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十年磨劍,這些年的徐根寶

十年磨劍,這些年的徐根寶

2017年,徐根寶定下了兩個目標:一是上海男足在天津全運會衛冕,二是自己收購的西班牙洛爾卡俱樂部升上西乙聯賽。

從結果來看,兩個目標都圓滿完成,甚至還有超出預期的部分。對這位在中國足壇摸爬滾打了50多年的老人來說,兩個目標的達成,都有著特殊意義:全運金牌,象徵著他“十年磨一劍”的路線依然獨步華夏;洛爾卡升級,代表著他探索的海外青訓新路邁出了堅實一步。

與20多年前兩奪甲A最佳主帥(1995、1998)時相比,站上中國金球頒獎臺的徐根寶似被歲月磨去了部分張揚和強硬,但不變的,是那帶著上海口音、並不標準的普通話,和眼神中始終保有的堅定和執著。雖已遠離一線多年,但這位中國足球最後的老派教頭,依舊有著不怒自威的強大氣場。

四金加身

幫助徐根寶贏得2017中國金帥獎的資本,首先是他上海全運足球隊總教練的身份。老帥去年統領著各個年齡段共四支男女足隊伍在天津全運會上大放異彩,賽事開幕前的U18男女足比賽,上海兩隊均以4戰全勝的驕人戰績奪金;開幕後舉行的U20男足和成年女足比賽,成耀東和水慶霞兩位滬上足壇名宿又分別帶隊折桂,申城實現了史無前例的四金全滿貫!

四枚金牌中分量最重的無疑是U20男足,不僅因為以上港梯隊為班底的他們在決賽中戰勝了召回“德甲球員”張玉寧的浙江,更在於這場勝利讓上海完成了前無古人的全運三連霸。賽後小夥子們一起把金牌掛到徐根寶脖子上那一幕,讓旁觀者依稀想起了2009年發生在濟南的相同場景,當時這麼做的“小鬼頭”,名叫武磊、張琳芄、姜至鵬、顏駿凌……

儘管天津全運會並未親自掛帥,但極度自信、凡事都渴望親手掌控的徐根寶與2013年一樣幾乎全程觀戰,並隨時向成耀東建言。有人將根寶與曼聯傳奇主帥弗格森相比,某種程度上,軍人出身的“海派教父”與執教生涯中後期的弗爵爺確有相似之處:二人平時並不完全參與日常訓練,但關鍵時刻必然親自出馬,人員管理上又都有極高造詣。

“先做人,後踢球”,這是根寶從教以來一直堅持的原則。一旦發現球員有“骨頭輕”(上海俗語,意指年輕人得意忘形或行為輕浮)的苗頭,他就會祭出雷霆萬鈞股的責罵,甚至體罰——看似矯枉過正。實是老派教練最有效的管教方式。

天津全運會前的一場風波,讓U18男足那些稚氣未脫的大男孩們切切實實領教了徐根寶的嚴厲。出征津門前,根寶發現U18隊內有幾位球員染髮,其中包括主力前鋒周俊辰。老帥當即拍案而起:“我一直強調精神面貌,一個個染髮像什麼樣?要麼馬上給我染回來,要麼就別去了,什麼主力我都可以放棄!”當天夜裡,教練組成員就開車把髮色有問題的小球員送到理髮店,進行了“統一處理”。

因為此事沒少被根寶那把寶扇“招呼”的周俊辰,後來在賽事中完全爆發,面對江蘇、廣東兩支勁旅都打入關鍵球,終以5個進球在射手榜上獨佔鰲頭。小周這個最佳射手含金量可是不低,要知道,被他壓在身後的不僅有郭田雨這樣已在中超嶄露頭角的新秀,還包括首屆中國金童獎評選中入圍最終候選名單的葉爾凡·葉孜木江和劉若釩。

四枚沉甸甸的金牌,是上海足球豐厚青訓儲備的最好證明,徐根寶則將此歸功於申城領先於全國的發掘眼光和滬上足球人十多年來的潛心耕耘。“全國都忽視青少年足球時,上海就十分重視,並因此選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好苗子。就拿目前的上海U20和U18來說,有幾位小球員天賦不亞於武磊。更重要的是,滬上教練團隊也很出色,劉軍、吳兵都是老申花球員,馬良行對女足的多年經營也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不經意間,徐根寶點出了一個人盡皆知、卻未必有多少人仔細思考過的道理:想完成一件偉大的藝術品,離不開出色的原材料,但更需要手藝純熟的匠人。海納百川的上海足壇兩者兼備,深厚的足球底蘊加上徐根寶、范志毅、孫雯這些中國足球史上最頂尖人物的榜樣作用,共同鑄就了“金牌大四喜”這樣的絕世偉業。

