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戈爾巴喬夫晚年生活是怎樣的?

大話檔案


戈爾巴喬夫的晚年生活豐富多彩。

2007年,法國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宣佈,為他們的標誌性行李箱拍攝的廣告宣傳活動中展示戈爾巴喬夫。

2014年2月,在俄羅斯索契舉行的冬季奧運會上,82歲的戈爾巴喬夫罕見地出現在電視節目《每日秀》(Daily Show)。

2007年4月23日鮑里斯·葉利欽去世後,戈爾巴喬夫為他發表了悼詞,稱葉利欽承擔了“領導國家進入後蘇聯時代的艱鉅任務”,應該為國家的偉大貢獻和嚴重錯誤負責。

2009年6月16日,戈爾巴喬夫錄製了名為《致萊薩的歌曲》的俄羅斯浪漫情歌專輯,為獻給亡妻的慈善機構籌款。在專輯中,他親自自己唱了這首歌。

自他辭職以來,戈爾巴喬夫一直參與世界事務。他於1992年創立了戈爾巴喬夫基金會,總部設在莫斯科。

他後來創立了國際綠色十字組織;同時,他也是羅馬俱樂部和馬德里俱樂部的成員,這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組織,由來自57個不同國家的81位民主黨前總統和總理組成。


閒看秋風999


戈爾巴喬夫是蘇聯第一任總統,也是唯一的一個總統。蘇聯是在戈爾巴喬夫手上解體的,他是世界的英雄,是蘇聯的罪人。

值得一提的是,戈爾巴喬夫還健在,居於俄羅斯,現年87歲,比美國總統特朗普僅僅只大15歲。

戈爾巴喬夫一手葬送了蘇聯。儘管蘇聯的問題,在勃列日涅夫時期就已經積重難返,但是尚有一定挽回的餘地。戈爾巴喬夫上臺以後,舉行的一系列積進而脫離實際的改革,才是蘇聯走向滅亡的直接原因。

並且,在蘇聯的最後關頭,如果戈爾巴喬夫能夠抑制葉利欽等人,或者不那麼直接地放棄權力,蘇聯都不至於解體。因為,即便在蘇聯解體的1991年,蘇聯境內超過70%的國民依然是贊成保留蘇聯的,反而是戈爾巴喬夫主動妥協而放棄了。

不過,對於國際各國而言,蘇聯解體是國際普遍歡迎的。所以,蘇聯解體以後的戈爾巴喬夫,同樣是受到各國待見的。他也因此能夠長期活躍在世界舞臺。

戈爾巴喬夫下臺以後,曾經分別與1999年和2007年先後組建過兩個政黨,即俄羅斯社民黨和俄羅斯社民聯盟。當然,儘管戈爾巴喬夫兩度建黨,但是戈爾巴喬夫善於妥協、撂挑子的習性一點也沒有改,先後兩度棄黨離任。從此告別政壇。

在國際方面,由於終止了蘇聯,除了俄羅斯以外,德國、美國等國都曾先後授予戈爾巴喬夫勳章。此外,戈爾巴喬夫還經常參與各類國際組織,或國際紀念活動。

不過,由於戈爾巴喬夫的巨大名氣,他也曾被各方看中,從而參與一些商業活動。比如,為一些品牌代言,加入電臺等。當然,戈爾巴喬夫晚年最著名的,還是在美國的影片中,本色扮演過蘇聯解體時的戈爾巴喬夫。


蘇綻


戈爾巴喬夫的退休生活還是多姿多彩的。

蘇聯解體後,戈爾巴喬夫領著每月國家幹部最低的工資,住在俄羅斯留給他的別墅裡,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直到瓦西里·格里高利耶夫的到來。

俄羅斯著名紀錄片導演格里高利耶夫,當時想拍關於蘇聯解體的紀錄片,採訪幾位主要的當事人,其中就包括戈爾巴喬夫和他的夫人。

蘇聯解體後的戈爾巴喬夫是不甘心的,1996年他站出來競選俄羅斯總統。當然這一過程受到葉利欽的種種限制,也受到之前蘇共支持者的反對。在俄羅斯政壇上,戈爾巴喬夫屬於小打小鬧,幾乎沒有太多的活動空間,主要體現在《新報》,一家被普京政府視為“眼中釘”的報社,以及戈爾巴喬夫支持的社會民主黨,但是在政壇上的他,沒能吸引人太多的眼球。

除了政壇,別的領域中的戈爾巴喬夫可謂是多姿多彩,如出書、拍廣告、演講、甚至參與影視製作。他曾為“路易·威登”、“必勝客”和奧地利鐵路拍攝廣告。參與影視製作中的配音工作,因此還獲得2004年度的格萊美獎。

