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半導體產業景氣持續,產業鏈向中國轉移

半導體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電子產品中。作為當今世界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的基石,半導體產業已然成為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

半導體產業景氣持續,產業鏈向中國轉移

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分類,半導體產業可細分為四大領域:集成電路、分立器件、光電子器件和傳感器。而半導體產業鏈主要分為核心產業鏈(IC設計、製造、封測)與半導體支撐產業鏈(材料與設備等)。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半導體產業景氣持續,產業鏈向中國轉移

半導體和電子產業過去主要是終端的變化,近年來上游半導體支撐業、電子元器件也開始發生變化,如相變存儲帶來了半導體材料到集成電路的變化。中國加大半導體產業資本投入,集成電路全球格局也在發生變化。

2017年半導體景氣度飆升,18年仍將延續

2017年半導體產業發展迅猛,景氣度飆升。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統計,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首次突破4000億美元,達到4122.21億美元,同比增長21.6%,增速創下7年新高(2010年增長31.8%)。其中2017Q4增速為22.5%,略高於年平均增速,說明半導體產業景氣度仍將延續。

半導體產業景氣持續,產業鏈向中國轉移

半導體產業鏈向中國轉移,自主可控大勢所趨

半導體產業是高度技術與資本密集的產業,受生產成本以及半導體自身發展週期性波動的影響,世界半導體產業呈現出向具有市場優勢、成本優勢的發展中國家產業鏈轉移的趨勢。作為經濟高速增長的發展主體,中國依託龐大的市場需求及生產要素成本優勢成為半導體產業轉移的主要目的地。

中國半導體發展迅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5411.3億元,同比增長24.8%。其中,製造環節銷售額達到1448.1億元,同比增長28.5%,設計業和封測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增速分別為26.1%和20.8%,銷售額分別為2073.5億元和1889.7億元。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增速明顯高於全球,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半導體設計發展較快。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IC設計銷售額佔比已由2004年的14.95%提高到2017年38.32%,是集成電路三大環節中增長最快、佔比最高的。

半導體產業景氣持續,產業鏈向中國轉移

中國半導體逆差逐年增大,自主可控迫在眉

雖然中國半導體市場發展迅速,但仍依賴大量進口,自給率較低,與國外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據中國海關統計,2017年中國進口集成電路3770億塊,同比增長10.1%,進口金額2601.4億美元,同比增長14.6%;2017年中國出口集成電路2043.5億塊,同比增長13.1%,出口金額668.8億美元,同比增長9.8%;進出口逆差1932.6億美元,自主可控迫在眉睫。關注“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報告。

半導體產業景氣持續,產業鏈向中國轉移

國家政策、大基金疊加工程師紅利,提供絕好契機

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半導體產業。半導體是現代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與基石頭,是關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其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為助力行業深度發展。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多項產業扶持政策,為我國半導體企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國家大基金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2014年9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成立,第一次以市場化投資的形式推動該產業,改變了過去稅收土地優惠、研發獎勵等傳統補貼方式。截至2017年底,大基金累計有效決策投資67個項目,累計項目承諾投資額1188億元,實際出資818億元,分別佔一期募資總額的86%和61%。

其投資範圍涵蓋IC產業製造、設計、封測、設備材料等環節,實現了產業鏈上的完整佈局。其中人工智能、儲存器、物聯網的應用這三個大方向是集成電路產業關注的重點。

半導體產業景氣持續,產業鏈向中國轉移

日前,工信部透露國家大基金二期已開始募集資金,預計資金規模1500億元-2000億元。(莫尼塔:林海)獲取更多行業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