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郭雲深笑了笑,一個虎拳向牆壁打了過去,牆壁應聲而倒!

郭雲深,晚清十大高手之一,成名絕技是半步崩拳,一招鮮吃遍天!曾有“半步崩拳打天下”的美譽,足可以一窺其當時的武林地位。

郭雲深出生在河北衡水深州市馬莊,家庭並不富裕,靠打鐵為生。他從小酷愛武術,四處尋找高手拜師。聽聞李曉蘭功夫高深,他便趕到易縣西陵尋訪,結果拜了八極拳師孫亭立先生為師,苦練八極拳和梨花大槍。八極拳練至大成,孫亭立打發郭雲深取山西去尋李老能學拳。李老能老先生是形意拳的宗師、編創者,號稱“神拳李老能”,他老家也是河北深州的。郭雲深靠著老鄉關係拜訪了老先生,在他面前拿出十二分功夫演練了八級、梨花大槍,老先生看出郭雲深基礎深厚,拳術、大槍練的都可以,起了愛才之心,收下他為徒。郭雲深頭腦靈活,平時手腳勤快會來事,把老先生租種的菜園料理的清清爽爽,深的老先生的喜愛,對他是傾囊相授。郭雲深跟隨在李老能整整練拳十二載,虎形一躍能達三丈遠(9.99米),感覺形意拳術已成,拜別老先生之後遍遊各省,與同道者廣為結交。

郭雲深笑了笑,一個虎拳向牆壁打了過去,牆壁應聲而倒!

郭雲深與宮廷護衛李堯臣、翟禹臣和宮廷畫師管念慈

練拳者自古就有俠義之心,郭雲深也不例外。同治年間,郭雲深在正定府知府錢錫彩府上充作門客,並教其子錢硯堂學武。當時正定府有一武舉名竇憲鈞,自恃勇武過人,勾結當地閒散潑皮,為惡鄉里,是當地一霸,即使當地鏢局走鏢也要備上一份禮。郭雲深一向俠義為先,聽說竇之惡跡,就想除了這個惡霸,於是他想了一個計策。

郭雲深來到竇的莊園外邊,身邊有人勸郭雲深何不去拜訪竇憲鈞,郭雲深故意大聲答道:“竇憲鈞此人不過是鄉中土豪,武林敗類,不齒於人,我見他幹什麼?”這話被人傳到竇憲鈞的耳朵裡,竇大怒,於是投帖邀約郭雲深赴宴,想趁機弄死郭雲深。郭雲深從容不迫,身背月牙劍,單人赴會。剛進竇家大門,就見兩廂打手各持刀槍,殺氣騰騰,竇憲鈞據案而坐,桌案上放一支左輪手槍。

郭雲深不動聲色,竇憲鈞早已按捺不住,大喝一聲:“姓郭的!你膽子不小,來了也不進來拜見。”

“你是什麼東西,無非是一個魚肉鄉里的無賴惡棍。你以為天下無人來收拾你嗎?”郭雲深厲聲斥責道。

竇憲鈞忽然舉起手槍,準備開槍,說時遲、那時快,郭雲深一個箭步躍上桌案,飛起一腳踢落手槍,揪住竇憲鈞的衣領,一劍從他小腹直挑到心窩,竇憲鈞登時斃命,眾打手紛紛鼠竄。

郭雲深殺人之後沒有逃走,徑直去了官府投案。消息傳開,百姓拍手稱快,紛紛聯名上保,為他開脫,官府感其義,以誤殺罪判處三年囚禁。在囚室之中,方寸之地,郭雲深仍苦練其師李老能所傳的箭步崩拳,他腳戴鐐銬,只能前腳進一步,後腳跟半步,這樣反覆演練,居然由此創造出被武術界稱為絕技的半步崩拳,郭雲深也博得了“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美譽。

三年後,郭雲深出了監牢,知府錢錫彩問他:“你的功夫荒廢了吧?”郭雲深笑了笑,一個虎拳向牆壁打了過去,牆壁應聲而倒!

人怕出名豬怕壯,郭雲深在武林之中出了名之後也有了幸福的煩惱,不斷的有人為了名聲來挑戰他。河北正安縣有個焦洛夫,綽號叫“鬼八卦”,曾用杆子戰勝大槍劉德寬,他前來與郭雲深較量。交手僅僅一個回合,焦洛夫就被打倒在地。

焦洛夫自戰敗後閉門不出,終日琢磨破解崩拳之法。一天,他從廚師切蘿蔔中悟出砍法可破崩拳,三年苦練直到掌力將碗口粗的白蠟杆一格即斷後,這才又邀郭雲深較量。哪曾料到這三年郭雲深也是進步神速,仍然難以阻擋這疾若迅雷的攻勢。焦洛夫再次被打倒在地上。

焦洛夫不服啊,總覺得自己的絕招沒發揮出威力,苦思冥想又暗暗給自己加油打氣之後,再次邀郭雲深比試。二人搭手進招,這次焦洛夫劍走偏鋒化砍為挑,大出郭雲深所料,郭雲深以不變應萬變,半步崩拳直來直去。焦洛夫又一次難以抵擋,頹然被打倒在地,不禁喟然長嘆:“好崩拳。”

郭雲深不僅拳法獨步一時,自成一體,而且精通劍術。其拳術靜如泰山,動如飛鳥,凡能耳聞目睹者,不管對方棍棒多快,都能迴避。外練一張皮,內練一口氣,郭雲深精通內家拳,曾經表演過“丹田氣打”絕技:五名壯士各持一木棍頂住自己的腹部,他一轉腰,便將五人打出一丈開外。

郭雲深能武又能文,他熟讀兵書,對形意拳理論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總結,著有《解說形意拳經》一書,其論述要點形意拳“三層道理精、氣、神”、“三步功夫骨、筋、髓”、“三種練法明勁、暗勁、化勁”。郭雲深認為“三體式”(形意拳基本樁法)為萬形之基礎。這些理論是不是特別熟悉?沒錯,夢入神機的《龍蛇演義》小說就借鑑了這些理論。

郭雲深笑了笑,一個虎拳向牆壁打了過去,牆壁應聲而倒!

(此照片為太谷縣賈家堡村車毅齋家 中坐者車毅齋、郭雲深 前執槍者:李復禎,舉刀者:樊永慶 後立者:呂學隆、王鳳、郭昆、劉儉、王之貴、孟天錫、武傑)

郭雲深對於形意拳的最大貢獻在於他創立了半步崩拳,確定了形意五行拳的基本架子。郭雲深在收徒上能打破門戶之見,因材施教,又從不擺師長架子,和藹可親,對於形意拳門下多有指導。他經常往來於師兄弟之間,講武論藝,將山西派與河北派各自的心得融會貫通。他從不吝惜於分享自己所得,所以其師兄弟皆要求自己的徒弟多向他請益。清末形意拳門下成名的弟子,多數曾得到他的傳授與點撥。形意拳能夠形成風氣,實在有賴於郭雲深的風範。當時人多認同,形意拳之所以能夠立足,實得力於郭雲深打下的基礎,郭雲深不愧為一代宗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