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松鸣岩花儿会——民间的狂欢节

自中国花儿传承基地----松鸣岩的系列报道(1)

对生活在松鸣岩周边的每一个花儿研究者、演唱者、词曲编创者、传承人、工作者来说,松鸣岩花儿会的到来是一年当中他们最感神圣和荣耀的事情。2018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也和每年一样,他们在风景如画的松鸣岩与歌为舞,与诗为伴,尽情演唱心中的花儿,记录与花儿有关的一切美好故事,与八方来客共度民间的狂欢节。

松鸣岩花儿会——民间的狂欢节

花儿会的原始称谓是“唱山”或“山场”,把参加花儿会叫做“浪山场”,把“唱花儿”俗称为“漫花儿”。

花儿会是花儿赖以生长的土壤,是花儿成长发育的摇篮,也是花儿传承发展的重要基地。

松鸣岩花儿会——民间的狂欢节

松鸣岩花儿会——民间的狂欢节

2004年8月,中国民协命名临夏州为“中国花儿之乡”;命名和政县松鸣岩为“中国花儿传承基地”。这是临夏“花儿”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临夏“花儿”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走出临夏、漫响全国、走向世界的新的历程。

花儿会是花儿生存的主要文化场域,花儿歌手迷恋的自然舞台,是劳动人民农闲时集会、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花儿艺术生生不息、自然传承的坚实依托。

松鸣岩花儿会——民间的狂欢节

松鸣岩花儿会——民间的狂欢节

松鸣岩,山清水秀,既有北方的壮美、也有南方的灵秀,来到这里,就想到了歌曲《青青世界》里展现的意境:请到这里来,请到这里来,这里有一个青青的世界,青青的世界。

松鸣岩花儿会——民间的狂欢节

松鸣岩花儿会——民间的狂欢节

和政县松鸣岩花儿会于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举行,是甘肃省一年中最先举行的传统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是甘肃省著名的三大花儿会场之一,松鸣岩花儿会俗称“四月八”,期间,八方涌来的人流,里三层外三层地簇拥着,他们在听"花儿"里的自己酸甜苦辣的故事,笑着,闹着,吆喝着,欢喜着,也忧伤着,常常却在不经意间已经融入了一场盛大的蓝天音乐会。

看到这一个个花儿歌手精彩的对歌、演唱和表演,掀起了松鸣岩花儿会场一个又一个小高潮,在场的人们激动不已,大家已经置身于一个个风景如画、歌声如潮、花儿似海的“原生态花儿会场”,深切地感受到生活在盛产“原生态花儿”之地的一个个普通老百姓,在一个个美丽的“花儿会场”当中,里三层外三层地相互围观、相互簇拥,相互对视并发自内心的演唱“原生态花儿”来歌唱他们对美好的生活、甜蜜的爱情、时代的风采的感受,这是一种很唯美的、很惬意的、很爽快的“花儿”演唱方式,这种发自内心的真实演唱形式是城市里少有的风景,城市里的人是不会感受到这么美妙的盛景、盛情的。

此时此刻,整个松鸣岩人如潮、歌如海,被民俗学家誉为“民间的狂欢节”,各地的花儿歌手在这个大舞台上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松鸣岩花儿会由此成了孕育河州花儿歌手成长的摇篮。

有人说,花儿是歌与诗最完美融合的化身。歌在这里飘上了蓝天,诗在这里飞进了人们心田。瞬间,歌与诗成了这方水土间狂欢节的主角,一年又一年,一直在上演,从不停歇。

在美丽的松鸣岩----中国花儿传承基地,一个个 花儿追梦者用自己独到的方式保护传承创新着“山场文化”——花儿的生命线,保护“山场文化”的原生态和传统魅力。

松鸣岩花儿会——民间的狂欢节

在这独具特色的松鸣岩花儿会--民间的狂欢节上,善良朴实且追求美好生活和美好爱情的人民群众往往借助“花儿会”表达着他们对美好爱情、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借物抒情,以歌示爱,以歌会友,以歌抒情,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氛围。花儿以其如泣如诉、铭心刻骨的情感表达形成了自己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到的艺术特色,花儿会也就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最具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

松鸣岩花儿会——民间的狂欢节

松鸣岩花儿会以其广泛的影响力、多元的文化色彩、苍茫的文化形式在发掘花儿资源,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展示民族民间艺术等方面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终发展成为临夏乃至全国知名的文化活动品牌,成为连接省内外的一条文化纽带,同时也将临夏花儿这一文化名片传递出去,为临夏旅游和花儿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照片由杨进明、马君雯提供 此稿由中国民协花儿专委会秘书处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