市場看空心態有所減少,而拍賣市場自10月9號開始後,成交率不容樂觀,三次成交率分別為0.19%、0.12%、1.10%,由於銷售底價未進行調整,當前拍賣糧三等底價為2290元/噸,加上出庫費和運費,拍賣糧到廠價格明顯高於新小麥市場價格,企業明顯更傾向於收購新麥,新小麥價格順勢上漲。

2、企業上量少,支撐麥價上漲

農忙時節,農戶多忙於收購秋糧及冬小麥的播種,且貿易商因前期收購成本較高,基層惜售心裡較重,小麥市場流通量不多,隨著生產的不斷進行,企業庫存明顯減少,為了吸引小麥上量,企業不得不上調小麥價格。

但是,由於小麥價格不斷上漲,目前企業收購價有的高達1.22元/斤,企業繼續追漲動力明顯不足,隨著新陳小麥價差減小,新小麥優勢逐漸減弱,再者,據統計,目前國儲仍有7000多萬噸的陳糧庫存需要消化,加上19年的小麥託市收購量約2200萬噸,國家去庫存壓力過大,或制約小麥繼續上漲空間。

總的來看,受階段性供應偏緊支撐,近期小麥價格強勢運行,但由於今年小麥質量好,產量高,加上臨儲庫存特別大,隨著新陳小麥價格不斷接軌,政策“天花板”的抑制效應開始顯現,在上有頂,下有底 的情況下,小麥市場波動幅度不大,麥價或整體圍繞國家拍賣價格運行,後期需隨時關注隨時關注政策面和階段性供應情況。


浦北小張


關於小麥價格是漲是跌,具體價格如何,今天,在小幫手高產群裡,有朋友就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各地的小麥都是啥價格?詳細記錄如圖: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目前各地的小麥價格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河南正陽才1.03元/斤,山東德州1.10元/斤,河南周口1.08元/斤,山東鄒平1.10元/斤,安徽淮南進庫價1.16元/斤,江蘇鹽城1.07元/斤(以上價格只代表群友們自己當地的收購價,不代表整個市或縣,僅供參考)。

截至目前,關於今年的小麥,小幫手說3個方面:

1、大部分的小麥產區,今年的產量和品質相比前幾年來說,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農戶們心裡也希望,今年增產增收的情況下,能夠賣個好價錢。

2、今年三等小麥最低收購價為1.12元/斤,相比去年下降了0.03元/斤,儘管如此,一些農戶們反應,小麥價格還賣不到1.12元/斤,當然,這裡面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小麥的含水量、不完善粒、雜質、色澤、氣味等,以及是否自己拉到指定收糧點。

3、截至目前,據小幫手瞭解,安徽、江蘇、河南三省已經啟動了託市,按照理論來說,會帶動當地市場的小麥收購價格。

結合多方面因素,以及今年7月份中下旬小麥價格走勢,個人預計以穩為主,雖然託市的啟動,會提升收購價格,但是託市力度的大小,只有當地的農戶能感受到,其次,從收購主體以及農戶售糧的積極性來分析,也不會出現大的變動。

因此,小麥還未出售的農戶,如果有合適的價格,可以適時售糧,如果價格達不到自己的滿意,想等更高價格,做好存貯工作,等到8-9月份再做打算。


農民的小幫手


很高興進行答疑。

近期小麥價格呈現上漲態勢,主要原因是國慶節後市場供需階段性出現偏緊,隨著秋收秋種結束,後期上市量將會增加,暫且偏緊的市場供需格局將會得到緩和。由於小麥市場整體供給並不缺糧,市場供需較為寬鬆,小麥價格仍然缺乏持續上漲基礎。

小麥市場供需整體相對寬鬆。國家糧油信息中心10月份預計,2019/2020年度全國小麥新增供應量1375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338萬噸;國內小麥消費總量為12350萬噸,比上年度減少532萬噸。預計2019/2020年度全國小麥供求結餘量為140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869萬噸,整體供需顯得相對寬鬆。

流通糧源有效供給能力仍然較強。今年夏收期間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7076.2萬噸,佔小麥產量的53.99%。雖然收購量較上年大幅增加,但由於今年小麥產量、質量雙增,尤其質量明顯好於上年,市場餘糧的有效供給能力較強。

