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看起来上不了台的食材,却美味的数百年停不了口

现在的广州,立夏刚至,夹杂着暴风雨的燥热天气,早已让人累觉不爱。然而,闷热的天气下,这座城市还有让人欲罢不能的美味。

在街头小巷里,你会发现一种将不起眼的普通食材烹煮出的,让人跃跃欲试的美味珍馐。

走在广州的路上,映入眼帘的除了灯红酒绿的商圈,还有颇具历史特色的骑楼。广州最著名的骑楼街“上下九步行街”,是广州美食购物的著名景点。

看起来上不了台的食材,却美味的数百年停不了口

除了琳琅满目的鞋服、珠宝等门店外,还有看上去装潢简陋的门店,却围坐满满的一群人,端着泡沫碗吃东西,那就是享誉广州的西关牛杂了。

看起来上不了台的食材,却美味的数百年停不了口

老西关牛杂是牛杂的鼻祖,据说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据说牛杂并非是汉人发明的,而是一位回民厨师无意中发明的。

清代年间,有一年岭南大寒,牛羊肉的需求量增大。有位回族厨师家的牛肉用完了,实在没有能够招待客人的东西。

幸好,这位厨师急中生智,将剩下的牛内脏,即牛肚、牛肠、牛肺、牛膀、牛筋等,与萝卜一同放入锅中炖,加入八角、香叶、茴香、陈皮、草果等香料,再配以岭南特有的酱料。

看起来上不了台的食材,却美味的数百年停不了口

这一锅炖,煮出来是香溢满屋,飘出街外,偌大的西关都为之躁动。

西关牛杂

牛杂的工艺相传至今,其食材和辅料更丰富了。现代牛杂,其原料大多是用牛肠、牛膀、牛肺、牛肚、牛肾、牛肝等牛内脏,加上萝卜、花椒、八角等五种味料的酱汁慢火炆好几个小时。

等牛杂炖煮入味,萝卜吸收牛杂和配料的味道后,用小竹签串着醮辣椒酱吃,让人回味无穷。

而牛杂的吃法也花样繁多,从简单的萝卜牛杂,卤水牛杂,到牛杂火锅,甚至民间还流传牛杂三吃的说法,一吃萝卜+牛杂,二吃牛杂汤+牛三星汤,三吃蒜蓉酱+辣椒酱+酸甜酱。

看起来上不了台的食材,却美味的数百年停不了口

经过长时间焖煮的萝卜牛杂非常入味,软滑的萝卜,柔韧的牛肚牛肠一咬即断,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喜欢吃辣的朋友,可沾点辣椒酱、蒜蓉酱、酸甜酱等辅料,再喝一碗热乎乎的牛杂汤,浓郁不腥,暖入心窝。

食材简单,烹煮粗暴,这样一款不起眼的民间小吃,却能给我们带来享受级的美味。吃牛杂,不仅能品尝地道的风味,还能为身体提供各种的营养,可谓相得益彰。

看起来上不了台的食材,却美味的数百年停不了口

牛杂的食材虽然普通,烹煮方式也很简单,但准备工作可是相当的复杂,为确保食材的新鲜,厨师需要对食材进行反复的清洗。

而西关传统牛杂大多采用八角、小茴香、草果、甘草、花椒香叶、陈皮、桂皮、葱、姜、蒜等配料搭配,与牛杂一起长时间烹调、入味。

看起来上不了台的食材,却美味的数百年停不了口

由于牛杂特别是牛肚牛肠等有韧性,要做到香滑绵软,入口即化,需要用慢火炖煮2-3个小时。如何判断牛杂可以出锅?已经炖好的牛杂,可以用筷子戳扎,能够轻易扎进去,证明已经煮好了 。

看起来上不了台的食材,却美味的数百年停不了口

牛杂里的各种食材,或酸,或甜,或咸,或辣。正是人们对美食的执着,让平凡的食材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看起来上不了台的食材,却美味的数百年停不了口

而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平凡食材,烹煮出延续数百年的曼妙滋味,将食物的精髓发挥到极致,这正是人类智慧不断进化的最好证明。人们这种对美食的热爱,也充分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一份平凡的美食,它的创造和延续都展现了人们将对生活的热爱,将美食化作味蕾华丽筵席的极致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