去年8月3日,上海U18男足2比1擊敗四川贏得全運會冠軍,賽後徐根寶接受了每一個小球員的“掛金牌”。沉甸甸的獎牌,承載的是上海足球的榮耀與未來。

十年磨劍,這些年的徐根寶

去年8月3日,上海U18男足2比1擊敗四川贏得全運會冠軍,賽後徐根寶接受了每一個小球員的“掛金牌”。

“西天取經”

徐根寶的“十年磨一劍”培養出了大量人才,成為中國青訓典範,但同時也要看到一個事實:根寶基地培養出以武磊、張琳芄為代表的“89-91一代”後,再未出產能達到他們高度的國家隊主力級球員,傅歡、賀慣這樣的上港主力,已是最優秀成果。在國內閉門造車,到頭來只能是原地踏步,意識到這一點後,徐根寶決定探索新模式:走出國門,開闢青訓“第二戰場”。

2015年11月,將自己的東亞精英弟子們出售給上港集團的徐根寶,用1000萬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身處西乙B、位於西班牙東南部穆爾西亞大區的洛爾卡俱樂部,目的是在世界足球最發達地區找到能讓中國足球受益的道路。“之前也有人把小球員租借到國外,希望用留洋鍛鍊的方式幫助他們成才,但這樣‘借雞生蛋’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我買下洛爾卡,是要‘養雞生蛋’,既能近距離感受先進國家的足球,基地的孩子們也能送來這裡訓練和提高。在自傢俱樂部,空間總會更大一點。”

來到人口不足10萬的伊比利亞小城洛爾卡,徐根寶成為了一位“大齡西漂”。不過真正接手球隊後,他發現,自己當初的設想無法實踐:首先,西班牙俱樂部轉會限制頗多,小球員要大規模留洋,連簽證這一關都過不了;其次,西乙B有多達80支球隊參加,與西乙截然不同,實質上並非職業聯賽。

雖然困難多多,但“從不給自己留後路”的根寶還是硬著頭皮進入了角色。這位年逾古稀的上海老人隔天就會觀摩球員訓練,不時還下場指點一二;面對遠東老闆的一系列職業化舉措,習慣了慵懶節奏的洛爾卡球員極不適應。“哪有球員會在下午睡三個小時午覺?以前隨便他們怎麼搞,但在我這裡,不允許!”徐根寶說出話來擲地有聲。

收購完成後,徐根寶對熱情接待自己的洛爾卡市領導承諾,一定會幫助球隊完成升級、首次征戰西乙。而“海派教父”的親力親為,確實讓這支始終混跡於西班牙低級別聯賽的隊伍脫胎換骨。球隊在2016年夏天完成新老交替,只保留了5名能征善戰的老球員,並將征戰西丙的二隊幾乎改造成了U20梯隊。如此誇張的大換血必然會影響到球隊的穩定性:2016-17賽季,洛爾卡先後起用31名球員,這在任何聯賽都是難以想象的。球隊深陷困境時,人們不由想起了根寶當年率廣州松日衝擊甲A時的艱辛。

付出總有回報,洛爾卡上賽季最終拿到第4小組頭名,贏得了與其他三個小組第一爭奪兩張直升門票的資格,“根寶軍團”抽到了前西甲球隊阿爾瓦塞特。2017年5月27日,主場0比0戰平對手後,洛爾卡憑藉首回合1比1那個客場進球升級成功,一舉創造了小城足球歷史。僅能容納8120人的卡拉斯科球場在終場哨響那一刻陷入狂歡,瘋狂的球迷盡情追逐著他們的英雄——那些球衣背後繡著“洛爾卡”三個漢字的球員,以及看臺匕喜不自勝的徐根寶。

衝入西乙讓徐根寶在當地贏得了巨大聲譽,穆爾西亞大區區長米拉斯正是洛爾卡人,他盛讚此事為“小城大業”,洛爾卡也毫無懸念地榮膺穆爾西亞年度最佳俱樂部。球隊升級可喜可賀,但如何讓中國球員來西班牙接受高水平薰陶,才是徐根寶最關心的問題。“西乙多數球隊具備中超前8水平,莫說中國球員,球隊有沒有徵戰這一級別的能力我都不敢保證。不過我們還有二隊在踢西丙,國內球員換個身份加盟,總是能學到點東西。未來如果有機會,我還會興建基地,這是長期規劃的一部分,

正如徐根寶所言,洛爾卡本賽季在西乙舉步維艱,20輪戰罷僅贏下4場,積16分排名倒數第二。剛剛過去的12月,根寶宣佈換帥,由經驗豐富的62歲老帥法夫裡·岡薩雷斯取代本賽季初上任的前西班牙國腳庫羅·託雷斯。與徐根寶曾經面對過的艱難困苦相比,眼下球隊身陷保級泥潭似乎不算什麼,畢竟這位理想主義鬥士從不曾為任何阻擾而改變自己的決心和夢想。就像近期熱播日劇《陸王》主角宮澤紘一說得那樣:“只要不放棄,接受挑戰,就一定能開闢出新道路。真正的失敗,是放棄挑戰那一刻!”

