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我曾一度認為老舊物件始終是落後、廉價

的代名詞,是些終將被遺棄的玩意兒。

畢竟拿舊車來說,光排放二字就足以讓人聞風喪膽。

很多國外媒體甚至大力提倡舊車換新: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中文譯:買一臺新車真的比駕駛一臺老車環!保!多!了!)

直至不久前在美國的一次聚會才打破了我的這種想法——當時竟然有人開了一輛70年代的美國總統座駕!也就是第五代林肯大陸城市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早期林肯城市是林肯大陸的頂配版本,而非獨立車系)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淺藍色的車身扣著四條整齊的白色輪胎以及閃閃發光的鍍鉻輪圈。隱藏的車燈讓車頭兩側看起來如同概念車一般平整,而當它緩慢開啟時又有種強烈的儀式感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它的內飾與外觀一樣的驚豔,而這種驚豔與現代豪華車給人帶來的觀感截然不同

。幾乎全真皮包裹、大面積使用實木的內飾以及寬大鬆軟的沙發都是嚴格實施成本控制和講究整備質量的現代汽車上難以看到的。而車廂中的鍍鉻飾條也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你坐在一輛70年代的豪華車中。車廂裡充滿了典雅的氣息。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或許,舊車並沒有那麼難堪呢?

想想許多富有“情調”的酒吧經常用一些舊車來裝飾。但是酒吧中的舊車無非都是些早已報廢的“垃圾”。一輛報廢的“垃圾”就已“逼格滿滿”,那麼開上一輛精心養護的經典車又會是怎樣的效果?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有時一輛經典車甚至是一個人最好的“裝飾件”。我那平時略顯邋遢的朋友在車的襯托之下竟給人一種極其優雅的感覺,就連因為懶而沒有刮的鬍子都彷彿是為了腔調而有意留的。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此外,許多經典車迫於市場的壓力早已放下它的身段。你有機會花相對少的錢買到當年最尖端的物件。那麼這輛林肯尖端到什麼程度?40多歲的發動機絲毫不顯得無力,而在震動、噪音上的表現上甚至比一些4-5年的二手車還要好。同時行駛感受就如同萬噸巨輪般平穩。

可以很負責地說,這輛70年代的車,放到90、00年也絲毫不顯落後。而車主在這輛大陸上花的錢甚至不足以買一輛新款的MKZ,卻得到的是象徵著當時最高造車標準的林肯大陸。同時國內汽車市場的情況也十分的類似——二手車市場中可以見到許多售價不足5萬的12缸老款豪華車。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即便如此,

仍然有很多人認為擁有一輛經典車很多時候是利大於弊,論據包括老車最大的詬病之一 ——安全方面與新車有著很大的差距。缺乏安全配置,以及車身結構偏弱是很多老車的通病。

美國的碰撞評估機構IIHS曾做過一次1960年雪佛蘭BelAir與2010年的雪佛蘭Malibu(中國市場為雪佛蘭邁銳寶)的對撞測試。結果碰撞後的Bel Air車身潰縮至前排乘客幾乎沒有生存空間的程度,而相比之下2010款的車則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那麼這真的會阻擋我們對經典車的追求嗎?會,也正因如此,絕大多數兢兢業業服務於我們的車最終都被做成了易拉罐。但即便如此,也並不會阻擋所有人對它的追求。

其實就算是舊車沒有了腔調和高性價比,仍會有人為它買單……

我認識的國內一個改裝店的老闆收了一輛80年代的蘭德酷路澤LC71。

由於車況極差,他竟然花了整整一年才修理好這樣一輛早已沒有手續了的車。其實同樣的投入足夠購買外觀幾乎相同的新款LC71了,但這並不是他的選擇。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LC7系列實為第一代豐田普拉多,後期分別於第2、3、4代普拉多同堂銷售並發展成獨立車系。LC7系在軍屆和越野屆有著極高的地位。LC71屬於LC7系中的短軸車型。)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美國舊車修復公司fjcompany修復的豐田FJ43甚至可以賣到全新攬勝5.0T的價格,特別版本甚至可以做到與超跑同價,但是這根本不能阻止舊車愛好者對其的追捧。(前文中的LC7系列正是FJ4系列的繼任車型,此外家喻戶曉的越野車fj酷路澤也正是為了紀念FJ4系列所誕生的。FJ4系列在很多人心中屬於圖騰般的存在,因此舊車價格極高。)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那麼究竟又是怎樣一種“不可抗力”

讓這些玩家如此“鬼迷心竅”呢?

歸根結底,老車對真愛粉最大的吸引力除了腔調還是情懷。是老車幫我們抓住了我們即將遺失的東西。

前文說到的70年代林肯放到90、00年也不顯得落後。然而70年代的大陸和90年代的車雖是接近的水準,但達到這個水準的方法卻截然不同。比如90年代流行的跳燈和城市上的隱藏大燈效果相似,但是卻永遠沒有城市上氣動燈罩緩慢打開的莊重。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後來逐漸普及的定速巡航和自動變速箱在林肯城市上也有,只是城市上的自動變速箱和定速巡航系統全部都是純機械的。在沒有任何的芯片的情況下就可以自動控制檔位和速度。電腦做到自動或者智能不足為奇,但是一個能夠自動調節的機械,你見過嗎?

在計算機發達的今天,用電腦控制肯定要方便得多。因此就如同邁凱倫不會在發動機艙裡鍍金來散熱一般,這樣

精湛的機械設計也同樣只會留存在那個年代。可能終將不能擺脫被人遺忘的命運……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在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那時的你是否也會感到不捨呢?

一個汽車工程師朋友說他的汽油發電機故障了。可是身邊竟沒有任何一個汽車專家會修這發電機上的機械式化油器。其實隨著電子元件在汽車中佔比越來越大,很多設計就如同很多方言一樣正在離我們而去。

不久的未來,被淘汰的會是內燃機甚至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這些曾讓人引以為豪的一個個工程奇蹟、技術結晶,終將會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或許擁有一輛老車,才是讓他們在此留下痕跡的最後機會。

然而在強制報廢標準壓得經典車喘不過氣的今天,誰又知道經典車該何去何從。諷刺的是,當今的人付出甚多來保護各類遺產,卻單獨遺棄了這種帶領我們走向發展的機械。

誰知道為何偏偏是汽車工業上的遺產不被重視,走向滅亡。誰又知道為何當年叱吒風雲的眾多車型,如今最多隻能在車庫裡慢慢生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