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踏青去||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踏青去||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望乡的田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南宋吴惟信《苏堤清明纪事》

踏青去||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故乡老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踏青去||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时节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踏青去||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小巷深处是吾家

2018年放假安排4月4日--4月6日放假(星期三---星期五)

一、踏青

踏青去||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踏青

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1、踏青又叫春游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踏青去||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放纸鸢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踏青去||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上河

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在墓地祭祀,使生者对死者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就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遥祭。

踏青去||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乡愁

清明戴柳,有将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者,也有嫩柳枝刮结成花朵而插于头髻者,还有直接将柳枝插于头髻者。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提到,清明时节“家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或戴之”。清明戴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为辟邪之用,但在一些地方有纪年华之义,有所谓“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这种习俗是宋代“寒食”冠礼的遗存。宋代将男女成年行冠礼的时间统一定在“寒食”节,而不论生时年月,“凡官民不论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梦梁录》)戴柳即为成年标志。据此,后世便有“纪年华”之遗俗,并演化成妇女戴柳球于鬓畔以祈红颜永驻的习俗。在此,青青春柳,又有象征青春之义。时值春季妇女戴柳,则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二、节令食品

踏青去||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归牧图

艾角又叫粉果,是广东一带的地方传统小吃。民间俗话称为"角仔"制作艾角的主要原料是艾和糯米粉。清明前后,艾草满地,艾叶青青。制作"艾"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先取本地野生艾草,用开水煮后用竹筲箕背擦磨成绒状,制成食用艾。之后混合米粉做成粉皮,以咸、甜各料做馅包成角状。南社食用的艾角多采用咸料,传统用料多为萝卜丝、猪油渣、虾头、五香粉等,蒸熟即可食用。

踏青去||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千条柳

在这个寒节时令,南社人家准备了应节的菜式,荞苗炒烧肉、红萝卜竹蔗水、胡椒猪肚鸡、鲜土茯苓煲猪展等,让大家游园踏春之后也能好好享受美食,进补。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踏青去||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春归柳梢

三、活动安排

清明节期间南社古村每天都有安排粤剧演出。

踏青去||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杏花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