與時俱進

上海全運隊和西班牙洛爾卡本是風馬牛不相及,但徐根寶的存在,讓兩隊產生了一種天然聯繫,這條紐帶就是“搶逼圍”。

在中國足壇,徐根寶這個名字可以與“搶逼圍”畫等號,但凡提到根寶,這三個字和它所代表的戰術必然是無法迴避的話題。所謂“搶逼圍”,其實就是“主動下腳搶斷,貼身緊逼防守,圍剿持球隊員”,聽起來簡單粗暴,運行起來卻有極高技術含量。這種極具侵略性的風格,並非只為破壞對手進攻,而是要在此基礎上實現就地反擊。聽起來很熟悉對嗎?這種理念,與瓜迪奧拉的“夢三”以及克洛普的巔峰多特蒙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早在23年前,徐根寶就已讓它在中國落地,上海足球也藉此登上了最高領獎臺。

1995是一個讓上海球迷終生銘記的年份,當賽季甲A,徐根寶的申花隊依靠“搶逼圍”強勢奪冠。在細膩、靈動、快速的海派足球基礎上,徐根寶加入了自己的血性和激情,讓一支擁有技術優勢的球隊成為了真正的虎狼之師。

由於“搶逼圍”對球員奔跑能力和體能要求極高,徐根寶當時安排毛毅軍、成耀東、吳兵、朱炯等作風硬朗、防守覆蓋面積大的球員坐鎮中後場,將最強悍的范志毅解放到二中鋒位置,樹立其為進攻核心,並輔以吳承瑛、祁宏、謝暉等20歲左右的天才小將。全隊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除了提前兩輪奪取甲A冠軍,身披5號球衣衝鋒陷陣的“範大將軍”還攻入驚人的15球,以明顯優勢領先高洪波和孫賢祿斬獲聯賽金靴。

不過這種戰術對球員身體消耗過大,在賽後恢復手段並不高明的當時,徐根寶能讓球隊維持在聯賽爭冠行列,卻無力真正撼動大連隊的王者地位。從發展眼光來看,這套打法受制於球員身體素質和技術能力,未能給球隊帶來更多榮譽,但無人可以否認它的先進性。

十年磨劍,這些年的徐根寶

本賽季征戰西乙的洛爾卡FC,因為徐根寶而備受國人關注。該俱樂部官網上,經常可以看到徐主席參加公開活動的照片。

在廣州和大連遊歷一番、成為唯一率領兩支不同球隊奪取甲A冠軍的教練後,徐根寶回到上海,決心打造“中國曼聯”。事實上,善於學習先進足球理念的他模仿的對象更像巴塞羅那。根寶對“搶逼圍”進行了修正,並以此為基礎加上了“接傳轉”,即“接球、傳球、轉移”。這套理念執行難度無疑更大,畢竟技術不是中國球員的傳統強項,但“有腳下,走天下”從此成為了崇明基地的一句名言。

戰術理念的進化需要時間,而成果也是甜蜜的。以武磊、張琳芃為代表的那支上海東亞隊,甫一亮相就用流暢默契的短傳配合震驚華夏,為當時暮氣沉沉的中國足壇注入一股新風。根寶的崇明新軍,可以根據不同對手和場上局勢變化在“搶逼圍”和“接傳轉”之間來回切換,儘管技術層面稍欠火候,然而能具備這種意識已經非常了不起。

十年磨劍,這些年的徐根寶

去年11月16日,崇明根寶足球俱樂部正式成立,徐根寶在揭牌儀式上與祁宏、范志毅、申思、成耀東(從左至右)4位愛徒合影。1995年上海申花贏得甲A冠軍,這5個人聯手締造了滬上足球的高光時刻。

十年磨劍,這些年的徐根寶

2009年7月,中甲上海東亞2比1擊敗北京理工,姜至鵬(左)和張琳芃賽後接受徐根寶的批評和指導。如今兩人都已成為中超明星和國家隊核心,對知遇恩師都是心存感激。

“我對他們最初的要求是不丟球,所以保險的橫傳、回傳一開始會多一些。但我同時告訴他們,巴薩最厲害的地方就是精準直塞,你們熟悉彼此的特點和跑位習慣後,一定要敢於冒險!”時至今日,巴塞羅那的比賽依然是徐根寶汲取世界先進足球營養的重要來源。“我現在每看完一場巴薩的球,就會讓劉軍把它錄下來,然後給基地的小球員們看,讓他們學習人家是怎樣跑位的。”

雖然在洛爾卡事務繁忙,但徐根寶仍要求自己每晚至少保證一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內容不僅僅是足球。“海派教父”不像中國很多老一輩那樣排斥新鮮事物,他不僅吸納先進電腦科技,還會通過電子郵件發號施令。緊跟時代潮流,不願被甩入歷史的故紙堆,這一點也與弗格森頗為相似。

“我的球隊,都是有風格的!”說這句話時,徐根寶臉上露出了難以掩飾的驕傲,一如二十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