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順產時一定要側切嗎?分娩時都哪些情況需要側切?

越是到孕晚期,很多準媽媽越是開始恐懼分娩,很多準媽媽都覺得順產會很疼,而且還可能側切或者撕裂,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順產準媽媽都需要側切,側切也是有指徵的。

順產時一定要側切嗎?分娩時都哪些情況需要側切?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側切!

會陰側切是在分娩的時候主動對會陰進行切開的一種方式,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產科非常常見的手術。既然是手術,不管是大是小,都會有它的適應證、禁忌症、併發症,所以,網上傳說醫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順產的都做側切,這顯然是外行拍腦袋臆想出來的。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媽媽分娩時都需要側切,是有需要的情況才會側切,所以準媽媽根本不用擔心,只要自己選擇順產,肯定就會捱上一刀。

順產時一定要側切嗎?分娩時都哪些情況需要側切?

為什麼要側切呢?

陰道分娩的時候,總是會伴隨會陰的裂傷,發生率大約是 95%。也就是說,不發生撕裂才是小概率事件,生孩子就是要會陰裂傷的。先來說下會陰裂傷的分度:

1 度裂傷:最表淺,出血少,就好像手指頭不小心劃破點皮。這種情況不縫針都行,或者裂口長的話,表淺地縫個幾針就可以了。

2 度裂傷:比 1 度深一些,出血會比較多,可以到達會陰的肌層,但是肛門括約肌是完整的。這種情況需要縫針,不過主要為了止血,盆底結構一般不會受影響。

3 度裂傷:這個比較麻煩,因為傷及肛門括約肌了,如果不嚴密縫合的話,可能造成大便失禁。

4 度裂傷:這個程度的裂傷,已經達到直腸黏膜、甚至穿破直腸,如果不嚴密縫合,會出現“陰道直腸瘻”,就是陰道和直腸相通,大便可會從陰道里排出來——這就嚴重地影響生活質量了。

大部分都是 1 度和 2 度裂傷,縫合之後不會有影響盆底結構的功能。像 3 度、4 度這種會導致大便失禁、影響生活質量的裂傷,還是比較少見的。

順產時一定要側切嗎?分娩時都哪些情況需要側切?

會陰裂傷和側切有什麼關係呢?‍

相比撕裂,側切就是保護會陰的一種方式。既然會陰裂傷這麼常見,那麼分娩時助產士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保護會陰,儘量避免 3 度、4 度裂傷。傳統觀點認為,會陰切開術是避免嚴重裂傷的保護手段之一,可以擴大產道的出口,起到保護會陰的作用;缺點是會損傷部分肛提肌,疼痛會比較明顯。

因為會陰側切擴大了產道出口,可以縮短分娩的時間,所以,如果是胎寶寶較大,或者有產科併發症的準媽媽,就是必須的了。

順產時一定要側切嗎?分娩時都哪些情況需要側切?

哪些情況需要側切?

無論是 WHO(世界衛生組織),還是英國的 NICE 指南,美國的 ACOG(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都不推薦陰道分娩時常規進行會陰側切,而只是在有指徵時,才進行會陰側切。

1、會陰部分肌肉缺乏彈性,或是陰道口狹窄,以及陰道出現水腫、炎症等症狀,需要進行側切術。

2、胎兒個頭大、胎位不正或產婦產力不足時,胎兒娩出容易在會陰處受到阻礙,這時應及時進行側切術,否則會造成產程延長或停滯,時間過久可能致使胎兒缺氧,損害產婦盆底肌肉。

3、第一次分娩的高齡產婦(超過35週歲),以及患有妊娠高血壓、心臟病者,為了保證母嬰安全,在胎頭降至會陰位置,醫生會進行側切術。

4、產程中出現意外情況,發現胎兒已經處於缺氧狀態,如胎心異常、羊水渾濁甚至會有胎糞等,此時應儘早做會陰側切,否則容易危及產婦及胎兒生命。

5、一旦產婦在生產中發生異常情況,需要藉助產鉗或胎頭吸引器來幫助分娩,應進行會陰側切。

但分娩時,是否要側切,主要還是看助產士或者產科醫生的判斷,根據估計的胎兒體重、產婦的會陰條件等,評估側切和不側切,哪個對產婦的損傷更小。

順產時一定要側切嗎?分娩時都哪些情況需要側切?

前面介紹的側切和會陰裂傷的常識,希望可以幫助準媽們正確的瞭解側切,並且樂觀的面對分娩,祝準媽媽們都能順利超快分娩!

京媽說,分享專業、實用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分享和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