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主產區6省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量為2200多萬噸,佔總體收購量的30%以上。儘管託市收購數量較上年增加,但市場化收購佔據主流的市場格局並沒有改變,絕大部分糧源仍滯留於流通領域,市場新麥供給在一定時期內將繼續維持充裕。

臨儲小麥去庫存壓力較大。集中收購結束後,國家恢復臨儲小麥常規拍賣。由於當前新小麥價格明顯低於政策性小麥到廠成本,拍賣糧性價比不佔優勢,市場參與度不高,成交率較低。10月9日成交率為0.19%,10月16日成交率為0.12%。

據瞭解,目前國家臨儲小麥(不含2019年產小麥)剩餘庫存數量仍在7100萬噸以上,去庫存壓力較大。

儘管當前國家對小麥銷售底價未作調整,但市場對存儲時間長的政策性庫存降價銷售的預期一直存在。一旦拍賣底價再次出現下調,勢必對小麥市場價格產生較大壓力。

制粉企業已沒有持續抬高麥價的能力。在國家託市收儲結束後,由於今年小麥難以進入飼用替代領域,制粉企業自然成為小麥消化的中堅力量。但從當前制粉企業運營狀況來看,一方面是小麥價格不斷走強,生產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於市場競爭激烈,麵粉價格難以水漲船高,“兩頭受擠”市場局面難有改觀,制粉企業已無繼續抬高小麥價格的能力。

監測顯示,進入10月份以來,主產區普通小麥價格多上漲30~80元/噸,優質小麥價格部分上漲30~50元/噸,而主產區特一粉出廠價仍基本運行於2980~3100元/噸之間,變化很小。雖然近期麩皮價格穩中有漲,但制粉成本上升對加工利潤的影響更為明顯,麵粉企業加工利潤出現下滑。10月18日,華北黃淮制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為138元/噸,較節前下滑26元/噸。由於制粉企業經營困難,小麥採購多是以銷定購,做多庫存意願不強。

面對節後小麥價格的凸顯上漲,近來部分持糧主體和中間貿易商觀望、惜售心態有所增加。就筆者之見,由於小麥市場整體供給並不缺糧,市場的供需較為寬鬆,小麥價格仍然缺乏持續上漲動能。


健康使者勤開心


小麥價格還會有漲幅嗎?

最近幾天,麥價仍然保持長勢,目前各地麥價大部分維持在1.15~1.27之間,少數地區個別品種小麥已經上漲到1.35元以上。關於小麥後市漲跌問題,根據當前市場各方面情況看,我們認為優質小麥價格還有一定上漲空間。

大家知道,今年新麥的上漲主要原因,一個是新麥受災減產,很多省份小麥減產在20~40%,優質小麥存量少,所以導致小麥價格一路走高,目前看,這一因素將會繼續影響小麥的後市價格。第二個原因是國家公佈從6月18日開始,暫停臨儲小麥拍賣工作,這一消息對廣大麥農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可對於小麥加工企業來講,國儲小麥購進通道被堵上,只能從市場現貨購進小麥,所以市場上新麥成了搶手貨,導致新麥價格節節攀升,目前看這一情況仍在延續,還具有一定的上漲動能。第三個農民的惜售心理,市場購買力持續加大,讓農民感覺行情來了,現在不是高點的認識和理解,越漲越不願意出手,惜售的心理比較重,這也是導致小麥價格持續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



目前看,當前小麥價格長勢未消,餘勢仍在。但在筆者看來,小麥未來行情也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比如臨儲小麥拍賣只是暫停,何時啟動沒有明確,這仍然是影響小麥行情的一個未知因素;再比如託市小麥收購,今年的策略是縮減收購數量,在麥價一片上漲中,暫停收購也是可能出現的事情;還有就是託市小麥收購結束後,加工企業為收麥主體,價格還會這麼寬鬆嗎,顯然不會。

所以綜合市場各方情況看,並不是完全樂觀,這就希望大家認清形勢,把握好節奏,適時出手,賣個好價錢。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


