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跳開保險營銷的思維看保險,我到底需要購買多少保額?

跳開保險營銷的思維看保險,我到底需要購買多少保額?

很多小夥伴在購買保險的時候對保險的保額沒有明確的概念,通常最先想到是花多少保費。

但是對買多少保額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沒有深入的瞭解,因此往往花了很多錢,但是總的保障額度卻不高,根本起不到轉嫁風險得作用。

今天筆者帶大家深入的探討一下科學的計算保額的方法。

1、什麼是保險的保額?保額重要嗎?

2、如何根據自己個性化的需求設定保險的保額?

3、保費預算滿足不了保障缺口怎麼辦?

什麼是保險的保額?

保額,顧名思義就是保障額度,通俗的講就是一旦發生風險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賠償的最高額度。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購買保險往往把精力放到挑選產品上,會糾結選擇終身型還是定期型、消費型還是返還型、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等問題上。

但正是這些細節問題卻使我們陷入"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誤區。

跳開保險營銷的思維看保險,我到底需要購買多少保額?

保險的本質是保障,而保障額度的高低決定了風險來臨時能否解決實質的問題,通俗講就是保險公司賠多少錢才是根本,所以購買充足的保額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根據自己個性化的需求設定保險的保額?

跳開保險營銷的思維看保險,我到底需要購買多少保額?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每個家庭,家庭中的每個成員的保險需求是不同的,對於保額的設定也是不同的,那麼什麼因素會影響到保額的設定呢?

  • 家庭責任

兒童青少年、中青年、老年人各自的家庭責任不同,其保險需求不一。

中青年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承擔了主要的家庭責任,承擔各種家庭開支、房貸車貸、贍養老人、撫養孩 子等。

一旦發生風險導致收入中斷,對家庭的財務是致命的打擊。

所以對於家庭保險規劃中,家庭支柱應該作為規劃的重中之重,保額設定也要傾向於家庭的主要收入者。

  • 資產狀況

資產和負債決定了淨資產的多少,決定了家庭面臨風險的抵抗能力。比如家庭有一定的存款或者可變現的資 產,當風險來臨時,就可以承擔一部分或者大部分的損失。

而如果沒有相應的儲備,還要償還各種家庭債務,比如房貸車貸等,那麼一旦家庭發生重疾或者重大意外等風險事故,一個家庭或許就此垮掉。

重大疾病保險

首先重疾險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保障家庭的現金流不因為重大疾病而中斷,其次是補充治療費用。

跳開保險營銷的思維看保險,我到底需要購買多少保額?

如果預算充足可以覆蓋家庭5-10倍的年收入,如果預算不足,最少需要覆蓋家庭的5-10年的基本支出不受影響,尤其是有債務支出的家庭,不會因為家庭支柱的收入中斷而遭受重創。

家庭總保額=重疾治療費用+家庭年支出×(5-10)倍-可變現的金融資產(包括存款、金融債券、投資性房產等) 父母的保額=個人收入佔比×家庭總保額(其中:個人收入佔比=個人收入/家庭收入)

孩子的保額比較特殊,因為孩子沒有收入,但是孩子一旦生病肯定需要父母一方專心照顧。

因此孩子的保額一方面考慮照顧一方的收入損失,另一方面考慮孩子高發的疾病比如白血病的治療費用。

因為孩子保費不高,可以選擇一些定期到30歲的消費型險種,保額建議100萬起步。

孩子保額=非家庭支柱保額+特定疾病的治療費用

壽 險

壽險的本質是留愛不留債,壽險的保額要覆蓋家庭的主要債務、孩子成年前的撫養及教育費用、老人未來的贍養費用等。

家庭壽險總保額=家庭債務總額+孩子成人前的撫養費用+孩子未來預計教育開支+老人未來贍養費用-可變現的家庭資產(包括存款、金融債券、投資性的房產等) 家庭成員的保額=收入佔比×家庭壽險總保額

孩子沒有家庭責任,可以不用配置壽險

醫療險

醫療險保額主要考慮醫療費用的開支,現在的很多中端和次中端醫療險的保額動輒百萬起,基本都能滿足醫療費用的支出。

主要關注其價格是否合適、產品是否穩定、條款有沒有坑點、是否有醫療墊付和綠通服務等

意外傷害保險

意外傷害包括因意外導致身故或殘疾,相對於身故,意外導致傷殘的幾率更高,對家庭的影響更大。

意外傷殘是按照傷殘等級比例賠付。

比如小A同學,年收入10萬,購買了一份意外險保額是100萬,一次意外事故導致一側肢體沒有了知覺,最終傷殘評定等級為5級,保險公司按照比例賠付保額50萬。

雖然有了50萬的賠付額,解決了小A前幾年的生活問題,但因為是永久性的殘障,小A的本職工作已然不能勝任,以後找到合適工作的機會大大的降低,所以這筆錢相對於其收入損失仍然是杯水車薪。

因為意外險價格便宜,槓桿比較高,建議按照最低20倍的個人年收入來配置。

備註:以上計算方式不考慮未來的通貨膨脹和收入變動

保費預算滿足不了保額需求怎麼辦?

跳開保險營銷的思維看保險,我到底需要購買多少保額?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雖然經過我們計算得出一個合理的保額範圍,但是往往又受限於家庭的整體保費的預算,畢竟相對於未來不確定的風險開支,眼前確定的保費開支更加現實一些。

那我們該如何做好保費和保額的平衡?

1、整體規劃,重點突出

整體規劃的意思是根據家庭成員的收入、支出及承擔的家庭責任來進行完整的家庭保險需求分析,做好整體保險規劃,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再進行產品的選擇。

重點突出是根據各自承擔的家庭責任來確定保障的重點和保費的佔比,切記在非家庭支柱身上佔用過多的保費預算。

2、長短搭配,保障當前

在險種選擇上可以終身搭配定期,尤其是家庭經濟支柱,保證主要家庭責任期(30-50歲)的保額充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