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不做“菊外人”:从众的人,从的是什么?

不做“菊外人”:从众的人,从的是什么?

一不小心,我已经是个“菊外人”。

不做“菊外人”:从众的人,从的是什么?

一时间,大家都在说:像王菊一样,做自己、活出真实的女孩最美。

可是,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了。什么是“做自己”、“活出真实”啊?

我们从小被教育:

要合群,做个别人喜欢的人。

穿着流行的款式最时髦,做个符合主流标准的人最保险。

不要追求什么标新立异,不然别人的口水能淹死人的。

然而王菊显然不是这样的女孩。她虽然身处娱乐圈,却是个“异类”。

《创造101》节目一开播,她就显得很特别。其他选手都是甜美清纯、身材纤瘦型的,而她带着欧美性感风,皮肤黝黑,面容也不娇美,身材还有点健壮,几乎每次表演都会被吐槽,网友还把她的动作制作成表情包。

不做“菊外人”:从众的人,从的是什么?

一句“地狱空荡荡,王菊在土创”,说明了网友们对王菊的看法。

然而,她根本不放在心上,还自黑:我就是来自地狱的使者,不给我点赞的朋友要小心。

在第四期第一波淘汰赛里,她不像别的女孩口是心非地说“我努力过了,我不后悔”。她目光坚定,说:“我还想留在这个舞台上,我还有梦想没有实现”。

因为这句话,太多人为她黑转粉,她太帅了,毫不掩饰自己的好胜心和不甘,简直说出了很多人面对失败时候的内心话!

终于王菊留下了,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观众重新认识了她。

越来越多的网友给她投票,我们喜欢这个做自己的女孩,她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内心:我并不像你们认为的那样平凡,我也想赢。

我们心里期望自己与众不同,但又害怕自己与众不同。

因为我们希望被认可,却又害怕不一样而被排挤,所以,我们不勇敢,我们大多数人选择从众。

“从众”比“与众不同”更能给人安全感。

一、我们从众,从的是什么?

是社会认同感。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是一个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影响到群体中的成员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

从众也是个人适应生存的必要方式,从众可以帮助一个人很快地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使人迅速地融于一个新的团体中。

如果一个人自动依照他所观察到的周围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去思考和行动,那么他就能够把一些原本很复杂的行为进行简化。而且这种从众的做法往往是有效的。

比如,

以瘦为美的时代,大家都在减肥;

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热点,大众竞相参与;

哪个明星红,TA穿过的衣服马上就成为“爆款”。

我们和别人一样,让自己的个人特质不那么明显,会给人很大的安全感。

因为,不从众的人,可能被孤立。

据说,在监狱里,对一个犯人最严厉的惩处,不是劳动,不是鞭挞,而是关禁闭。

可以看到,被隔离出一个集体,被他人孤立,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从众,一方面是为了寻求安全感,另一方面,是惧怕不从众遭到孤立和攻击。

所以,站在一群仙女中间的王菊,一直坚定做自己,多么勇敢。

二、可是,从众的安全感是不可靠的。

盲目的从众与合群,是平庸的开始。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走大家都在走的路,不一定能到达你的目标;从了他人的众,结果还是得自己承受。

有人和室友一起荒废了四年大学时光,玩游戏、逃课,最后找不到工作的结果是得自己承受的;

看到同龄人都结婚生子了,随大流赶在大家都认为“不能再挑了”的年龄里接了婚,婚后发现两个人不合适,这结果也是要自己承受的。

很多人的自我价值感,是建立在某种身份、地位或者别人认可上的,甚至是和同龄人比较上的价值感。这种价值感会随着身份地位的变化发生变化,是虚假的价值感。有一个较好的身份地位,有人认可,有人爱,TA对自己比较满意,个人价值感比较高。一旦失去这样的身份地位,被人抛弃,被人否定,TA立刻感觉自己低到了尘埃里,生活就没了重心。

所以,从众的安全感是不可靠的,自己才能给自己安全感。

不做“菊外人”:从众的人,从的是什么?

王菊不知道偶像团体主流形象吗?显然不是,从她之前的造型可以看出,也是肤白貌美,大众主流型的。

但当导演组问她:还想回到从前的样子吗?她一丝犹豫都没有地摇头:“不想回去。”

这个女孩,太知道自己是谁,太清楚自己要什么。

三、不从众才能出众,不拘格才可出格。

在《101创造》的节目里,马东金句频出:“只有做到最大程度不一样,你才最大程度地被需要”、“当你开始审视自己是否需要改掉自己的特点时,你也许正在失去你的优势”。

不做“菊外人”:从众的人,从的是什么?

不做“菊外人”:从众的人,从的是什么?

要做到“被需要”、有“优势”,就要有个人特色,要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这需要坚定的自我。

有网友说,“101个女孩中,100个女孩都一样,还有一个叫王菊。”

王菊更是在歌词里唱到:youdon’t have to put a ring on me , I can buy my own。她独立,又坚定。

我们越不确定自己,不自信,就越依赖别人。我们越不优秀,就越要在集体中抱团取暖。

所以,我们想办法融入各种圈子,以证明: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要接受自己,自信的第一步是爱自己的全部,缺点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不要排斥,不要因为自己认为的缺点而自我判定“我不配”,为了被人的认可,我得改变。不是这样。就像你能接受别人的不完美一样,也请包容自己的缺点和瑕疵。

要分清我们的从众是不是盲目,关键在于了解自己。

我们可以不依赖外在的标准评价自己,清楚“我是谁”。当外界的孤立和嫉妒,不足以影响我们的行为,只身一人,也能够面对生活的风雨磨砺时,我们其实不会再想去融入某个圈子,真正优秀的人,是木秀于林的,终将胜出。

做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决定着我们感受世界的角度,也影响着别人看待我们的眼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