三農廣訊


小麥收穫漸入尾聲,受單產下降的影響,緊跟其後的便是小麥價格的一路“瘋”漲,部分主產區國標二等新季小麥入廠價格已直逼1.3元/斤,優質麥1.4元/斤。但從本週起,從市場反饋的情況來看,新季小麥價漲勢已放緩,且部分麵粉廠已開始小幅下調麥價,當前新季小麥或已漲至高位,農戶和貿易商該出手時就出手及時鎖定利潤,切莫盲目高價位屯糧。

據相關部門統計,截至6月上旬,國家臨儲小麥剩餘庫存量為7401萬噸,同比增加1648萬噸。其中,2014年產小麥1062萬噸,2015年產小麥1311萬噸,2016年產小麥2641萬噸,2017年產小麥2378萬噸,蘇皖豫地區國家臨儲小麥庫存量佔比達86.7%。通過以上數據可知,在高庫存的背景下,未來小麥市場或將持續為政策性指導。特別是小麥託市價呈下降趨勢,為了達到去庫存及打壓當前小麥價格,重啟小麥拍賣成為大概率事件。另外,在庫存小麥中,2017年產小麥質量相對較好,目前還未投放市場中,若拍賣重啟,畢竟對當前小麥價格形成壓制。

眼下已有三個省份啟動了小麥託市收購,與往年不同的是,啟動範圍並非全省,是指“符合條件的地區”。一方面,按照當前小麥收購的價格來看,大部分地區已超過了託市價,屆時市場價連續三天高於託市價後,小麥託市工作將暫停。另一方面,從收購標準來看,由原來的國標三等提升至國標三等以上,入庫的標準提高,不利於等外小麥的銷售。當前陳麥已退市,特別是國家6月18日起已暫停了臨儲小麥拍賣,使得制粉企業只能從市場採購原糧,因此為了保證上量,工廠不得不漲價採購。然而,鑑於今年新季小麥收購價格呈低開高走的態勢,部分制粉企業表示當前麵粉銷售情況不佳,在高成本低、低利潤的情況下,當前只能減少小麥的庫存量,先收一部分然後再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調整,畢竟政策市將是市場的主導。

另外製粉企業也表示,目前收割工作已尾聲,市場上存在惜售的心裡,然而糧其實還有,不排除市場有炒作的因素在裡面,後期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戶及貿易商還是會將糧出售。同時,眾所周知麵粉廠的日子並不好過,市場面臨著產能過剩,終端需求萎縮的窘態。即使下一輪麵粉將面臨著漲價的態勢,但依照當前市場的需求及保證市場佔有率,麵粉恐難有的漲幅,這樣一來也將限制工廠追漲小麥的動力。不過,市場對於優質麥的熱情依然高漲,加上面粉企業收購價格較高,從而使得優質麥市場利潤空間較大。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今年小麥減產幅度目前尚難以預估,這也使得雖然市場覺得價格上漲過快,但依然認為小麥拐點還未到來,或許此時來一波小調整之後,未來會迎來更好的市場走勢,但也有人認為,目前國家調控力量依然不能忽視,特別是此前託市小麥競價交易將拍賣底價調整至1.175元之後。


農產品期貨網


你覺得小麥價格還會上漲嗎?



隨著目前國內小麥市場整體收購的不斷進行,價值8月末,我國主產區小麥收購累計4460.1萬噸,同比減少2150.6萬多噸。其中安徽收購497.5萬噸,同比減少400.2萬噸,是同比減少幅度最大的省份。隨著秋季的逐漸深入,氣候也逐漸轉涼,小麥市場需求逐步增加,小麥價格也出現穩中持續上漲趨勢。

根據部分地區小麥收購價格來看,價格主要保持在2190~2480元/噸,即1.10~1.24元/斤之間比較多,少部分地區比如北京小麥到廠價格可達1.3元/斤的價格。隨著中秋、國慶雙節的日益臨近,小麥需求也逐步增加,特別是優質小麥需求更為明顯,很多地區小麥加工企業也相應的提高了小麥的收購價。個人預計,小麥後期價格將會保持持續的小幅度上漲局面,但是上漲幅度不會太大。

除此之外,隨著我國各大中小學校的開學,對於以小麥為原料的食品消費需求也講大幅度提升,再加上今年小麥遭受天氣影響整體質量都有所下降,大部分地區小麥減產30%左右,而且優質小麥更是緊缺,種種利好因素為小麥價格持續上漲提供充足動力,因此未來小麥價格也將會穩中有漲。


