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羌塘--北方高地

羌塘在藏语中意思是“北方高地”,特指藏北高原(汉语称羌塘高原),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我国地势最高的一级台阶,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 羌塘是中国五大牧场之一,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丰厚沉积层的文化沃土。近30万平方公里的羌塘无人区位于羌塘高原的西北部。
羌塘--北方高地

羌塘平均海拔4700米,在20世纪下半叶以前,该地区从未有人类永久定居。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3年成立,总面积2980万公顷,是全国第二大自然保护区,仅次于格陵兰国家公园的世界第二大陆地自然保护区,也是平均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及多种大型有蹄类动物。
羌塘--北方高地

羌塘自然保护区是高原荒漠生态系统的代表地区,这里不仅有星罗棋布的湖泊,空旷无边的草场以及皑皑的雪山和冰川,而且有众多的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是天然的野生动物园,现约有100余种野生动物,被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有40余种,包括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黑颈鹤等珍稀动物。
羌塘--北方高地

羌塘北部的大片地区一直被视为“无人区”、“生命禁区”,因为这里高寒缺氧、交通不便,人类无法生存。这里平均每一平方公里地面上不到一个人。但这也让盗猎者更加有恃无恐。1950年代中期,由于修建贯穿西藏自治区北部的公路而带来了商业性盗猎者的进入,曾经遍布羌塘高原的野牛种群被猎杀到了接近绝迹的边缘。
羌塘--北方高地

羌塘-可可西里区域是野牦牛的主要栖息地。野牦牛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凶猛善战,是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雄性野牦牛为建立自己的母牦牛群会虏走家养雌性牦牛。在羌塘西北部,除了普通野牦牛,还生活有金丝野牦牛。金丝野牦牛全身被毛为金色或者金黄色,营群居生活,不与其他色系的野牦牛集群生活、繁殖。
羌塘--北方高地

西藏野生动物与人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羌塘、藏东以及珠峰地区,其中羌塘地区的冲突既复杂又典型。冲突主要呈现为四种类型,除了野牦牛虏走家养雌性牦牛外,棕熊、雪豹、藏野驴,都经常与牧民发生冲突。每年因野生动物肇事给当地农牧民造成的损失达上百万元,仅投诉野生动物侵犯群众利益的就接近50万元。
羌塘--北方高地

广泛迁徙的野生偶蹄类动物,尤其是藏野驴,会对草场资源带来严重的压力,导致冬季牲畜饥荒。有集群活动的习性,在草场、水源附近,经常沿着固定路线行走,在草地上留下特有的“驴径”。藏野驴还有个极特殊的习性,喜欢与汽车赛跑,最后总要跑到汽车前边,且要从车前经过,才肯罢休。
羌塘--北方高地

西藏棕熊是棕熊的亚种之一,也叫马熊和蓝熊,是世界上最稀少的棕熊之一。躯体粗壮强健,性凶猛而力大。为了积累冬眠所需的约50千克脂肪,西藏棕熊在秋天必须吃掉400-600千克的浆果和其他食物。为了寻找食物,他们会严重破坏牧人的房屋或帐篷,为藏区居民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困扰。
羌塘--北方高地

除了破坏房屋和帐篷,西藏棕熊、雪豹及其他猎食动物还会杀死牛圈中和草场上的家畜。雪豹以岩羊、北山羊、盘羊等高原动物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等小动物以及雪鸡等鸟类,在食物缺乏时也会盗食家畜、家禽。雪豹在袭击牧民的羊群时,总是先悄悄地潜伏在岩石峭壁的缝隙里,而且一次只猎杀一只。但雪豹在食物短缺时也吃植物。
羌塘--北方高地

羌塘无人区的北方是可可西里保护区,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与羌塘相比,可可西里生物区系种类少,但青藏高原特有种比例大,且种群数量大。可可西里保护区的特有生物种类不但是我国的珍稀动植物,而且为世界上所嘱目,在学术上和自然保护上均十分重要。
羌塘--北方高地

与羌塘、可可西里并称中国四大无人区的,还有阿尔金山和罗布泊。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金山南部东昆仑山北部。阿尔金山保护区内,四周高山环绕。现代冰川、高原湖泊和高原沙漠与种类繁多的藏野驴、藏羚、野牦牛、野骆驼及黑颈鹤、藏雪鸡、白肩雕、玉带海雕等珍禽异兽,连同241种野生植物,蔚为高原奇观。
羌塘--北方高地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著称于世。19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罗布泊对于人们来说,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更为罗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纱。


分享到:


相關文章: