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覺得秦始皇、唐太宗、漢武帝誰更偉大?為什麼?

楊數說


三人都是優秀的帝王,但三人中,無疑秦始皇更為偉大。秦始皇的偉大在於統一,他首次完成了中國的大一統,可以說,他奠定了幾千年封建王朝政治格局的基礎。

秦始皇統一的偉大,首先是疆域上的統一。論疆域,秦王朝不算最大,但在歷史上首次描畫出了基本的國土範圍,他結束了長達500多年的割據局面,先後滅掉六國,在中原建立起中央集權,此後,他又南征百越,北擊匈奴,極大地開拓了疆域。

秦始皇統一的偉大,還在於思想文化的統一。他實現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華思想文化的融合,為形成了強大燦爛的中華文化奠定了基礎和開端。

秦始皇統一的偉大,還在於政治制度的統一。他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在地方上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這些制度深刻地影響了後世,直到如今。



讀來讀趣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多個角度來進行分析。這三位帝王,人們都會冠以“千古一帝”的稱號,不可否認,他們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都是巨大的,如果真要從中選取一位最偉大的帝王,那麼也就秦始皇當之無愧了。原因有二。

其一是格局遠大:春秋不義戰是那個時代的不幸,諸侯爭霸的戰火蔓延了整個華夏大地,而秦國的六代君主都勵精圖治,最終成為西戎霸主,可是歷代秦王都沒有因此懈怠,到了秦始皇這一代,戰國接近了末期,兩百年的戰爭也到了終結的前夜,秦國並沒有偏安一隅,僅僅只用了十年的時間就結束了兩百年的戰火,秦始皇派遣蒙恬修長城以此北拒匈奴,王翦鎮壓百越之地,帝國精銳盡數離開帝國,秦始皇下達了永不回朝,誓死捍衛邊關的命令。哪怕楚漢爭霸時期,邊關守卒都未帶兵勤王,阿房宮燃盡了秦國的最後一絲希望,百萬精銳皆含淚邊關。

其次是保障華夏的長治久安:書同文,車同軌,等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奠定了華夏幾千年的帝國框架,但凡後世朝代都有一定的繼承與沿用,使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生生不息。華夏的逐漸融合,才成就了當代傳承最為久遠的華夏文明,可見,“千古一帝”的稱號非他莫屬,而唐太宗與漢武帝大多是在他的基礎上修修補補。

所以,秦始皇理應是最偉大的。


姓曹的阿蠻


我覺得秦始皇才是千古一帝,他對中國歷史發展有著不可磨滅作用,他的功績簡而概括就是掃滅六國,統一海內;開創帝制,加強中央統治;廢除分封制,改行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行同輪,統一文字,貨幣。

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秦始皇對功績。首先,秦始皇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統一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國家,鞏固了中國的統一;廢除了自西周以來實施了幾百年的分封制,改而實行郡縣制,將地方的治理權收歸中央,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對後世地方治理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二,北擊匈奴築長城,開發南疆修靈渠,秦始皇派蒙恬等大將進攻匈奴,取得勝利後,修築了萬里長城來抵禦匈奴的進攻,大大鞏固了中國的國防;秦始皇在今廣西境內修建了靈渠,促進了當地農業的開發,促進了邊疆的開發。

第三,秦始皇統一了貨幣,度量衡,統一了文字,將各國文字統一成小篆,統一貨幣,鑄造圓形方孔銅錢,統一貨幣,可以使中央直接掌控各地的經濟活動,讓整個國家的物資可以流動,促進了秦朝經濟的發展;也避免了地方上出現貨幣鑄造進而掌握憑藉貨幣發行掌握地區勢力的情況。文字的統一意義最為深遠,將之前處於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百姓放在統一的文化背景裡,加強了秦文化的影響與滲透,延伸了秦始皇的統治。

秦始皇的所有這些措施對當時乃至後世的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我覺得秦始皇對中國的貢獻十分巨大。







小凱侃歷史


我來回答:

秦始皇

秦始皇親政後,發動了滅亡東方六國的統一戰爭,經過10多年的努力,第一次在華夏土地上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之後對內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改革,使得封建制度在全國範圍內確立起來,並且被後世沿襲了二千年之久。對外方面,使蒙恬北卻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修築萬里長城,將危害中華民族北方疆域許久的匈奴人擊退;又通過徵發罪犯等對嶺南及西南地區進行滲透征服,使得中央政府第一次真正的控制當地。