別的領域讓戈爾巴喬夫賺的盆滿缽滿,雖然蘇聯剛解體時,戈爾巴喬夫的待遇還不錯,每月養老金4000盧布,還有17名保鏢,另外還有高級轎車,僕人,廚師,高級別墅等特殊待遇,但這些到後來就嚴重縮水,好在戈爾巴喬夫“極高”的賺錢能力並未影響到他的生活質量。

當然,這一切的背後都是他的特殊身份,蘇共末代總書記、蘇聯末代領導人、冷戰終結者、大膽的改革者等等。


五味社


“千萬不要讓局勢混亂,穩定是第一位的!”戈爾巴喬夫下臺後,曾經對《環球時報》的中國記者這樣講到。中國人還是會聽聽,至於俄羅斯人早就不鳥他,認為他是毀掉蘇聯的混蛋……

1931年出生的戈爾巴喬夫,1991年蘇聯解體的時候,他已經60歲。葉利欽風光選為首屆俄羅斯總統,戈爾巴喬夫退居太后,過著非常難熬的退休生活。

想到昔日的巔峰時刻,戈爾巴喬夫常常潸然淚下,尤其看著不堪的退休待遇更是難受,儘管他的生活比普通人好多了。

戈爾巴喬夫每月有4000盧布的退休金,享受一棟國家提供的破舊別墅,最初還配備1輛防彈轎車和17名保鏢。幾年後,轎車老舊了,保鏢也減少為3人,4000盧布貶值到不夠花。

戈爾巴喬夫還是需要活下去的,他開始為賺錢而努力,除了給西方媒體寫文章,出版回憶錄拿版稅外,他被迫放下臉面開始走穴來增加收入。

曾經擔任蘇聯最高領導人當中,戈爾巴喬夫是最沒顏面的一個,沒有之一。他曾經給必勝客代言,他曾經給LV包代言,他還曾經上臺做節目主持人……

生活的艱辛,待遇的差別,老年人感受最深,年邁的戈爾巴喬夫更是如此。作為曾經享盡特權的人物,如今不得不用曾經指揮千軍萬馬的金貴雙手,打掃家庭垃圾、上街提菜回家。

晚年的戈爾巴喬夫,雖然生活不易,但還是因為過去的一些事情而受到照顧。

當共度殘年的妻子賴莎病倒的時候,戈爾巴喬夫束手無策,他根本付不起昂貴的醫療費用。緊急關頭,德國前總理科爾幫助了他,德國人還記得“兩德統一”的人情。

戈爾巴喬夫趕緊帶著妻子來到德國,他們受到時任總理施羅德的熱情歡迎,並安排賴莎接受最好的治療。可惜,賴莎已經病的太重,德國人的醫術也沒辦法。

賴莎辭世後,戈爾巴喬夫遭受重大打擊,精神狀態陷入低谷之中,有人說他彷彿一下子老了20歲。幸運的是,戈爾巴喬夫最終走出陰影,至今還堅強的活著……


子屠龍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戈爾巴喬夫是上世紀最偉大的俄國人,他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蘇聯解體之前,經濟已經瀕於崩潰,基本的糧食供應都無法保證,根本無法支持。國內問題層出不窮,已經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

戈爾巴喬夫果斷改革以後,隨即退休,過著平淡的生活。

戈爾巴喬夫的待遇就蘇聯領導人來說,是非常差的。

他有國家提供的一棟破爛的別墅,所有權歸國家,戈爾巴喬夫只有居住權。一旦戈爾巴喬夫死了,他的後代必須將別墅上交。他每月領著“國家幹部最低職務工資”,只有4000盧布。

由於盧布的迅速貶值,這錢根本就不夠用,連支持別墅的維修費都不夠。

因為戈爾巴喬夫得罪了很多人,不少人說要殺他。國家給他配備了一輛防彈轎車和17名保鏢。

但幾年後,17個保鏢減少到3人,轎車也很破爛了。

戈爾巴喬夫幾乎沒有什麼待遇,生活困難,被迫走穴賺錢。

他寫了幾本書,很暢銷,獲得了幾百萬美元的稿費,另外他還做電影龍套、配音甚至參加訪談節目,賺一些辛苦錢。

顯然,戈爾巴喬夫沒有從改革中獲得任何好處。

而標榜清廉的葉利欽則不同,他的外孫女婿、39歲的鋁業大王奧列格·傑裡帕斯卡擠掉阿布拉莫維奇,資產超過212億美元。

至於普京,呵呵,西方認為:普京通過“在海外的不透明的信託網絡”控制了三家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鉅額股份,通過信託和代理人持有高達400億到700億美元的資產。

普京對於戈爾巴喬夫的評價很高:2006年3月2日,普京在祝賀戈爾巴喬夫75歲生日時說:“您是影響當代世界歷史進程的國務活動家之一,國際關係領域開始向開放政策過渡是與您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我指的是那些轉折性變化,使我國在民主改革方面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

2011年3月2日,普京在祝賀戈爾巴喬夫80歲生日的賀電中說:“在我國甚至在國外,您都是以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顯著影響並對加強俄羅斯的威望貢獻良多的當代最傑出的國務活動家之一而聞名的。”同一天,梅德韋傑夫會見了戈爾巴喬夫,告知已簽署了授予他俄羅斯最高榮譽勳章——聖安德魯勳章的命令,梅德韋傑夫說:“我認為這是對您作為國家元首所做大量工作的恰當評價,您在特別複雜、特別艱難的時刻領導了我們國家。我們大家都清楚這一點。”“這也是對您領導的那個國家,我們大家的共同祖國——蘇維埃聯盟表示尊重的標誌。”


薩沙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蘇聯最後一任總書記、總統。

1991年8月19日,戈爾巴喬夫在烏克蘭遭到軟禁。當天,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對外宣佈:戈爾巴喬夫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總統職務。這就是著名的“八一九事件”。8月24日,戈爾巴喬夫宣佈辭去總書記職務。

12月8日,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共同簽署了《獨聯體條約》,蘇聯正式退出歷史舞臺。12月25日 ,戈爾巴喬夫辭去總統職務和最高軍事統帥職務,由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接手核武器使用權。葉利欽登上政治最高舞臺。

戈爾巴喬夫“退休”後,生活挺多姿多彩。曾拍過廣告,演過電影,出版過書籍,建立過黨派,被授予過勳章,接受過調查等。

晚年的戈爾巴喬夫出現過經濟危機,但畢竟是公眾人物,想賺錢還是不難的。為了生計,戈爾巴喬夫給必勝客代言,還和外孫女一起拍了必勝客廣告,在當時引起了不小轟動,之後還給LV包代言,以此來緩解生活壓力。

可能是覺得拍廣告不過癮,之後還參演過20多部電影,基本都是龍套角色,最著名的是《戰爭之王》,這是一部還原蘇聯解體的電影。《狙擊職業殺手》很多觀眾也比較熟悉,其中也有戈爾巴喬夫的戲份。其餘的就很少有人看過了,例如:《革命小子》、《再見列寧》、《第十一個小時》、《數到零》、《俄羅斯迪斯科》、《里根秀》等等。

戈爾巴喬夫還出版過幾本書:《孤獨相伴》《真相與自由》《八月政變》《我與東西德統一》等等。

經過一系列的商業動作,戈爾巴喬夫賺了好多錢,有說幾百萬美金的,也有說一千多萬美金的。有了錢之後,戈爾巴喬夫又想從政了。1999年9月開始籌建俄羅斯統一社會民主黨,2000年3月11日當選該黨主席。俄羅斯統一社會民主黨打出的是社會民主主義的旗幟。到了2001年11月26日,該黨把名字改為“俄羅斯社會民主黨”。雖然只差了兩個字,意思就大不相同了。這時候俄羅斯社會民主黨已經有黨員約12000人。

同年,戈爾巴喬夫又獲得了 一份新工作——俄羅斯電視臺《權利秘密》節目主持人及首席編輯。

到了2007年,戈爾巴喬夫又成立了一個政黨“俄羅斯政黨社會民主聯盟”,他擔任黨魁。這個黨派的使命是反對腐敗、阻止“消極趨勢”。

社會民主聯盟代表大會聲明中說:"俄羅斯社會中實際上缺少現實和起作用的反對派。對各種示威活動都採取嚴格的警戒措施。"權力黨"實際上壟斷了俄羅斯的行政和意識資源。"然後與會者指出:"因此我們社會民主機構的人士認為,必須全面充實俄羅斯的民主,必須恢復真正地獨立的多黨制。"

2012年,戈爾巴喬夫被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授予聖徒安德烈·佩爾沃茲萬內勳章,這是俄羅斯最高榮譽的象徵。早在1990年戈爾巴喬夫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當時他還是蘇聯總統,成為了為數不多獲得該獎的國家元首之一。

2016年俄羅斯自由民主黨要求認定“蘇聯最後一位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和俄羅斯首位總統葉利欽在位期間的政策是犯罪”。戈爾巴喬夫的回應是“要求解散自由民主黨”。

同年,戈爾巴喬夫在介紹自己的新書《生活中的戈爾巴喬夫》時,公開承認蘇聯的解體自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時盡了最大努力想保留蘇聯,可是沒有成功。