鄉村波比


由於小麥市場階段性供應偏緊,近期小麥價格繼續強勢上漲,截止10月24日,全國平均小麥價格指數為1.187元/斤,較10月12日的1.163元/斤漲0.024元/斤,漲幅為2.06%。其中:河北地區主流價格 在1.16-1.205元/斤,山東地區主流價格在1.14-1.22元/斤,河南地區主流價格在1.16-1.205元/斤,江蘇地區主流價格在1.13-1.18元/斤,安徽地區主流價格在1.15-1.20元/斤,麵粉企業紛紛上調小麥價格,小麥市場終於迎來上市來的首次強勢上漲週期。

受以下利好因素支撐,小麥價格不斷上漲:

1、託市價格公佈,利好小麥市場

202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公佈後,市場看空心態有所減少,而拍賣市場自10月9號開始後,成交率不容樂觀,三次成交率分別為0.19%、0.12%、1.10%,由於銷售底價未進行調整,當前拍賣糧三等底價為2290元/噸,加上出庫費和運費,拍賣糧到廠價格明顯高於新小麥市場價格,企業明顯更傾向於收購新麥,新小麥價格順勢上漲。

2、企業上量少,支撐麥價上漲

農忙時節,農戶多忙於收購秋糧及冬小麥的播種,且貿易商因前期收購成本較高,基層惜售心裡較重,小麥市場流通量不多,隨著生產的不斷進行,企業庫存明顯減少,為了吸引小麥上量,企業不得不上調小麥價格。

但是,由於小麥價格不斷上漲,目前企業收購價有的高達1.22元/斤,企業繼續追漲動力明顯不足,隨著新陳小麥價差減小,新小麥優勢逐漸減弱,再者,據統計,目前國儲仍有7000多萬噸的陳糧庫存需要消化,加上19年的小麥託市收購量約2200萬噸,國家去庫存壓力過大,或制約小麥繼續上漲空間。

總的來看,受階段性供應偏緊支撐,近期小麥價格強勢運行,但由於今年小麥質量好,產量高,加上臨儲庫存特別大,隨著新陳小麥價格不斷接軌,政策“天花板”的抑制效應開始顯現,在上有頂,下有底 的情況下,小麥市場波動幅度不大,麥價或整體圍繞國家拍賣價格運行,後期需隨時關注隨時關注政策面和階段性供應情況。






口兜子


鍾情三農以為,目前國內的新麥價格依舊有上漲的空間和可能,只不過實事求是的來說,後期的上漲勢頭沒有剛剛過去的半個月那麼迅猛了。

整體來看,今年的小麥市場價格肯定要比去年要高,而且隨著市場糧源的逐漸減少,新麥價格仍有一定的上漲幅度,但是由於政策為主的多方面原因,決定了今年的新麥價格不能夠完全由市場決定而無休止的上漲。

價格優勢盡失,國儲庫點門可羅雀。。


在農村地區中國麥子並且賣過麥子的朋友都應該知道,自從我國在2004年前後全面取消農業歲稅以後,農民不用再交公糧了,可以自由的出售和使用自己的小麥,農民對自己的勞動果實有了充足的自主權,大多數都被賣掉。而原先用於儲存農民繳納的公糧的糧管所等機構則在後來搖身一變,成了國儲庫點,以一個全國統一且標準較高的價格,也就是按照託市收購價格標準來收購農民的小麥。

前幾年,託市收購價格比市場價格要高,而且不打白條,還不壓稱,農民為了賣糧收入更多,爭先恐後把糧食運往國儲庫點,哪怕是徹夜排隊也在所不惜。而今年情況也大大相反,國儲庫點反而要向農民求著收糧,因為現在的新麥市場銷售價格遠比去年年底制定的2018年小麥託市收購要高。對於農民們來說,糧食賣給誰都一樣,誰給的價錢高就賣給誰,這一點無可指責。

所以,各地的臨儲庫點門可羅雀,甚至暫停收購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糧暖緊缺農民惜售,新麥價格後期仍會上漲。