秦始皇確立了多個第一,那就是第一次實現了大一統,第一次確立了封建制度,第一次確立了中華民族核心領地。

秦始皇的缺點那就是對內管理過於嚴厲,對外擴張過於兇猛,導致國力傾衰、民力疲乏。過剛則斷,秦二世即亡與其政策不可謂不相關。


漢武帝

漢武帝是西漢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對內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後世二千年儒家的特殊地位;對外一改西漢初年對匈奴的和平妥協政策,與匈奴進行東北亞爭霸戰爭,通過幾十年戎馬,北卻匈奴數千裡,胡人不敢南下牧馬,開通了與西域的交流,絲綢之路正式確立,南征嶺南及西南夷,強化了漢朝的版圖,征服朝鮮威脅了匈奴的側翼。

漢武帝繼承文景之治的雄厚國力,第一次確立了儒家的核心地位,第一次深入地打敗了匈奴,第一次確立了為何後世中華民族的主體叫做“漢族”。

漢武帝的缺點就是窮兵黷武,東征朝鮮、北伐匈奴、南下嶺南、西通西域。武帝較秦始皇強的一點是晚年輪臺罪己詔,開始恢復輕徭薄賦,使漢朝渡過危機。選霍光輔政,保證了政權的穩定過渡。


唐太宗

唐太宗隨父太原起兵,定關中、平隴地、鏖戰虎牢、攻佔洛陽,一生戰功顯赫,為大唐帝國的建立立下盛世功勳。玄武門之變後,對內輕徭薄賦開始了政治經濟的改革治理,貞觀之治的名聲到如今依然耳熟能詳;對外東敗高麗、北擊突厥、西通西域,使“天可汗”的名譽響徹亞洲。

唐太宗承繼隋末亂世,定天下使之安定,治天下使其平穩,貞觀之治歷來就是治理國家的範本;敗突厥確立了大唐軍威,通西域使得西方到如今都稱中國人為“唐人”。

唐太宗的缺點就是殘忍好殺、虛榮好名、玄武門兄弟相殘。不過總體唐太宗在歷史上基本就是一個完美帝王的範本。


總評

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都有其共性:

一則都是武功赫赫。秦始皇統一六國、卻匈奴、佔嶺南;漢武帝通西域、敗匈奴;唐太宗平天下、敗突厥。在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上,對於周邊民族的征伐之迅猛及軍威之盛,很難有能與這三個時代相媲美的時代(直到明清時代才有輝煌與之相較)。

二則皆是文治彪炳。秦始皇確立了封建制度、統一了文字及中華民族後來的政治規範;漢武帝確立了儒家的地位、使得“漢族”深入人心;唐太宗貞觀之治一千多年來讚譽滿天下、後世帝王內政治理無不視其為標杆。

三則都是慧眼識人。秦始皇滅六國有王翦、卻匈奴有蒙恬、定製度用李斯,都是文武人傑;漢武帝用董仲舒尊儒術、用衛青霍去病敗匈奴、用張騫通西域,可謂用人得宜;唐太宗內有房謀杜斷、虛心納諫有魏徵、內外征伐有李靖,確實人盡其才。

受制於時代的逐步發展,三人又有其不同,或者說是在基礎上的改變:

漢武帝較之秦始皇有罪己之詔,少了絲窮兵黷武;唐太宗比於漢武帝更虛懷若谷,多了份文治浩蕩。秦始皇居於前,所以定封建之制,那是制度上的總框架;漢武帝處於中,所以提儒家地位,那是思像層面的確定;唐太宗在後,更加規範的使用及改進制度思想,才有了貞觀之治。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三人同有氣概,獨唐太宗有揮千軍萬馬戰場馳騁的經歷。


阿踏米


相比那兩位皇帝秦始皇更偉大,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皇帝。這就好比第一代白手比家比繼承家業總是要困難很多,雖然秦國滅亡建立了漢朝,但漢朝繼承了大多秦朝的文化。

在秦朝前中國文化,貨幣,制度,語言都非常混亂,不僅要統一土地更難的是統一文化。漢朝相比秦朝建立穩定就簡單多了,基礎都是現成的。

秦皇島主要成就:掃滅六國,統一海內,廢分封,立郡縣,創立皇帝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南平百越,北卻匈奴修建萬里長城。他的成就那一樣都是意義非凡的,花了10幾年滅了六國結束了中國長期分裂的局面,如果沒有秦始皇可能中國沒有那麼大。

有人說秦始皇是暴君,我是絕對不認可的。現在史書上記載的秦朝資料大多是漢朝編寫的,漢朝會把對手寫多好?肯定是要抹黑一些的。大家知道秦皇是死在全國巡視的路上,他是一個非常勤政的皇帝,在他登基以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全國看看子民生活狀態。