關於戈爾巴喬夫有太多的言論爭議,畢竟是曾經站在政治巔峰的人物。不管怎樣,這位“老爺爺”一輩子沒白活。


無筆


勿容置疑,戈爾巴喬夫是將前蘇聯這個超級大國葬送的人。外界對他的評價有褒有貶。如今俄羅斯人對其主流評價為:一個懦弱無能的人,在不合適的年代,做了不恰當的事。



戈爾巴喬夫,1985年當上了蘇共最高領導人,開啟了蘇聯的改革進程,但他缺乏駕馭全局的能力,無法平衡改革派和守舊派之間的尖銳矛盾,一度被守舊派軟禁。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被迫宣佈辭去蘇聯總統職務,把最高權力移交給葉利欽,極不情願地退出歷史舞臺。


戈爾巴喬夫退休後,確實也沒閒著,領著國家幹部每月最低退休工資4000盧布養老金,住在高級別墅裡,還配有1輛高級轎車和17個保鏢,晚年生活倒也愜意。

但是,戈爾巴喬夫忙碌慣了,一下子閒下來顯得很不適應。1992年,他成立了戈爾巴喬夫基金會,不斷髮表試圖影響政局的言論。1996年,參加俄羅斯總統競選,只獲得0.5%的選票。 199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00年,戈爾巴喬夫組建俄羅斯統一社會民主黨,自任黨主席,妄圖東山再起,然而影響力太小,沒能吸引太多人的眼球。



眼看自已重返政壇無望,戈爾巴喬夫開始為蘋果公司、必勝客等企業打廣告,參與影視製作配音,還獲得2004年度的格萊美獎。並僱傭寫手先後撰寫幾十本書在西方國家發行出售。最有名的就是《真相與自白:戈爾巴喬夫回憶錄》,一下子讓戈爾巴喬夫的錢包鼓了起來,再不用為每月4000盧布退休金的拮据日子而發愁。


不管怎麼對戈爾巴喬夫如何評價,但前蘇聯歷史上必將為他留下濃重的一筆。因為蘇共末代總書記、蘇聯末代領導人和冷戰終結者。


小甜嘟爸爸


1991年12月25日,時值西方聖誕節。但此時的蘇聯,卻是一片暮氣沉沉,強大的紅色帝國已經難掩它的蕭條和僵化,崩塌之勢已成為必然。

晚7時,60歲的戈爾巴喬夫在克林姆林宮碩大的辦公桌前,以蘇聯總統的名義,向全蘇聯人民、全世界發表了電視講話。

他說道:“親愛的同胞們,這個國家的前景已經非常慘淡,我停止自己作為蘇聯總統職務的活動,宣佈辭去總統職務。”

隨後,他親手將蘇聯2.7萬個核彈頭的“按鈕”交給了葉利欽,交出了國家武裝力量的最高指揮權。

30分鐘後,曾經高高飄揚的蘇聯國旗,在克林姆林宮徐徐降下。接替它的,是俄羅斯的三色旗幟。至此,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社會主義國家,便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轟然坍塌。

(戈爾巴喬夫舊照)

那麼,作為蘇聯的最後一任國家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後來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戈爾巴喬夫卸任後,葉利欽給他落實了退休待遇。

戈爾巴喬夫每月可以享受4000盧布的退休金。同時,葉利欽還為他配備了專職警衛人員,在莫斯科郊外為他提供了一套別墅,以及一輛高級轎車。當然,除了這些必要的常規退休幹部待遇外,戈爾巴喬夫的政治待遇,幾乎就沒有了。

但這些待遇,對於曾經叱吒風雲的戈爾巴喬夫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在經濟上既不能滿足他龐大的日常開銷,在政治上更不能彰顯他曾經身為國家領導人的存在。

於是,戈爾巴喬夫就以出席各種活動,來刷取存在感,強化他在俄羅斯人民心中的地位。

一、戈爾巴喬夫在退位後,企圖重返政治舞臺。

他先在1996年高調參加俄羅斯總統的競選。結果,俄羅斯民眾並不買賬,最終慘淡收場,只獲得了大約不到1%的選票。其後,戈爾巴喬夫又在1999年組建了俄羅斯統一社會民主黨,並於次年當選為該黨領袖。但在5年後,戈爾巴喬夫辭去了統一社會民主黨的一切職務。

2007年,希望東山再起的戈爾巴喬夫,再次組建了俄羅斯社會民主聯盟並出任黨魁,其後不久又辭職。

同時,戈爾巴喬夫還經常針對時事發表演說,對所有民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做點評。曾就普京的國內政策,以及外交手段提出過尖銳的看法。他不無自豪地說:“作為曾經的國家元首,我有義務發表我的看法,用我的影響告訴民眾有關真相。”

(葉利欽舊照)

二、戈爾巴喬夫退位後,熱心於公益和慈善事業。

戈爾巴喬夫在退位後的第二年,就籌建了“戈爾巴喬夫國際社會政治經濟基金會”。他邀請世界專家,定期開展相關學術研究,募集善款,這個基金會的具體負責人,就是他的女兒伊麗娜。