目前,各地的新麥價格價格普遍高於託市價格收購標準中的最高價,那就是國標一等麥的1.19元每斤,甚至在一些地區,優質新麥的收購價格突破了1.35元每斤,直逼1.4元每斤的新麥價格歷史最高紀錄,照目前的態勢來看,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主要還是因為今年的優質麥總量太少了,而市場需求卻不減,加上今年全國小麥減產,農民惜售心理異常的重,這樣嚴重限制市場上優質新麥流入量,很多企業或許將面臨無糧可用的境遇,所以,在臨儲麥拍賣未重啟,進口麥總量不增加的情況下,入市高價收糧是很多企業唯一的選擇。

物以稀為貴,民以食為天,今年的新麥價格因此而全面走高一點都不為過。

手裡還留有優質新麥的朋友不用著急,你們的糧食今年將特別值錢。


鍾情三農


小麥市場價格是否還有繼續上漲空間?

現在進入10月下旬,全國的小麥種植已經接近尾聲,部分地區的小麥已經出苗。而現在小麥的價格在經過前段時間的低迷後,最近今天的小麥價格也保持了良好的上漲勢頭,我們首先來看一下今日小麥的價格:截止到10月26日,全國的小麥平均價格為1.19元/斤,較一週前的的1.16元/斤上漲0.03元/斤。

從全國的小麥主產區來:河北省的小麥價格是1.17~1.20元/斤,山東省的小麥是1.15~1.226元/斤,河南地區的小麥價格在1.16~1.205元/斤之間,除此之外,全國其他省市的小麥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但是來說上漲的幅度並不是很大。從現在的小麥市場來看,現在小麥價格終於迎來了上漲週期。現在小麥的價格和玉米不同,在玉米市場出現低谷的時候,而小麥的價格卻上漲到1.2元一斤左右,而後期的小麥價格是否還有繼續上漲的空間呢?

筆者認為,現在小麥的價格已經進入了新一輪的上漲模式,而後期的小麥價格還會上漲一段時間的。而最近有幾個原因支撐著小麥的價格不斷的上行。

第一,今年小麥的產量量相比2018年有所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少。

根據瞭解,2019年全國小麥種植面積是2400萬公頃,相比於2018年的小麥種植面積減少27萬公頃左右。而今年我國的小麥產量已經出爐,在1.375億噸左右。相比於2018年的小麥產量1.314億噸多了610萬噸左右。所以來說,在2019年小麥產量略多於2018年的小麥產量下,給現在的小麥價格上漲帶來了一些契機。

第二,近段時間小麥的需求量有所增多。

最近一段時間,年份價格不斷的上漲,也帶動著一些麵粉加工廠們不斷的加工著小麥。由於前期小麥的價格偏低,而麵粉加工廠對小麥的儲存也是有限的,而麵粉上漲後,一些加工廠手裡的小麥也面臨緊缺裝態。所以一些麵粉廠們在最近不斷的收購農民手裡的小麥,使得現在的小麥價格在這一段時間屢創新高。

第三,在10月份的小麥秋播後,農民手裡的餘糧減少,使得現在的小麥價格呈現上漲勢頭。

按照小麥的行情週期規律來看,10月份及以後小麥的價格也正處於上漲的階段。這是因為進入10月份後因為秋播原因,農民手裡小麥餘糧減少,導致現在的小麥上貨量少,使得下游的麵粉企業的小豬到貨量偏低,因此就造成現在的小麥價格呈現出上漲的勢頭。

第四,前段時間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恢復了最低收購價小麥的競價銷售,這使得小麥價格出現了一定的上漲局勢。

在今年10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202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延續1.12元/斤的水平不變,這就使得現在小麥的價格在原有的價格上有所提升,而一些農民們看到這種情況,就對手裡的小麥進行惜售,這樣就造成了一些麵粉企業出現收購不暢的情況。使得小麥的價格這10月中旬後出現一漲再漲的局面?



因此來說:上述的幾方面原因造成了小麥價格出現了上漲的情況,隨著後期麵粉的上漲,使得小麥加工廠在不斷的增加小麥的加工量的情況下,所以筆者預計,在後期小麥的價格會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但是介於國際市場上的小麥價格來參考,所以後期小麥的上漲空間並不是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