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1 《天龙八部》萧峰让耶律洪基许诺此生不许进犯宋界,他做到了吗?

小说《天龙八部》的最后,男主角萧峰与义兄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对话,虚竹和段誉借机擒住辽帝,萧峰提议放回,条件是要耶律洪基许诺立即退兵,并答应终其一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否则同归于尽,玉石俱焚。耶律洪基权衡轻重,折箭为誓,选择退兵。而萧峰念及自己身为契丹人,威迫辽帝,成为契丹的大罪人,再无面目立于天地之间,选择自戕而亡。

《天龙八部》萧峰让耶律洪基许诺此生不许进犯宋界,他做到了吗?

如果说小说里萧峰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宋辽的和平,那许下诺言的耶律洪基是否真的做到终其一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

虽然《天龙八部》是一部小说,但是真实的历史上辽国还真有耶律洪基这个皇帝,耶律洪基即辽道宗,辽朝第八位皇帝。而且耶律洪基在位四十六年间,辽宋之间还真的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

《天龙八部》萧峰让耶律洪基许诺此生不许进犯宋界,他做到了吗?

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时,始终保持与宋朝和好外交政策,兄弟之国关系始终延续着。苏辙曾这样评价耶律洪基:在位既久,颇知利害。与朝廷和好念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耶律洪基之所以与宋朝保持兄弟之国关系,可不是像小说里答应某个人的承诺,而是势在必行之举。

因为在耶律洪基的父亲辽兴宗在位时,辽朝势已日益衰落。辽兴宗迷信佛教,穷途奢极。辽兴宗也没有册封耶律洪基为皇太子,只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而已。这种下了辽道宗继位后,耶律重元父子企图谋夺帝位的恶果。

《天龙八部》萧峰让耶律洪基许诺此生不许进犯宋界,他做到了吗?

辽道宗在位期间,并没有进行改革图新,而且本人也腐朽奢侈,这时地主官僚急剧兼并土地,百姓痛苦不堪,怨声载道。辽政治腐败,国势逐渐衰落。耶律洪基之所以与宋保持和平,不外乎以下两点:

一、辽国内斗消耗

耶律洪基在为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内耗上了,即位之初,皇太叔耶律重元听从儿子的劝说,发动叛乱,自立为帝,不久被辽道宗所平耶律重元自尽,史称滦河之乱。而后辽国大臣耶律乙辛为了篡权,诬告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萧观音和伶人赵惟一有私情,耶律洪基遂逼令皇后自杀。耶律乙辛为斩草除根,又诬告萧观音之子――也就是太子耶律浚谋图夺位,耶律洪基遂囚禁了太子。不久,耶律乙辛派人暗杀了太子,并谎报太子是病死的。慢慢的,耶律洪基开始觉得不对劲,接回了七岁的孙子耶律延禧,并废黜了耶律乙辛及其党羽。总之,当北宋与西夏、吐蕃打得不亦乐乎的时候,辽国一直在内斗,自我消耗,根本就没有把精力放在对外扩张上面。

《天龙八部》萧峰让耶律洪基许诺此生不许进犯宋界,他做到了吗?

一、 外部的安全威胁

辽道宗在位时,当时的有北宋、西夏、吐蕃等国家,都需要辽国提防着,女真族首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也逐渐统一女真诸部,女真当时的势力虽说不强,但时常出现骚乱,消耗着辽国的精力。而且当时的西夏,作为附属国也经常给辽国制造点麻烦,还有北边那些蒙古大小小的部落,都让辽国很头疼。

《天龙八部》萧峰让耶律洪基许诺此生不许进犯宋界,他做到了吗?

如此多的内忧外患,再加上耶律洪基自己本人昏庸,忠奸莫辨,迷于酒色,权衡利弊后的辽国,与宋朝保持兄弟之国关系是势在必行的决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