戈爾巴喬夫還在1993年5月,領導創建了“國際綠十字會”,並就任該組織第一任主席。他的善舉,後來得到了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讚揚。同時,他還利用“戈爾巴喬夫基金會”,致力於為弱勢人群提供幫助。

三、戈爾巴喬夫著書立傳,參加各種商業活動。

從1992年開始,戈爾巴喬夫陸續出版了80多部書籍,其中各種形式的回憶錄佔據大多數,一些書籍具有相當的名氣,如《真相與自白:戈爾巴喬夫回憶錄》《不幸的改革者》《離開克里姆林》等,在全世界暢銷。

這些作品不但為戈爾巴喬夫帶來了豐厚的收入,讓他輕鬆賺取了數百萬美元,也為他帶來了各種榮譽稱號。

同時,戈爾巴喬夫還充分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頻繁現身於各大高校,為觀眾講述那些鮮為人知的蘇聯各種政治內幕。

這種商業活動,一方面讓他獲取了高昂的出場費,另一方面也進一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戈爾巴喬夫的存在感,由此愈發明顯。

當然,戈爾巴喬夫偶爾還會出演一些電影或者紀錄片,特別是有關蘇聯解體的影片,戈爾巴喬夫更是樂此不疲。

隨著戈爾巴喬夫的名氣越來越大,一些國際知名品牌看到了他背後的商機,也紛紛邀請他拍攝廣告。

1997年,戈爾巴喬夫爺孫倆就擔當了“必勝客”的代言人,並因此獲利10多萬美元。同時,他還為“LV”等奢侈品拍攝廣告片。“LV”不但給予了一定數量的佣金,還向“國際綠十字會”捐獻了數量可觀的資金。

不過,儘管戈爾巴喬夫在蘇聯解體後,相當的“不安分”,但民眾似乎對他的認可度並不高。在他2006年75歲生日之際,俄羅斯國內媒體,曾做過一個調查,超過50%的民眾認為,戈爾巴喬夫“功勞不多,過錯不少”,近30%的民眾對他的行為表示非常反感,還有一部分人對他絲毫不感興趣。

(賴莎舊照)

四、戈爾巴喬夫痛失愛妻,晚年孤獨。

1999年9月,戈爾巴喬夫的妻子賴莎因患白血病不幸去世,給戈爾巴喬夫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他和妻子相濡以沫幾十年,彼此都深愛著對方。但在戈爾巴喬夫最需要妻子的時候,賴莎卻把他獨自留下,撒手人寰。

女兒伊琳娜目睹了父親的悲痛和絕望,賣掉了莫斯科市區的房子,主動來到父親的身旁,給予了他最大的安慰,幫助他走出痛苦,勇敢地面對生活。

現在,戈爾巴喬夫和後輩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縱享天倫之樂。


張生全精彩歷史


1991年年底蘇聯解體,當時的蘇聯第一任總統也是末代總統戈爾巴喬夫只有60歲,這與此前的幾位蘇聯領導人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年輕人。60歲就在屈辱中強制被退休了,而且他的退休是得不到任何一方尊重的。支持蘇聯一方的人士認為他是罪人,俄羅斯民主派認為他是舊人。

兩邊不是人的戈爾巴喬夫自然也就不能拿俄羅斯的退休金了。不過據說格羅斯當局為戈爾巴喬夫辦了低保,大約是每個月4000盧布,很明顯,這點錢是不夠花的。為了謀生,戈爾巴喬夫可是什麼都幹啊。

為了滿足世界人民對蘇聯解體的內幕的好奇感,戈爾巴喬夫一退休就開始著手寫回憶錄,他也因此掙了不少版稅和稿費。

戈爾巴喬夫還因為妻子在德國治病欠下了一大筆醫藥費。為了還債和謀生,戈爾巴喬夫居然連廣告都開始接了。戈爾巴喬夫先後為必勝客,路易威登等世界大牌拍過廣告,據說葉利欽聽說這個消息後非常惱火。