愛玲森


秦始皇之功績在於首次將中國實現了車同軌書同文的真正意義上統一,從此大一統的中華深入人心,歷代帝王都把華夏一統作為畢生的奮鬥目標,這是開創性的功績,無人能及。漢武帝的功績在於首次以步兵為主的漢民族徹底擊敗了以騎兵為主的遊牧民族,致使西部少數民族不得不認同了大漢帝國的宗主地位,樹立了大漢民族的強大民族自信心,確立了中原王朝的正統地位,歷史意義巨大。唐太宗則通過自己的文治武功建立了萬世敬仰的大唐盛世,將大唐帝國聲威播於海內外,首次實現了民族大融合,開創了多民族團結互助和平共處的歷史先河,奠定了我國多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歷史和文化基礎,這一點前無古人,意義非凡。這三位的歷史功績應該難分高下。


塞北的藍天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這三個人各自在哪些領域貢獻最大。

首先秦始皇的貢獻主要是對我國版圖的統一貢獻最大,另外還有度量衡以及文字的統一。是他把我國從奴隸制帶入到了封建制,使歷史的車輪前進了一大步。

再說漢武帝,顧名思義武皇帝就是善於對外用兵,並取得很大成就。漢武帝在軍事上長期對北方遊牧名族用兵,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少數名族對中原統治的威脅;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設置刺史制,以監督地方豪強勢力;在文化方面,漢武帝獨尊儒術,儒家思想重視封建等級秩序,對人民灌輸這樣的思想,有助於政權的穩固;在經濟方面,漢武帝把漢朝推向了一個高峰,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經濟文化的中心。

最後唐太宗,他的最主要貢獻是早起幫助其父李淵奪取皇位而征戰四方,立下不少功勞,即位之後開創了“貞觀之治”,為後面的“開元盛世”奠定了牢固的基礎,為當時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創造空前的好條件。

對比這三人的貢獻,我個人認為秦始皇的貢獻是最難能可貴的,畢竟漢武帝和唐太宗的貢獻雖大,卻不是無可替代的,只有秦始皇的貢獻無可替代,如果當時不出一個秦始皇,中國歷史不知還要等多少年才能實現統一。


秦曰漢雲


三人都各有優點。

(1)從政治角度看: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建立中央集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統治者、建立郡縣制,郡縣的長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唐太宗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減省刑罰,增加科舉考試項目(進士科最重要),嚴格考察各級官官官吏的政績;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推恩”建議,下召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可將封地再分封給其子弟作為候國,由皇帝制定封號、建立刺史制度,監視州部內的地方官吏和豪強及其子弟,嚴禁他們為非作歹,使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強。

(2)從經濟角度看: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統一圓形方孔半兩錢貨幣,有利於國家對經濟的管理,促進各地經濟的發展;唐太宗減輕勞役,鼓勵發展生產;漢武帝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在全國各地設鹽鐵官,實行鹽鐵官營,專賣、在全國範圍內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

(3)從軍事上看:秦始皇派蒙恬北擊匈奴,建立長城;唐太宗反擊東西突厥,加強對西域的統治;漢武帝反擊匈奴,在漠北戰役中大勝迴歸;

(4)其它:秦始皇統一文字,車同軌,開鑿靈渠。

(5)統治:秦始皇殘暴。唐太宗重用人才。漢武帝採取大臣的建議。

總體來說,我更贊同唐太宗。


王姐生活


當然是秦始皇了,因為是冠名千古一帝的。





葫蘆丹心


我覺得秦始皇最偉大,他的偉大不僅是說他統一了六國,而且是中國第一次完成了從文化,到錢幣的大一統,更是創立了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還有抵禦外族的萬里長城,而更能體現他千古一帝的偉大之處則是他為了維護我們華族群,不惜亡國。

可以說秦始皇當年打下的江山才奠定了我們華夏民族現在的版圖,有很多人只知道秦亡因為暴政,其實真實的是,當時秦軍的主力部隊根本就沒有出現,當時秦軍主力部隊70萬,有40萬由王剪奉始皇命南下攻蠻,就地屯軍,30萬由蒙恬蒙毅北拒匈奴。始皇給王剪下旨就算任何原因都要駐守不能回來,當王剪問始皇,當大秦危難時是否可搬師回京勤王,始皇就回復了一句,秦可亡,但華夏族群不能亡。

所以當陳勝,吳廣起義,還有後來的項羽,劉邦根本就沒有碰到強大的秦軍的主力部隊,他們碰到的都是章邯率領的修築始皇陵的刑徒軍,而秦軍的主力都因奉始皇懿旨駐守蠻夷沒有回援。

後來王剪的部下趙佗在秦亡後創立了南越國,直到漢武帝時,向南越國下旨要麼向大漢稱臣,要麼派兵討伐。當時南越王回覆漢武帝,為了華夏族群,我降你。

這樣來看,秦始皇是不是最偉大,為了我們華夏族群寧可亡國。他的認知層面是遠非漢武帝和唐太宗能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