不過現在戈爾巴喬夫已經不拍廣告了,生活也有比較穩定的收入來源。不管怎麼講,戈爾巴喬夫有一個標籤是永遠擺脫不了的,那就是蘇聯解體的罪人。


青年史學家


1985年戈爾巴喬夫成為蘇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這時蘇聯僵化的政治經濟體制早已是千瘡百孔,國家發展陷入停滯狀態。尤其是在介入阿富汗戰爭後蘇聯發現這個深居內陸的彈丸小國成為消耗蘇聯國力的無底洞,與此同時美國正野心勃勃試圖以星球大戰計劃把蘇聯拖入一場更為激烈的軍備競賽中。蘇聯的國力已難以再繼續支撐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的爭霸鬥爭,國家已然到了非變革不可的地步。然而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最終不僅沒能起到挽救蘇聯國運的作用,反而更加速了蘇聯解體的進程。在改革過程中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幾個加盟共和國都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與中央的離心傾向。1991年感覺自己Hold不住的戈爾巴喬夫試圖通過與各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妥協的方式維持蘇聯的統一:當年8月戈爾巴喬夫同俄羅斯領導人葉利欽、哈薩克領導人納扎爾巴耶夫弄出了一個新的聯盟條約——《主權國家聯盟條約》。戈爾巴喬夫試圖通過這個條約維持蘇聯的統一,而各加盟共和國則獲得了更大的自治權限。這看起來似乎是雙贏,戈爾巴喬夫也以為自己可以鬆口氣了,於是他心情舒暢地去克里米亞休假,計劃著8月20日回家後正式在條約上簽字,結果就在8月19日蘇聯爆發了“819”政變。政變過程中戈爾巴喬夫失去實權並被屬下軟禁起來。此後野心勃勃的葉利欽出來平息政變,隨後葉利欽一手主導了肢解蘇聯的活動。不過當時的戈爾巴喬夫仍是蘇聯領導人,蘇聯的按鈕也仍掌握在他手中。只要戈爾巴喬夫一天不承認蘇聯解體和解除蘇共,那麼葉利欽的地位就顯得有些尷尬。

1991年12月23日葉利欽來到克里姆林宮同戈爾巴喬夫進行了8小時的會談。葉利欽在這次會談中所表達的主旨就是要戈爾巴喬夫交出武裝力量的最高指揮權、發射2.7萬個核彈頭的“核按鈕”、克里姆林宮總統府等等。戈爾巴喬夫還需要把一批珍貴的檔案材料移交葉利欽。同時葉利欽保證戈爾巴喬夫辭職後享有包括國家別墅、汽車、警衛人員在內的優厚待遇。24日戈爾巴喬夫同自己身邊的工作人員舉行了告別會。25日戈爾巴喬夫簽署了他的最後一道總統令:辭去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職務,將武裝部隊和“核按鈕”的控制權移交給葉利欽。當晚19點戈爾巴喬夫在總統辦公室面對攝像機向全國和全世界發表了辭去蘇聯總統職務的講話。他說:“鑑於獨立國家聯合體成立後形成的局勢,我停止自己作為蘇聯總統職務的活動。作出這一決定是出於原則性考慮。”“我堅決主張各族人民的獨立自主,主張共和國擁有主權;同時主張保留聯盟國家,保持國家的完整性。但事態卻是沿著另一條道路發展的,肢解和分裂國家的方針佔了上風,對此我是不能同意的。”“我還對我國人民失去一個大國的國籍感到不安,它會給所有的人帶來十分沉重的後果。”戈爾巴喬夫表情嚴肅,但他以樂觀的預言結束了演說:“我相信我們的共同努力遲早會結出碩果,我們的人民將生活在繁榮昌盛和民主的社會中。”19時20分戈爾巴喬夫把“核按鈕”通過“獨聯體”武裝力量臨時總司令沙波什尼科夫交給了俄羅斯總統葉利欽。19時38分克裡姆林宮上空印有鐮刀和鐵錘圖案的蘇聯國旗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俄羅斯白藍紅三色旗升上了旗杆。

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以履行蘇聯終止存在的法律手續。不足百人的會場十分冷清,主席臺上只有共和國院主席阿利姆扎諾夫一人就座。慣用的電子錶決器也不用開動,連到會人數的登記也未進行。大會代表以表決方式通過一項宣言。宣言說:“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確認,隨著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建立,蘇聯作為一個國家和國際法的主體即將停止其存在。”至此作為當時與美國分庭抗禮的超級大國蘇聯不復存在,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從來只見新人笑,哪曾聽聞舊人哭?作為前蘇聯領導人的戈爾巴喬夫也隨著蘇聯的解體退出了國際輿論舞臺的中心,人們的目光開始聚焦於俄羅斯領導人葉利欽以及後來繼任的俄羅斯領導人普京、梅德韋傑夫等人,那麼退出公眾視野的戈爾巴喬夫究竟幹啥去了呢?這個曾經的世界第二強國的領導人在很多印象中就永遠定格與1991年那個寒冷冬夜中的落寞背影,那麼在此之後呢?事實上1991年那個寒冷冬夜中走出克里姆林宮的戈爾巴喬夫剛剛60歲,這個年齡作為政治家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然而他的身份已經不再允許有更多指望,可他這個年齡如果要從事其他工作又顯得太大了,所以退休其實已成為他唯一的選擇。獨聯體國家曾專門召開會議討論關於他退休後的待遇問題並最終決定:戈爾巴喬夫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取4000盧布退休金,保留度假別墅和專車,此外還有一個17人的警衛隊負責他的個人安全。關於這點葉利欽在1991年12月23日與戈爾巴喬夫的會談中也向其承諾保證過。

4000盧布在當時是個不錯的數字,但我們知道後來在葉利欽時代由於休克療法的失敗導致了惡性通脹。在俄羅斯經歷惡性通脹的時期幾乎所有俄羅斯人的存款都大幅縮水,甚至連俄羅斯引以為傲的軍事工業也因缺乏資金而不得不自廢武功,以致於蘇聯時代龐大的航母艦隊最終只有庫茲涅佐夫號這一艘被保留下來。在這一過程中戈爾巴喬夫的財富也迅速縮水,發展到後來4000盧布就只相當於2美元,基本連生活都成了問題,而戈爾巴喬夫早年積攢的八萬美元存款也因銀行倒閉而蕩然無存。連生活都成為問題的戈爾巴喬夫只能利用自己作為曾經的蘇聯領導人這一身份再次包裝營銷自己:1992年1月戈爾巴喬夫著手籌建“戈爾巴喬夫國際社會經濟政治理論研究基金會”,駐地為原莫斯科財政學院的一幢樓房。從1993年開始蟄伏了兩年的戈爾巴喬夫開始準備重回政壇:這年5月24日戈爾巴喬夫在國際綠十字會成立大會上當選為該組織第一任主席。儘管這只是一個國際協會組織的榮譽性職位,並沒任何政治權力可言,不過這的確對提升戈爾巴喬夫的公眾知名度是有好處,這標誌著一度隱居蟄伏的戈爾巴喬夫開始試圖重新進入大眾視野。到了1996年俄羅斯大選期間戈爾巴喬夫認為自己迎來了重出江湖的時機。當時葉利欽因為休克療法的失敗而在國內飽受詬病,而他的主要對手久加諾夫又是不怎麼討喜的蘇共代表,民眾對這兩位候選人的印象都不佳。這就給了戈爾巴喬夫以強大的信心,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俄羅斯人普遍認為戈爾巴喬夫是個懦夫和叛徒,完全不聽他一腔熱血的改革計劃。戈爾巴喬夫不僅在各地巡講時會遭到攻擊,連去伏爾加格勒(斯大林格勒)的紀念碑獻花也被人罵,弄得自己很沒面子。後來戈爾巴喬夫又組建了俄羅斯社會民主黨,希望拉攏一批懷念過去的中間派為自己造勢,結果又因為和聯合創始人們爭吵而被踢出管理團隊。

就這樣幾經折騰後戈爾巴喬夫對俄羅斯政壇算是徹底死心了,但這時一條意想不到的出路出現在了絕望的戈爾巴喬夫面前。戈爾巴喬夫儘管在國內不受歡迎,但由於他在任期間注意與西方國家的溝通,所以在西方世界名聲大震。在政治生命基本宣告終結以後戈爾巴喬夫受到了西方的邀請,於是他開始嘗試用走穴的方式賺錢。戈爾巴喬夫最先涉足的是影視行業:早在1992年他就在一部講述東德兒童教育的片子裡成功扮演自己。在這部紀實性質的紀錄片之後他又出演了德國電影《咫尺天涯》,這次他還是演他自己。想來戈爾巴喬夫同志可以很自豪地對那些小鮮肉們說:“我不需要替身,因為我從來都是演我自己”。在國外演員從政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不過政治人物退休後去做演員的還是比較罕見的,尤其是這種自己演自己的迄今為止全世界僅此一例。不過由於這時戈爾巴喬夫對重返政壇還抱有一線希望,所以他並沒將主要精力用在影視行業,直到1996年戈爾巴喬夫重返政壇的行動遭遇重大挫折後他的接片量突然飆升:1992年至1996年期間戈爾巴喬夫幾乎是一年接拍一部片子,然而在1996年他卻一下接拍了五部片子。當然他也不光是拍電影,各種紀錄片和綜藝節目上他也是常客,據不完全統計:戈爾巴喬夫參加的節目有講述捷克斯洛伐克解體的《新世界或自由,平等,博愛》,有描寫鐵娘子的《撒切爾:唐寧街歲月》,有為美國陰謀論電視臺拍的偽紀錄片《克格勃謀殺肯尼迪》,有品評當代俄羅斯政治的脫口秀等等,他甚至嘗試過為動畫片配音。戈爾巴喬夫所參加的這些電視電影節目所涉及的語言包括英語、法語、德語、俄語、捷克語、羅馬尼亞語、意大利語甚至還有日語,儘管節目覆蓋的國家範圍如此之廣,觀眾的興趣點和口味也大相徑庭,但無論製作方提什麼樣的要求,戈爾巴喬夫總是能以不變應萬變——扮演戈爾巴喬夫。

1997年戈爾巴喬夫接到了來自必勝客的通告:邀請他參與拍攝最新的必勝客廣告片。於是他帶著外孫女一起上鏡為必勝客商業代言:片中的戈爾巴喬夫和小孫女一起走進了一家必勝客並親切地給了孩子一片披薩餅。看起來戈爾巴喬夫在離開政壇後得以享受天倫之樂,然而1999年他的妻子萊莎因白血病去世,悲痛欲絕的戈爾巴喬夫面對鏡頭,痛哭不止。時任德國總理施羅德專程探望了戈爾巴喬夫夫婦並將萊莎接到德國繼續治病。施羅德在與戈爾巴喬夫分別時緊緊相擁,當時施羅德雙眼含淚。戈爾巴喬夫在影視廣告領域陸續取得一系列成就後又燃起了重返政壇的希望之火,於是他在1999年9月開始籌建俄羅斯統一社會民主黨並於2000年3月11日當選為該黨領袖。2001年戈爾巴喬夫獲得一份當電視臺節目主持人的新工作,同年他還作為合作伙伴出任《權力秘密》節目的主持人及首席編輯。2004年5月俄羅斯社民黨內部發出堅持要同親政府的統一俄羅斯黨達成政治協議的呼聲,然而戈爾巴喬夫堅決反對這一舉措。在當年5月22日舉行的一次黨內會議上戈爾巴喬夫因與黨內人士在黨派發展方向上有爭議而辭去了該黨領導人職務。2007年4月戈爾巴喬夫的老對手葉利欽因心臟病惡化去世,戈爾巴喬夫出席了葉利欽的葬禮。戈爾巴喬夫作為政治人物在與葉利欽的角力中無疑是失敗者,然而老人家和政治家的標準是不一樣的:老人家的成功就是看誰活得久。顯然在這點上戈爾巴喬夫成為了勝利者。同年8月戈爾巴喬夫為奢侈品牌路易威登皮包的廣告代言:這時已有豐富演藝經驗的戈爾巴喬夫基本熟悉了這個行業的玩法,於是他推出了自導自演的LV平面廣告。畫面中的他身邊放著LV的手提包,坐車經過象徵著冷戰的柏林牆,引發人們對一個時代落幕的感慨。2007年10月20日戈爾巴喬夫成立俄羅斯政黨社會民主聯盟並擔任黨魁。


不過相比之下戈爾巴喬夫最喜歡做的事可能還是著書立說:他在離開政壇後先後寫出《20世紀的精神教訓》、《尚未結束的歷史:戈爾巴喬夫訪談錄》 、《離開克里姆林》等作品。巧合的是著書立說也是戈爾巴喬夫的老對手葉利欽晚年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戈爾巴喬夫還廣泛出席各種主張綠色環保、世界和平的演說,從而在歐美國家爭取到了不少朋友,也提高了戈爾巴喬夫的社會影響力。據西方媒體報道:戈爾巴喬夫下臺後出席一場演說的出場費一度高達2萬美元-10萬美元不等,即便是經濟危機時期也沒少於1萬美元。戈爾巴喬夫的作品中最暢銷的《真相與自白:戈爾巴喬夫回憶錄》一書為他帶來數百萬美元的收入。早在蘇聯尚未解體前的1990年戈爾巴喬夫就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由於戈爾巴喬夫任上柏林牆得以拆除,所以德國人對他懷有一份特殊的感情。2005年6月德國統一委員會給他頒發“阿爾法檢查站”德國統一獎。2008年9月18日戈爾巴喬夫在美國受頒自由勳章。進入21世紀後俄羅斯國內對戈爾巴喬夫的評價也逐漸由完全的負面評價轉變為負面評價與正面評價並存:2012年5月3日戈爾巴喬夫被俄羅斯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授予俄羅斯最高榮譽聖安德烈勳章。與此同時戈爾巴喬夫自己也對當年的所作所為多了一些反思,終於在2016年在一次新書發佈會上戈爾巴喬夫承認自己對蘇聯解體負有責任。現任俄羅斯總統一方面批評戈爾巴喬夫在蘇聯解體過程中的負面作用,另一方面也肯定戈爾巴喬夫在國家轉折關頭勇於改革的最初動機。戈爾巴喬夫過生日的時候普京還送上了自己的祝福。普京其實並不反感這位身段靈活的老前輩,對他的各種政治活動也不加干涉。雖然普京曾批評戈爾巴喬夫“把權力扔到了地上”,但他也知道老前輩對俄羅斯的利益還是很上心的:戈爾巴喬夫不僅在國際社會多次批評美國和北約向東推進,還在克里米亞問題上旗幟鮮明地支持俄軍。由他作為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一座橋樑對普京來說也並無壞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